从目前来看,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对环境侵权进行解释论研究的土壤。法解释论之所以能成为可能,是因为存在可用以解释的法律规范。法解释论之所以必要,则是由于法律规范出于种种原因会存在局限,譬如法律语言的高度概括性与抽象性、法律文字表达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成文法的滞后性与漏洞等。相较于具有法律效力的立法解释与适用解释,这本由张宝著的《环境侵权的解释论》指向的是学理解释,目的是“像法官一样思考”,探究环境侵权责任立法是否科学,并检视环境侵权责任司法解释是否妥适,从而为未来相关立法与法律适用提供镜鉴。
| 图书 | 环境侵权的解释论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从目前来看,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对环境侵权进行解释论研究的土壤。法解释论之所以能成为可能,是因为存在可用以解释的法律规范。法解释论之所以必要,则是由于法律规范出于种种原因会存在局限,譬如法律语言的高度概括性与抽象性、法律文字表达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成文法的滞后性与漏洞等。相较于具有法律效力的立法解释与适用解释,这本由张宝著的《环境侵权的解释论》指向的是学理解释,目的是“像法官一样思考”,探究环境侵权责任立法是否科学,并检视环境侵权责任司法解释是否妥适,从而为未来相关立法与法律适用提供镜鉴。 内容推荐 传统上,在环境问题的私法应对上,英美法国家大都仰赖于普通法上相邻侵害的损害赔偿或核发禁制令等手段,大陆法系国家多引用民法典有关相邻关系或损害赔偿的法则。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变迁,尽管环境民事责任的内涵发生变化,但在形式上依然维持了由“损害赔偿”和“侵害排除”构成的“双轨”体系,前者通过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寻求救济,侧重于赔偿已发生的损害;后者借由对人格权及所有权的保护,排除正发生的侵害,并预防可能发生的侵害。这一规范形式亦为我国所承袭,在立法上体现为《物权法》第89~90条和《侵权责任法》第八章之规定。 基于《侵权责任法》4个条文的抽象性与不确定性,实践中产生了不少疑义,故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6月发布了《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19个条文对环境侵权责任进行了具体化,对一些争议已久的问题如环境侵权的调整范围、归责原则、违法性、举证责任、责任划分等进行了明确。但是,这些解释是否僭越了可能的文义限度,进入了立法者的领域,尚需一一探明。故此,这本由张宝著的《环境侵权的解释论》基于法解释论立场,试图“像法官一样思考”,探究环境侵权责任立法是否科学,并检视环境侵权责任司法解释是否妥适,从而为未来相关立法与法律适用提供镜鉴。 目录 摘要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本体指向 三、问题意识 第一章 环境侵权的概念辨析 第一节 学理上的环境侵权内涵分歧 一、民法学和环境法学关于环境侵权内涵的争议 二、环境侵害的提出与环境侵权的概念回归 第二节 实践中的“环境侵权”内涵争议 一、涉及环境的侵权都属于环境侵权? 二、生态破坏侵权亦属法定的环境侵权? 第二章 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其法律建构 第一节 环境侵权的类型化现状及其缺失 一、当前环境侵权类型化的基本路径 二、现行类型化路径的缺失与困境 第二节 环境侵权类型化的基础与谱系 一、环境侵权类型化的基础 二、次级类型化:实质型污染侵权与拟制型污染侵权 三、初级类型化:环境污染侵权与生态破坏侵权 第三章 环境污染侵权一元归责之检讨 第一节 双重悖论:无过错责任的适用争议 一、学说悖论:如何看待环境污染侵权的“违法性”要件 二、实践悖论:司法判决关于违法性的适用争议 第二节 无过错责任出现悖论的症结与根源 一、一元归责违背环境侵权的类型化法理 二、一体适用混淆相邻法制与侵权机制的功能差异 第三节 《侵权责任法》第65条的解释构造 一、环境污染侵权归责原则的类型化适用 二、《侵权责任法》第65条的解释路径 第四章 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和举证责任 第一节 规范解释与适用中的问题与根由 一、《侵权责任法》第66条的适用争议 二、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实体与程序 第二节 以司法推定取代立法分配:必要性与正当性 一、抽象的利益衡量:环境侵权中的优先利益设定 二、具体的利益衡量:司法推定相较于立法分配的优势 第三节 《侵权责任法》第66条的解释构造 一、提示性规定:《侵权责任法》第66条的基本定位 二、环境侵权的举证责任分配和推定方法 第五章 侵权法调整生态破坏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第一节 生态破坏行为可否准用环境污染责任规则 一、生态破坏侵权的指向与特性 二、生态破坏侵权的规范路径选择 第二节 生态损害的民事救济 一、生态损害的权益侵害:环境权及其民事地位 二、生态损害的间接调整路径及其局限 三、生态损害的直接调整模式及其实质 代结论:环境损害赔偿是否需要专门立法? 一、分散的环境侵权救济机制的局限性 二、环境责任专门立法的基本取向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环境侵权的解释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宝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6308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5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10 | 
| 出版时间 | 2015-08-01 | 
| 首版时间 | 2015-08-01 | 
| 印刷时间 | 2015-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76 | 
| CIP核字 | 2015216497 | 
| 中图分类号 | D922.68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8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