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陇剧音乐研究(修订版)
内容
内容推荐

甘肃的戏剧创作以敦煌为源流,以丝绸之路为背景,以多民族为色彩创作生产出了一系列戏剧作品,在演出市场中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陇剧是甘肃特有的地方剧种,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生的戏曲艺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从不成熟已经走向成熟。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陇剧不仅屡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还两次进入“国家艺术精品工程”。为甘肃争得了荣誉。对于这样一个新生的地方剧种,省委、省政府多次出台政策要求加强艺术研究与创新,继续探索丰富,促进陇剧艺术的成熟与发展。陇剧艺术形成的本身,就已涵盖了独特而丰富的陇原文化精髓;陇剧走过的五十多年艰难历程,就已汇集了数代陇剧人的智慧和心血卜陇剧跻身于全国精品工程行列,就已凝聚了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这其中当然包括了许多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还有继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普及与提高等方面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积累。凡此都需要去认真总结和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体认,我省著名戏剧理论家王正强先生将其专著《陇剧音乐研究》(1999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作了较大的修订后再版。

目录

第一章 寻考甘肃戏剧文化源头

 第一节 巫风歌舞与甘肃戏剧

一、巫风歌舞衍变为百戏伎艺

二、河陇少数民族创造“西凉声”

三、“西凉之声”衍变为“西凉乐舞”

四、“西凉乐舞”衍变为“西凉大曲”

五、“西凉大曲”裁截成“小曲”“小令”

六、“戏”与“曲”结合,甘肃戏曲显形

七、甘肃戏曲与宋元杂剧比肩问世

 第二节 宗教法曲与道情说唱

一、道情探源

二、底本衍变

三、演唱伴奏

四、词曲关系

五、声腔特点

六、与戏曲的关系

 第三节 装屏设像与皮影小戏

一、装屏设像

二、甘肃影戏

第二章 道情皮影与陇剧的关系

 第一节 小戏与大戏的关系

 第二节 声腔与剧种的关系

 第三节 板、牌、簧的关系

一、板

二、牌

三、簧

 第三节 音乐旋律中的说唱成分

第三章 陇剧传统音乐程式

 第一节 传统板类

一、弹板类板式唱腔

二、飞板类板式唱腔

三、散板类板式唱腔

 第二节 曲牌唱调

一、九连环

二、钉缸调

 第三节 “嘛簧”帮唱

一、耍孩簧

二、莲花落

三、卖道袍

四、采音子

 第四节 伴奏

一、特色乐器简介

二、伴奏手法

 第五节 唱派特点

一、史学杰

二、敬廷玺

三、梁世仓、魏元寿、耿浩贤

四、许元璋

第四章 陇剧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继承、改造传统道情唱腔

一、整形

二、雅驯

三、借移

四、创腔

五、造簧

六、变腔

七、移调

 第二节 发展新兴陇剧唱腔

一、慢板类:

二、二流板类

三、紧板类

四、散板类

五、二眼板类

 第三节 陇剧的演唱形式

一、齐唱

二、独唱(领唱)

三、重唱

四、轮唱

五、对唱

六、合唱

第五章 陇剧唱腔的曲词关系

 第一节 倚陇剧声腔体制填词相和而歌之

一、板腔体唱腔的曲词关系

二、曲牌体唱腔的曲词关系

三、“嘛簧”唱句的曲词关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陇剧音乐研究(修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正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011988
开本 16开
页数 5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60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834
CIP核字 2016252608
中图分类号 J617.542
丛书名
印张 35.7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41
170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