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这是我们的时代(90后互联网创业潮)/众创书系
内容
试读章节

Part.1 是时候拥抱“互联网+”了

如果要评出2015年的最热词汇,相信“互联网+”铁定能入选前三甲。一夜之间“互联网+”的概念席卷了大江南北,让整个中国都为之疯狂,其中除了互联网作为一个领域领跑的同时,各个传统行业也显示出了积极拥抱“互联网+”的态度,开始大刀阔斧般地改革创新。从最初的O2O线上接线下,到之后的B2B、B2C、P2P等概念的不断出现,成为一种新型市场模式,冲击着传统行业的发展。

经历了阵痛期和磨合期,回首这两年走过的路程,“互联网+”传统行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些企业在行业里的格局,使之没了昔日的光彩。但在其中另外那些勇于探索新技术和新模式下的企业,便成为了这个行业与互联网创新相结合的代表,甚至因此坐上了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

苏宁易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年大家都对O2O等互联网线上产业平台打造没有太多地去关注和看重。国内的苏宁和国美等实体大型商城,在那个时候发展得风生水起,每天在全国各地的苏宁电器或国美商场里都能看到大量的消费者聚集其中,挑选着各类产品。有时热门的品牌在举办促销活动时,甚至会出现人流爆满,很多消费者排队几个小时就为了取得一个购买名额,就连商场里每一个区域里的收银台都因为等待付钱的消费者太多而出现排队的情况。在互联网O2O开始萌芽时,这样红火的场景依旧在持续着,更多的三线四线城市建起了苏宁,越来越多的门面使得这些大型商城不断深耕着各类消费群体,直至淘宝的发展到达中期时,阿里巴巴集团打通了线上支付通道,促进国内物流公司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各种前期基础设施搭建的成效开始逐步体现。这终结了实体商城的红火场面,今天你再去所在的城市里,那些处于市中心的苏宁电器或国美商城,明显显得冷清。伴随着挂在墙上的最新款超薄电视机样品所散发出的微微亮光,柜台前的销售人员都在低着头自顾自地看着手机,甚至连彼此聊天的精力都被气氛所消耗殆尽。

可毕竟那么大的产业,有着二三十年的积累与沉淀,总会在先天有较大的优势。当然这是相对的,优势也有可能成为劣势,那就是之前所说的诺基亚事例,因为太过强大反而无法在科技时代的大踏步前进下紧跟步伐。这一次的苏宁,在互联网模式的上升期没能够跟上队伍,依然在不停地扩张大城市的实体店数量,还在更多的小城市去豪掷金钱建立大型商城,而对于线上平台,却丝毫没有推进任何工作。面对淘宝、京东、卓越亚马逊等网上购物平台的建立,线下的实体代表,苏宁、国美等都没有相关的线上动作,直至2012年,在淘宝等平台已经风生水起、严重冲击整个中国的线下实体模式的情况下,苏宁的业绩连年下滑,在这一年里,苏宁提出了打造线上O2O的战略方案。在之后的几年里,苏宁有了一系列的新形象的推出,来配合其线上平台的搭建。至此,“苏宁易购综合网上购物商城”的重点发展和“中国的沃尔玛+亚马逊”的发展目标都在向前推进着,以至于后来阿里巴巴集团的入股,也让这家传统的实体电器商城企业再次成为了“互联网+”创新模式下的代表,有了一种焕发青春的感觉。

这一次的“互联网+”浪潮,和以往的产业变革有太多不同之处。在以往持有落后技术的企业,只能在新技术的不断推进中被淘汰出局,纵使之前的市场占有率等数据再漂亮,都无法阻挡时代的进程。而显然这一次“互联网+”的提出,一路走来,用的却是另一种方式——结合。将传统的行业加以互联网线上的创新技术,用去粗取精的方法,摒弃了传统的低效能模式,换用高速而更加便捷且人性化的方式,将传统的行业以全新的形象和服务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因此,才会出现在原有的业务体系的基础上,企业不仅需要在技术上加以引进、加速搭建符合时代发展的互联网线上平台,还需要培养用户习惯。这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最困难的一个步骤,让用户去适应新的业务模式,如果是便捷和有利于改善体验度的,那也算是“拥抱”成功了;如果在选择新技术的结合中,没有找对切入点,看不清在之前的传统服务提供上有何短板、用户真正的痛点在什么地方,那只会加速公司业务的死亡。所谓新的技术平台的引入,其实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通过拥抱互联网,应该明白的是,线上平台仅仅是通过技术实现的一种业务线的拓展,为了配合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等载体的普及,作为优越的拓展环境,能够借助这个平台让原本就已经成熟的业务,快速地获得用户的认可与支持。而作为业务的本身,如果期待依靠互联网这个平台,去让劣质变为卓越,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你可以对其有优化和完善的期待,但公司的业务是否可以透过与互联网的结合,将业务第一时间展现在用户面前,并被用户所接受,这才是真正拥抱互联网的意义所在。

P147-150

书评(媒体评论)

有理想,坚持梦想,在创新精神的指引下积极创业,为这个社会、国家创造巨大的活力。我想,这是包括逸凡在内的这一代90后创业青年所需具备的品质与情怀。有了这样的情怀,他们在创业路上会走得更好、更远。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

“这是我们的时代”——也许像逸凡这样的青年互联网创业者一代,如今特别想要呐喊出的话便是如此。我也一样,我和“跟谁学”团队都身处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移动互联网大时代,才让我们走得如此远,理想触碰得如此真实。

——陈向东(跟谁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这是我们的时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90后创业路上的故事,它同时也是一本创业实战指南。作者用一个个详实的案例,通俗易懂地分享了创业过程林林种种的心得和经验。这本书,非常值得向怀揣梦想或即将走上创业征程的朋友们推荐!

——罗鸿平(中兴通讯终端事业部MBB产品线全球策划总监)

90后不能创业?穷人不能创业?不懂资本不能创业?

创过业,将来也一定会再创业……

创业之于我,不是名利场的游戏,不是导师口中的“梦想”,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普通人的普通理想……

──路骋(京东集团副总裁、知名天使投资人)

移动互联网,我并不陌生,甚至走在很前面。一路从“免费午餐”、“大病医保”,再到“e农计划”,虽然我不是在创业,但“互联网+”公益的结合,符合和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我看到如今那么多青年选择拥抱互联网,无论是在公益路上,还是在创业路上,我都选择大力支持,并期待年轻一代茁壮成长!

——邓飞(免费午餐发起人、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

目录

Chapter.1 生活在“互联网+”的日常

 Part.1 请在指导方法下“食”用本章

 Part.2 “互联网+”做饭,最会煮饭的90后创业界暖男

·师从米其林三星大厨,却宣战在线旅游市场

·牛排与社交APP,才是绝配的牛奶与奥利奥

·一个故事换一道菜,我在微博里深夜做菜

·很高兴遇见你,我是您预约的O2O美食平台私人派对厨师

 Part.3 “互联网+”出行,创业让我成为航空公司全线白金会员

·没有订票APP的你,现在还懂怎样买票吗

·迷路时,专车APP比迎面走来的买菜大妈靠谱

·赞那度,让酒店成为目的地的旅游青年新玩法

·我的梦想,是让荧幕明星跟你结伴出游

·最有资格的旅游达人,我生在云南学在澳门

 Part.4 “互联网+”社交,体验5000个微信好友的朋友圈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脉社交的黄金时代

·我靠微博认证,闯进顶级大佬的社交圈

·风投融资百万美金,我今年22岁

·我的创业团队,全线95后员工

·约会和融资,初恋般的滋味

Chapter.2 80后玩疼痛,90后玩创业

 Part.1 青年创业,“玩”出态度

·我的大咖伙伴们,那些依旧奋斗在创业一线的成功者

·创业是一场挥掷青春的豪赌

·今天我们青年的创业氛围,该感谢政策感谢党

·我在澳门,羡慕内地;你在内地,却仰望港澳

·最佳创业城市——杭州,在KFC里吃炸鸡听梦想

·文科生终于也逛逛工科的后花园

 Part.2 我叫吴逸凡,我是创客,不是歌手

·如今创业,娱乐致死

·公司搭台,CEO唱戏,我为自己代言

·跟我科技,打造的就是跟我玩,跟我走

·互联网创业,才是90后的标签

·如今读大学,你混沌度日或创新创业

Chapter.3 传统行业没落记

 Part.1 是时候拥抱“互联网+”了

 Part.2 拯救三线城市青年的创业梦

 Part.3 用户痛点,用极致来关怀用户

 Part.4 青年初创业五大必备干货

·如何做出专业的市场调研

·怎样得到最佳的市场测试

·写BP应该遵循第一版都是垃圾的原则

·融资报告应该涉及哪些方面

·是时候,用行动来创业了

Chapter.4 后记——我们想跟你谈谈青春与创业

 Part.1 Harry林深:做一个有自己味道的创始人

 Part.2 Eric陆初杰:天赋,造血,情怀

 Part.3 du天涯:追逐梦想,砥砺前行

 Part.4 Jason张佳鑫:银发潮里的公益创业者

 Part.5 Ally Li李卉茵:互联网时代女企业家如何突围

 Part.6 青春彩蛋

·关乎信仰

·别让生活太过迷茫与不堪

·我相信你始终会陪伴左右

·擦干眼泪,从今天开始顶天立地

·一座城的记忆

·献给初恋的墓志铭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用行动撑起你的野心

·让世界,为你的年轻让路

序言

“这是我们的时代”——也许像逸凡这样的青年互联网创业者一代,如今特别想要呐喊表达出的话便是如此。我也一样,我和“跟谁学”团队都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移动互联网大时代,才让我们走得如此远,理想触碰得如此真实”。

2014年6月,我带队创办“跟谁学”。“跟谁学”作为O2O找好老师学习服务电商平台,成为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继续向前奋斗的事业。从0到5000万美金的A轮融资,“跟谁学”用了6个月打破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融资传奇;从0到35万名老师、4万多家机构入驻,“跟谁学”用了一年的时间实现了一个数量上的飞跃;从0到3000多万名用户的使用,“跟谁学”用了一年的时间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从产品1.0到产品3.0,“跟谁学”用了一年的时间打造了更优质的产品体验……这一切,是因为互联网,更是因为这个时代,造就了所有拥有梦想并且一直在路上的人。

逸凡是我2014年认识的去澳门读大学的小伙子,当时他带着一个亚太的大学生创业协会,作为一个公益组织想到内地的一些贫困中小学进行承诺制支教,并且提出了科技助教。我当时很受感动,有这样的想法,并且参与的学生都是亚太地区各个高校的大学生,他们承诺在这些中小学支教足够的时间,而不是走马观花式地待几天,这是创新的,体现了年轻一代有梦想、有担当。就这样,逸凡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继这个活动不久后,逸凡就告诉我他创业了,也是移动互联网方面的创业。那个时候我正好带领团队创立“跟谁学”,可以说我们是同时进入互联网这个领域创业的。我做教育,无论是以前的传统教育,还是现在的“互联网+”,总会面对学生,面对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我很喜欢这样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感觉,看着同学们每天为了梦想而努力学习,奋力拼搏,也看着很多大学生勇敢地走上创业这条路,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全力以赴,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感受快速奔跑带来的焕然一新的美好呢?

逸凡请我为他的这本新书写篇序,让我就像跟青年人对话一般,聊聊创业路上的故事,好的坏的都可以。我想最好的分享,便是告诉正走在创业路上的青年人——90后一代: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里,有了想法就要马上行动,要果敢地行动,坚定信念,不怕吃苦,更不怕失败,不断地坚持、坚持、坚持,学习、学习、学习。总有一天,你会走近你的梦想,你会骄傲地说:当年,我选择创业,真的很棒!关于创业项目接地气、打造创始团队、前期策划、找天使投资等等,这些不用多说,在这本书里,作为同样是90后互联网创业者的逸凡会一一解答。

在《这是我们的时代:90后互联网创业潮》这本书中,逸凡用一种全新的互动方式,结合互联网的思维,用每个章节配备专属QR二维码这样的形式来与用户进行互动,这样的设计充分站在了一个读者的角度去学习每个章节的内容,展现了这个时代青年创业者的创新力和活力。跟谁学同样也是一个年轻的平台,让每一个有知识、技能、才华的人都能够在“跟谁学”的平台上分享成为老师,让每一个需要知识、技能、才华的人都能够在“跟谁学”的平台上找到他们学习的榜样,“跟谁学”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人人乐用的学习服务电商平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共享全球巨大的知识资源库,促进教育公平。

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继而转向对整个群体的需求分析,要做好产品,必须认真研究所面对的用户的需求,思考如何为用户最大化地创造价值。我希望青年人在这个时代里的每一次创业都要想清楚究竟什么才是用户真正喜爱并且需要的,是能够推动一个领域去发展的。

无论是逸凡之前担任的大学生创业协会主席还是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再到今天写的《这是我们的时代:90后互联网创业潮》这本书,身上贴着太多关于“90后、新青年、互联网、在线旅游搅局者”的标签的逸凡,最终选择创办“跟我走吧”大学生青年旅游社交移动APP平台,同样以O2O模式,站在了互联网创业的舞台上。他的拼搏奋斗、他的不顾一切、他的坚持不懈,让我看到了年轻一代创业者的勇于作为、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相信不仅是逸凡,还有千千万万的青年创业者们,每一个梦想、每一份担当、每一样才华、每一点智慧都能够在世界面前自由地绽放,谱写改变世界的创业人生。

——陈向东(“跟谁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内容推荐

吴逸凡著的《这是我们的时代(90后互联网创业潮)》是互联网创业实战宝典。

这是我们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创业时代,而作为九零后的我们,已然成为了这个时代里的主力军。在当今的创业圈里,随处可见九五后团队,90后创始人CEO,曾经还被社会称为“小孩子习性”的九零后们,似乎一夜间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因为办公室透气差,上班两天便选择辞职的少爷公主,选择创业,大家便开始了没日没夜地开会讨论,通宵改策划,生活中24小时似乎都是充斥着融资、创业比赛、用户数据这些东西。大家乐此不彼地讨论着用户痛点,期待着下一个风口的到来,烧钱游戏也不再是巨头的专利……就这样,90后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编辑推荐

在《这是我们的时代(90后互联网创业潮)》这本书中,吴逸凡用一种全新的互动方式,结合互联网的思维,用每个章节配备专属QR二维码这样的形式来与用户进行互动,这样的设计充分站在了一个读者的角度去学习每个章节的内容,展现了这个时代青年创业者的创新力和活力。跟谁学同样也是一个年轻的平台,让每一个有知识、技能、才华的人都能够在“跟谁学”的平台上分享成为老师,让每一个需要知识、技能、才华的人都能够在“跟谁学”的平台上找到他们学习的榜样,“跟谁学”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人人乐用的学习服务电商平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共享全球巨大的知识资源库,促进教育公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这是我们的时代(90后互联网创业潮)/众创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逸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284076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9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2016056371
中图分类号 F270.7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