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经阅典/校园书香阅读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读经阅典》系作者崔波、曹炳霞多年从事读书推广及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经验谈,分为三辑。第一辑“秉要执本”探讨大学生阅读经典的重要性及意义;第二辑“品茗经典”阐述了阅读经典、丰富人生的重要意义;第三辑“经典飘香”主要是有关作者从事图书馆读书推广活动的经验谈。

内容推荐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意为读书和种树的道理是一样的,同样不能拔苗助长,一蹴而就。读经典著作更是如此。《读经阅典》分为“秉要执本”、“品茗经典”、“经典飘香”三辑。作者们(崔波、曹炳霞)关注的是阅读的学理问题,倡导的是对经典精阅细读深思考的学风。其中有对《周易》以及道家文化的解读,又有对校园阅读推广活动的思考。

目录

第一辑 秉要执本

 大学生阅读文化经典的意义与途径

 大学生阅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大学生读书态度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阅读习惯的培养及人文教育弱化的分析

第二辑 品茗经典

 阅读经典 丰富人生:以《周易》为例

 阅读道家文化

 认识道教及其文化特征

 《周易》思想的魅力

第三辑 经典飘香

 做读书达人秀青春风采

 读书明理秀出乐趣:再论“读书达人秀”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意思的“重命经典”

 漂得一书在流传万卷香

 漂流只为你书到缘未了:图书漂流惹人醉

 读书感悟互分享 情景演绎更出彩

 好风凭借力:从一场《周易》文化讲座谈阅读活动的宣传推广

后记

试读章节

四、学习文化经典和提高人生境界

人总得要有一点精神,要有高尚的人生境界,健全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国家、民族有用的人。人生境界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由精神构筑起来的不同于物质世界的精神空间。人的形体生活在物质空间中,其行为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的精神则比形体自由得多,它所活动的空间要比物质空间广阔得多,美妙得多。人生境界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它决定着人发展的方向,每一个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才能成就事业。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需经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可以有多种途径,但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学习文化经典中来养成。中国文化历来重视人生境界和人格完善。中国文化精华的经典无不贯穿着人生境界和人格完善的思想。《周易》强调圣人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系辞传》对圣人的品德和境界做如下描述:“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知天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这就是圣人具有广博知识和高尚情操,就会乐天知命,敦厚仁爱,通达大度,以至于能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格培养,最终是要通过人格培养来达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所有的文化经典都贯穿着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思想。《论语》中表述了孔子所要达到的境界就是“耳顺”“绝四”的精神境界。孔子自述他的生平经历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又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耳顺”“不逾矩”“绝四”反映了孔子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所谓“耳顺”,朱熹注云:“声人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实质是“无所违逆”,是人我和谐的境界。“不逾矩”就是心之所欲无不合理,这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境界。“毋意”是无主观测度,“无必”即无可无不可,一切以时间、条件而定,“毋固”即不固执,“毋我”即不自以为是。“绝四”体现了广大的胸怀、虚怀若谷的态度,能达到主客观和谐统一的境界,这确是一种“仁智合一”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知识人的最高境界。

在中国文化中,不仅儒家经典强调人生境界和人格修养,道家经典《老子》《庄子》都贯穿着人生境界和人格完善的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人应该按“道”和“德”行事,以达到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少思寡欲的思想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自我约束,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别人,不要对别人做过多的干涉,不要追求过分的欲望,不要去破坏自然的和谐。老子这一思想对于处理人际关系,节制私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有积极意义的。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超越自我的境界,他在《逍遥游》中充分展示了从有我到无我,勇于舍去,乐于追求,否定小我,成就大我,实现更高自由思想境界的超越精神。针对当时膨胀的有我论,庄子倡导“至人无己”论,他认为即使是“至人”也要修养才能达到无己。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能达到任天顺物,忘怀一切的境界,这就是庄子理想中修养最高的人格。他以寓言形式讲了许多神仙式的修养之道,其目的都是要告诫人们从小我的圈子中独立出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庄子这一思想对今天抑制人们过分膨胀的物欲追求,把人们的视野从小我引向大我,跃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也是具有启迪作用的。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研究和总结中国哲学中就特别注意中国哲学典籍中的人生境界的思想。他说:“人对于宇宙人生底觉解的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底意义,亦有不同……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冯先生总结中国哲学史上的关于人生境界的思想,把人的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他认为这种境界是依次由低到高的发展。其中自然境界,是人的行为顺其自然本性,顺其个人习惯或社会习俗,此种境界中,人对自己所行之事的性质和意义没有清楚的认识,带着一种混沌性。功利境界是人的行为是为自己的利益。此种境界中的人对自己的行为有清楚的认识,其一切行为都是出自心灵的计划,都是自觉为自己求利益的。道德境界是人的行为,是“行义”的,是为社会谋利益。此种境界中的人能了解人的社会性,了解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不能脱离社会,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和完善。天地境界是人的行为,是“事天”的。此种境界中的人不仅了解人的社会性,还能了解宇宙,了解人不仅是社会的部分,还是宇宙的部分,人的行为不仅与社会有关系,而且与宇宙有关系,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冯先生的“境界说”是对中国文化中人的精神境界理论的总结,是对中国哲学的重大贡献,对于我们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提高精神境界和完善人格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P42-44

序言

经典在手天地宽

崔波和曹炳霞两位老师合著的《读经阅典》主要是讲阅读经典和经典阅读推广的问题,简言之就是读书和推广的问题。这个问题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全新的问题。说它古老,是因为中华民族一贯尊重知识、尊重书籍,“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种田”等这些话虽具有鲜明的农业经济时代的烙印,但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到了今天,全民阅读、阅读推广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从中央文件、政府工作报告、领导人讲话等方面来看,这个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成为国家战略,所以,我们图书馆工作者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从2004年到现在,全国各级、各类型的图书馆都在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已经蔚然成风,并呈现以下五个趋势和特点:一是阅读推广工作已经成为图书馆的常态化工作和主流工作之一,甚至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二是地区之间的差异缩小、差距缩短。三是无线网络、智能手机、新媒体等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阅读推广工作中。四是各级各类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在对待特殊群体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的阅读推广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为之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读书环境和专业的指导。五是走品牌化的路子,注重建设阅读推广活动的品牌。

河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简称图工委)从2003年就下发了《关于在全省高校开展“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的通知》,在全省高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阅读推广工作,提出建设两个校园的工程,一个是“数字化校园”工程,另一个就是“书香校园”的建设。崔波在省高校图工委任职多年,与我一起为全民阅读鼓与呼,是图书馆工作中的志同道合者,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2006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的时候,我和崔波有幸成为委员,并前往东莞参加成立大会,自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为阅读推广振臂疾呼。2009年,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更名为阅读推广委员会并换届,崔波担任其中一个分委员会即大学生阅读委员会的主任,也是这一年,崔波开始担任郑州大学图书馆的馆长,从此,在阅读推广的道路上留下了很多辛勤劳动的成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崔波所在的郑州大学图书馆已经在阅读推广界获得广泛的认可,郑州大学图书馆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全民阅读示范基地”;以读书达人秀为代表的多个案例在业内组织的评奖中获得一等奖;“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郑州大学创新开展特色阅读推广活动”荣获教育部第七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特等奖,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院士在2014年的新年致辞中对该项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项获奖成果实现了河南省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特等奖“零”的突破。

荣誉的背后折射的是对工作的热爱和热忱。崔波自大学时代开始对传统经典产生浓厚的兴趣,一头扎进代表东方人的智慧大作中近30年,并以此为轴心不断研习中国传统文化,授业传道,著书立说。他不仅自己研究、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还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大学生中推广经典阅读,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提高素质,丰富人生。自2003年起,他开始担任学校本科生“《周易》文化”课程的教学工作,这门课是郑州大学精品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元典导读”之一,并且通过了河南省高等教育成果的鉴定,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开始,他为研究生开设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等课程。在省内外多所高校、中央电视台华人频道、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等都做过中国传统文化报告,为普及传统文化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对推动大学生阅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崔波的带领下,郑州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员队伍日益庞大,许多馆员在阅读推广的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比如该馆的曹炳霞在崔波馆长的培养下,把阅读推广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她主导的一些阅读推广活动已经成为郑州大学图书馆的名片,在各种阅读推广会议上常常被专家作为典型案例所提及和传播,她自身也很勤奋,已经围绕该馆的阅读推广实践活动发表多篇论文,在《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馆杂志》等核心期刊也能见到她的文章。

推进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图书馆理应义不容辞。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为经典阅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使更多的图书馆人关注经典阅读并为之奔走呼号,使更多的人“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

后记

在出版业飞速发展、出版量激增的时代,品类繁多冗杂的图书常常令人眼花缭乱,想买书、想读书,走到书店、图书馆却头脑眩晕,选择困难。如何选择合适的书,专家、大家们早有支招,经典,经典,还是经典。于是乎,经典阅读和经典阅读推广就成了广受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图书馆界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行业协会和各个单体图书馆为之振臂高呼并付诸实施,大力倡导经典阅读,广泛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

我在图书馆工作近30年,一直与书香相伴,从书中受益颇多,尤其是经典,给了我力量和勇气。从学生时代到现在,对书籍渴望至极,尤其偏爱经典读物,正是在读经阅典的过程中,爱上了位列五经之首的《周易》,从此研习《周易》并小有收获,著书立说,传道授业,不亦乐乎。在此背景下,我有幸在河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担任一官半职,开始组织业界同仁共同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2003年,河南高校图工委向全省高校发出“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的号召,并坚持了10多年,河南各高校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推广蔚然成风,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换届,我担任了其下设的大学生阅读委员会主任,每年组织委员会同仁开会研讨,相互介绍经验,共同开展推广活动,力求引导大学生回归阅读,热爱阅读,享受阅读。

甲午岁末,徐雁先生又为“全民阅读推广”出新招,联合当今勤于读写,或著述等身,或家藏万卷的读书人、藏书家、阅读推广人开始编撰“校园书香阅读文库”,以期与各地读书爱好者和书迷们分享作者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乐趣。受徐雁先生之邀,我得以参编该丛书,荣幸之至。斟酌再三,我和曹炳霞老师一起编著了《读经阅典》这本书。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读者需求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与服务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4ATQ002)的成果,共分三辑,收录了我对大学生阅读经典的认识和个人读书的一些体会、感想,加上曹炳霞老师开展阅读活动的做法和体验,使该书有了一些意思。不当之处,敬请同人指正为盼!

在编撰过程中,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徐雁先生、南京师范大学赵普光先生、郑州大学出版社骆玉安先生、中原工学院图书馆馆长张怀涛先生给本书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郑州大学出版社诸位编辑为本书的编校工作做出了努力。正是他们的鼎力协助,我和曹炳霞老师才能如期交稿,在此一并致谢!

任务虽已完成,但并无喜悦,内心又有一个声音在不停萦绕,阅读何时能变成国民的自觉行为而无须推广?这也许只是我的一个梦,但我仍期待梦想成真。回归现实,每逢夜深人静,倚窗深思,惆怅不已,深感阅读推广任重道远,我辈仍需努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经阅典/校园书香阅读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崔波//曹炳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523343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7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2015144624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2
15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