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梁编著的《辞格新识》是作者在辞格研究方面的结晶,凝聚了作者多年的心血。《辞格新识》共分为三编。旨在一个“新”字:观点新、例证新、语言新。举例更为重视幽默风趣、巧妙浑成的实例。读者将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之中接受辞格学研究方面许多新的信息,并享受语言的审美愉悦。
| 图书 | 辞格新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宏梁编著的《辞格新识》是作者在辞格研究方面的结晶,凝聚了作者多年的心血。《辞格新识》共分为三编。旨在一个“新”字:观点新、例证新、语言新。举例更为重视幽默风趣、巧妙浑成的实例。读者将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之中接受辞格学研究方面许多新的信息,并享受语言的审美愉悦。 目录 上编:有枣无枣打一竿 一、试拟新辞格之一一一潜语 二、试拟新辞格之二一一嫁接 三、试拟新辞格之三一一辩对 四、试拟新辞格之四一一两难 五、试拟新辞格之五一一串缩 六、试拟新辞格之六一一留一 七、试拟新辞格之七一一趣顿 八、试拟新辞格之八一一趣 中编:潮头浪花也精彩 一、凭借辞格而产生的新词语 二、新闻标题中借辞格衍生的流行语 三、借辞格繁衍与语言的“生态平衡” 四、新闻报道中的“衍名”艺术 五、反腐“打老虎”新闻中“衍名”手法的妙用 六、颁奖词中辞格的闪光 七、言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八、当代歌词的辞格运用和超常搭配 下编:请听新翻杨柳枝 一、“城市旅游主题口号”中辞格的运用 二、广告语言中的修辞艺术 三、广告语言中辞格的运用(上) 四、广告语言中辞格的运用(下) 五、语词换序 语义换新 六、演讲和交谈中的“趣释”和“拆字” 七、格言警句中修辞的乐感形式 八、楹联写作传承是保护遗产的文化行为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辞格新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宏梁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15276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0 |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 首版时间 | 2015-06-01 |
| 印刷时间 | 2015-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98 |
| CIP核字 | 2015124539 |
| 中图分类号 | H1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30 |
| 宽 | 170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