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雅俗共赏,医生病人咸宜的中医学基础著作。书中立足于使读者掌握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思想和以“方证相应”为依据开中药方的方法。以每天学一小节安排,共学十四周,每周学六天,另加二天机动时间,学完全书共需一百天。
本书在介绍如何学开中药方的同时,由浅入深、通谷易懂地揉合了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中药、方济、治法、内科、温病等多种学科的主要内容。同时,本书所介绍的中药方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内容,反映了现代的研究成果和较新进展,比较具体而切合实行,易于掌握和取得效果。
| 图书 | 一百天学开中药方/中医百日通丛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雅俗共赏,医生病人咸宜的中医学基础著作。书中立足于使读者掌握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思想和以“方证相应”为依据开中药方的方法。以每天学一小节安排,共学十四周,每周学六天,另加二天机动时间,学完全书共需一百天。 本书在介绍如何学开中药方的同时,由浅入深、通谷易懂地揉合了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中药、方济、治法、内科、温病等多种学科的主要内容。同时,本书所介绍的中药方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内容,反映了现代的研究成果和较新进展,比较具体而切合实行,易于掌握和取得效果。 目录 一、编者寄语 二、第一周 1、中医与中药 2、如何开出一张对证之方? 三、第二周 四、第三周 五、第四周 六、第五周 七、第六周 八、第七周 九、附录 本书方剂索引 试读章节 气滞血瘀证是指因气机阻滞而致瘀血内生,气滞与血瘀并存的一种病证。血液的运行有赖于气机的正常运动,如气机郁滞则可导致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当瘀血形成后则气机郁结更甚,所以气滞与血瘀二者可互为因果而形成气滞血瘀证。本证多见于各种外伤疼痛、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心绞痛、脑震荡后遗症、多种月经病等。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一百天学开中药方/中医百日通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杨进等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34096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2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96 |
| 出版时间 | 1996-04-01 |
| 首版时间 | 1996-04-01 |
| 印刷时间 | 2004-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75 |
| 印次 | 1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
| 宽 |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9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