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骥自选集》收录了黄天骥先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共20篇,基本上反映了黄先生的学术风貌。这些论文以戏剧研究为生,既有对戏剧形式、名称的探讨(如分析“旦”的来源,分析“参军戏”的渊源,分析“钟馗”的含义),也有对戏剧内容的分析(如分析某些戏剧的艺术性、情趣、人物形象);既有对戏剧艺术的广泛的分析,也有对具体剧作、具体剧作家如关汉卿、洪昇、汤显祖、李渔等的讨论。
| 图书 | 黄天骥自选集/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黄天骥自选集》收录了黄天骥先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共20篇,基本上反映了黄先生的学术风貌。这些论文以戏剧研究为生,既有对戏剧形式、名称的探讨(如分析“旦”的来源,分析“参军戏”的渊源,分析“钟馗”的含义),也有对戏剧内容的分析(如分析某些戏剧的艺术性、情趣、人物形象);既有对戏剧艺术的广泛的分析,也有对具体剧作、具体剧作家如关汉卿、洪昇、汤显祖、李渔等的讨论。 内容推荐 作者黄天骥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元明清文学的研究。《黄天骥自选集》收入论文20篇,多数以元明清时代的作家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对关汉卿、汤显祖、洪升、孔尚任等名家剧作的研究,有对辽金元诗坛的总体分析,也有探索古代戏曲形态的考论。作者希望能实事求是地评价剧作家和诗人们在创作上的成就,并力图根椐文献资料,廓清我国古代戏曲形态发展的轨迹,说明戏曲的传统的审美观。 目录 学术自传 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 关汉卿和关一斋 《单刀会》的创作与素材提炼 闹热的《牡丹亭》——论明代传奇的“俗”和“杂” 意、趣、神、色——论汤显祖的文学思想 孔尚任与《桃花扇》 论洪异的《长生殿》 《长生殿》的意境 论李渔的思想和剧作 论参军戏和傩——兼谈中国戏曲形态发展的主脉 “爨弄”辨析——兼谈戏曲文化渊源的多元性问题 从“引戏”到“冲末”——戏曲文物、文献参证之一得 “旦”“末”与外来文化 论“丑”和“副净”——兼谈南戏形态发展的一条轨迹 渎《易》蠡测之一——说《无妄》 李白诗歌研究的几个问题 论辽金元三代诗坛 元明词平议 论吴梅村的诗风与人品 朱彝尊、陈维崧词风的比较 附录 黄天骥主要著述目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黄天骥自选集/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黄天骥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605434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9 |
| 出版时间 | 2015-11-01 |
| 首版时间 | 2015-11-01 |
| 印刷时间 | 2015-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96 |
| CIP核字 | 2015215128 |
| 中图分类号 | J8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东 |
| 长 | 241 |
| 宽 | 171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