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亮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10卷1)》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编的现代文学论丛,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发生的一些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了不拘一格的探讨,研究范围涉及五四文学、比较文学、戏剧研究以及文化研究各领域。本书包含了《通过韩国革命家金山的华文作品看其思想的变奏》、《1980年代话剧创作中的民族文化空间的审视》、《新世纪十年以来张爱玲研究综述》、《革命主题的渗透与预设——略论1940年代左翼话剧的“生活危机”运用》。
| 图书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10卷1)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胡星亮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10卷1)》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编的现代文学论丛,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发生的一些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了不拘一格的探讨,研究范围涉及五四文学、比较文学、戏剧研究以及文化研究各领域。本书包含了《通过韩国革命家金山的华文作品看其思想的变奏》、《1980年代话剧创作中的民族文化空间的审视》、《新世纪十年以来张爱玲研究综述》、《革命主题的渗透与预设——略论1940年代左翼话剧的“生活危机”运用》。 目录 【五四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科学与人文”专题】 医学·文学·身体——以郭沫若为例 身体的再现、医学与解剖:20与30年代郭沫若小说里的一种含混的态度 【学术讲演录】 略论周有光的文化观——在“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上的讲演 【台港海外形声】 通过韩国革命家金山的华文作品看其思想的变奏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异域书写与历史省思 论小说与电影《半生缘》中的服饰描写映像 论李永平《大河尽头》中的欲望书写 【戏剧研究】 1980年代话剧创作中的民族文化空间的审视 革命主题的渗透与预设——略论1940年代左翼话剧的“生活危机”运用 “史”、“剧”对立与群己关系的民族认同困境——陈白尘《太平天国·金田村》再评 短小说家的舞台哲思——对劳马剧作三种的阅读 【文学史透视】 以“立人”为旨归的“别立新宗”——鲁迅世界的文化创设 西学与传统之间的转换——周作人现代性爱思想探源 并未终结的反帝反封建主题——以路遥、张炜等的创作为例 【口述文学史·作家新论】 积蓄力量“再出发”——卢新华访谈 从“伤痕”到“伤魂”——卢新华论(1978—2013) 【中外比较】 论梁启超对韩国开化期申采浩诗歌的影响——从《饮冰室诗话》到《天喜堂诗话》 【当代文化思潮】 “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消费语境 【研究述评】 新世纪十年以来张爱玲研究综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10卷1)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胡星亮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15449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9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0 |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 首版时间 | 2015-06-01 |
| 印刷时间 | 2015-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6 |
| CIP核字 | 2015141935 |
| 中图分类号 | I206.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85 |
| 宽 | 210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