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唐帝陵三百里
内容
试读章节

2008年4月24日(星期四)

昨天单位组织去汉中旅游,惦记着上陵,就没有去。今天一早起来就出发去蒲城县北尧山唐穆宗李恒的光陵。

出北门,上西铜高速,未央收费站领卡从阎良方向口走。蒲城口下高速,穿蒲城,向白水方向(直向北),约五六公里(可以看到山的时候),向左拐(向西),顺公路走,有采石场,前行,有一个小路牌“西坡村红玉沟石料厂”(这里是翔村乡西坡村),前行过铁路的小涵洞,马上左拐沿水泥路前行。

光陵村(光陵大队)有十个生产队,光陵在九队。

沿村中水泥路走,看到文物保护牌(神道边),于是停车。

在坡上看到东西各有一匹石马,华表断裂,散落在地。

下路基(向南),到石马前拍摄。

西边石马:先到尾部,马尾向上卷曲,总体感觉肥硕。马肚下祥云非常美、漂亮。马鬃纹路、拢向清晰。走到马头前面,马嘴已被毁,只有半个头。环走一圈,马身有些斑驳,但还是恢宏。马蹄硕大,有一个小脸盆大小,很浑实。仔细看,马身及马腿的石料中好像有挤压的石线条(石料不像完全的青石)。

东边石马:马尾垂下到足,马肚下的祥云,面南的还清晰,面北的模糊。马鬃流线型下垂,石马基座有维护的痕迹,马嘴已毁,马头还剩下半个。

东边石马向北的神道边还有一匹倒地的石马,破损非常严重,只剩下马的大概轮廓。

东边华表:散落在地,分为四块。基座在,但底部的土已虚,有小半部部分悬空,华表头较完整,倒在底座旁。华表柱分为两大块,一块倒在离华表头不远处(约有一米),一块倒在基座西南四五米外。

从石马向南一百多米处,有草丛,草丛中有大石块,怀疑是神道上基座的一部分。

沿神道北上,路西第一个石人翁仲,胸口及肩以上被毁,手依然清晰可见,服饰、剑完美,裙服、朝靴不错。第二个石人翁仲,完全脚朝西,头北地横卧在土里,头已经没有了,只能看见露在土外面的后背,背很平,有隐约的服饰纹。

西边的石狮子:紧贴着土路,右腿在土和杂草中,纹饰还能看见,但整体风化得严重,狮子胡须和牙齿都能看清。在草丛中捡拾到了一块半圆有清晰花纹的砖(好像是房顶用瓦的边)。

东边的石狮子:在已经抽穗的麦田中,右腿及部分底座完全断裂不见,整体品相还算清晰,神态不错,闭嘴、睁眼、卷毛都能清楚地看到,石料同石马是一样的。

登上西边的土阙远望,东边的土阙在一片麦田中间,挺好看。在阕顶捡到不太完整的手印砖和花纹砖各一块。  向“毕沅碑”致敬,稍停往回走。

神道上,一位割完草的老妇人看见秦岭拍照就说,石人石马原来多,有两行,农业社的时候还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都打了,石马都打了做碌轴了。

她今年七十二岁,每天要割四五笼草喂羊。家里有七只羊。娃他大(她孩子的父亲)不会享福,在她三十五岁的时候就没了,让她开始守了寡,她带大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儿子问了四个媳妇,第一个媳妇说了七年后退了婚。现在有孙子十二个,有一个在学校当老师,最小的今年考初中。老人的牙已经掉光了,但能看出年轻时肯定漂亮。感觉到她特别想说话,是不是平时特别孤独?

回西安,到延兴村(万家综合商店)一延兴冷库一延兴学校一延兴宫廷花炮厂一翔村35伏变电站一胜利村一西安。

2015年初补记:

“毕沅碑”,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对“十八陵”进行修整后树立的题碑。毕沅,江苏镇洋县(今太仓市)人,乾隆二十五(1760年)年状元,三十六年任陕西巡抚,在陕主政十余年。“十八陵”现存完整的“毕沅碑”有近十通。每次上陵见到“毕沅碑”都会由衷地为这位当年的陕西巡抚点个赞。

2010年3月13日(星期六)

今天两件事,一是先去淳化取鸡蛋,二是再去泾阳上崇陵。

先到淳化县王白菜家取了买好的散养鸡的土鸡蛋,共246个,每个0.80元,给了197元,装好即刻前往崇陵。

到泾阳县云阳镇后停下车歇息了一会,又找了点东西吃,完后就直奔蒋路乡崇陵。

路面差极了,比去年来的时候又不知坏了多少,车一过去,就满眼土尘看不清前方。一辆拉石头的大卡车呼啸着超过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车上的石头不断地抛撒,碎石飞落下来,速度一点不减,非常可怕。

最少看到了有四五辆拉石料的大车没有牌照,速度都飞快,这种“自杀式”的恐怖行为咋就没人管呢。

到了蒋路乡后,上山,路也不行,不过和以前差不了多少,本身就是土路也就不做强求。车身依然被酸枣树和不知道是什么的枝丫挂扯着,发出刺耳的声音,已经不是第一次,再没有捂耳朵,就是使劲闭住眼睛,有些麻木了,但还是暗暗地痛叫着“我的车”。

把车停在崇陵文管所门口,没有人。狗又叫了,只闻其声不见其狗,依旧由它去吧。

P100-105

后记

《大唐帝陵三百里》的约稿是在2010年的春天,屈指已经过去了五年。感谢上海文化出版社社长王刚先生,以极富修养的包涵和执着让书稿得以问世。

秦岭拍摄唐帝陵已经很多年了,有和胡武功老师一起的拍摄,有和安永灿老兄一起去的行走,也有向导式的陪友人拜谒,但更多的则是他一个人独自无数次地在陵区漫步。

书中图片,是在数千张中筛选出来的,先粗选出千余张,然后再依据成书的需要确定出了150余幅,兼顾实景实情,以叙事为主线。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真是感谢责任编辑周雯君及其他幕后的工作人员,没有他们,一切都不会那么顺利。

文字的叙述是依据我的笔记和记录,时间集中在近十年。最后的文案统稿主要由秦朴负责。考虑到,我们所遵循的“诚实记录,客观真性”,就有意识地保留了一些原有的笔记风貌,以飨读者。

书稿付梓,想说的话很多。马年腊月二十三,我们又去了礼泉县建陵的吉祥家。唐建陵又有了变化,地里的苹果树已经全部被砍掉,掩映在果树中的石刻全部裸露了出来,显了队列,少了温润,据说今年春上就要开始沿着翁仲的身边修路,还要扩建广场,散落在地的华表也要树起复位……

回到家里,小年的祭灶一如既往,只是又多了一层乡愁。

叶子胜

2015年2月

目录

宏民

建陵

武则天

柿子树

五公里

野陵拾趣

一声叹息

就想去昭陵

序言

想想,拍摄一组坟墓的专题系列真的非常有趣,只因为它们是一座座安葬了皇帝的陵墓。

陕西是一个埋了很多皇帝的地方,特别是在关中道上,用“林林总总”来形容似乎都不为过。这些陵墓,嵌在黄土或者青石之间,用自己冢式的存在为后世传递着各种人文信息和文化价值,当然也泽被后人,比如旅游支柱性线路的秦始皇陵、汉阳陵、昭陵、乾陵等等。

“唐·十八陵”的拍摄,从标志性符号再到周边的人家,一年又一年,已不能用简单的语言叙述,就像那些陵,静卧在那里,岁月成就的特有语言,细细地,慢慢地涟漪,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解读,十个人有十个人的看法,当然,我也有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完全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反映,只不过是用了传神的影像语言诚实地表达而已。

关中地界上的唐帝陵,从李渊的献陵到李儇的靖陵,一共有十八座,座座是风月沉沉,一路走来,让后世的人们仅从地表残存的石刻变化就能看清楚大唐帝国从盛到衰的基本路径。不妨观察一下,从献陵的举头仰望到泰陵的粗俗变化,从桥陵的恢弘无比到靖陵的微缩翁仲,再往后就是客死他乡的末代昭、哀二帝,甚至连陵寝都无了踪迹,一切顺水而下,应景而现,三百多年的帝国王朝就此寿终正寝。

拍摄是点状的,于景于人;文字是感受和穿越性的,淡然理性。更重要的是影像语言的个性把握才能接得住地气,我喜欢这样独行的记载和呈现方式。

在多年的拍摄中,我们寻访史书,也看今人的文字,在许多文论中读到了“唐‘十八陵”的伟岸、俊秀、残败和落寞,我们也看到了“唐·十八陵”的唯美、艺术、难忘和无奈,帝王之王土,靠百姓兢兢业业耕耘,这其实是一种皇帝对老百姓的偿还既往,他就是作了古,深深地埋在了地下,债,总有一天是要开始清还的,犹如现在他们的陵地被开发成了游览的景点,他们的曾经已然可以圈圈点点地戏说一样。

生活的本真是内心的真实感受,视觉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摒弃做作的摆弄,就像唐陵边生活的人家用自己耕种的粮食酿造的土酒,是那么的酣畅有味。

秦岭

2015年初

内容推荐

一千多年了,生生死死多少代,日出日落多少天,斗转星移,周而复始。信步大唐王朝皇帝的陵寝前,感叹的不是帝王,而是那个蕴藏着诸多玄迷的大唐帝国;感触的不是时间,而是那些让时间洗礼的物件;想说的不是唐帝王的辉煌,而是绵延至今的大唐子民;当你面对一千多年前就伫立在这里的石人石马的时候,当你站在帝陵前俯望脚下的八百里秦川,被那扑入眼帘的山山水水感染的时候,一次,两次,三次……若干次,一座,两座,三座……十八座,三百多年的历史,三百余里关中大地上,十八座大唐帝王的葬身之陵……屈指算来,有三十年了,《大唐帝陵三百里》作者秦岭、叶子胜、秦朴无数次地来到这里,观景采风,沐浴风土人情,用自己的耳朵聆听百姓们关于世事的传说,用自己的眼睛注视着唐·十八陵的风物变化,用自己的图片影像诚实地记录这里的曾经和过往,让影像图片活生生地再现那一幕幕已经逝去的瞬间。

编辑推荐

三百载沧海桑田,三百里关中黄舆,十八座大唐帝王之陵。编者们(秦岭、叶子胜、秦朴)无数次地来到这里,观察“唐·十八陵”的风物变化,用图片影像诚实地记录它们的曾经和过往……《大唐帝陵三百里》一书即是编者们对“唐·十八陵”观察之后的记录。内含图片150余幅,兼顾实景实情,以叙事为主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唐帝陵三百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秦岭//叶子胜//秦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503806
开本 16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2015081443
中图分类号 K878.84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8
18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