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经磨难的科学巨人/经典科学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由齐浩然编著的《历经磨难的科学巨人/经典科学系列》介绍了古今中外多名科学家生动有趣的事迹。他们之间有特性,但也有共性,可供青少年学习。书中为天文、地理、物理、化学、航天等科学领域做出不朽贡献的科学家的励志故事,将永远是青少年们学习的榜样。

内容推荐

由齐浩然编著的《历经磨难的科学巨人/经典科学系列》将向你详细地介绍科学家背后的故事,有一些是我们熟知的,有一些或许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却引领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编者精心选材,解读每一个成功科学家背后的辛酸与彷徨,让你在这些励志的故事中体会科学家的成功来之不易,进一步触动你的心灵。

目录

科学家都是伟大的

古代都有哪些科学家

科学家们未成名时受的苦难

科学家遇到的大困难

科学家的死亡

最伟大的科学家

为了科学奋斗终生

中国近代的科学家

打破科学家的神话

试读章节

张衡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学家,他的成就涉及天文学、地震学、机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有两项最重要的工作——著《灵宪》,作浑天仪。此外,在历法方面也有所研究。 《灵宪》是张衡有关天文学的一篇代表作,全面体现了张衡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和发展。原文被《后汉书·天文志》刘昭注所征引而传世。文中介绍的天文学要点如下:在张衡之前,人们已对日食的原因有所认识。西汉的刘向就说过:“日蚀者,月往蔽之”。东汉王充在《论衡·说日篇》中引述过别人的一种更明确的说法:“或说,日食者月掩之也。日在上,月在下,障于日之形也。”而对于月食原因,则在张衡之前尚无明晰的解释。大概正是针对这种状况,张衡在《灵宪》中就未及日食原因,而是专门论述了月食的原因:“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众星被耀,因水转光。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虚。在星星微,月过则食。”这段话中说到,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太阳光照到月亮上才产生光月。

月亮之所以会出现亏缺的部分,就是因为这一部分照不到日光。所以,当月和日正相对时,就会出现满月。当月向日靠近时,月亮亏缺就越来越大,终至完全不见。这样一种月相理论,在《周髀算经》中已有大概:“日兆月,月光乃生,故成明月。”西汉京房说得更为明确:“先师以为日似弹丸,月似镜体;或以为月亦似弹丸,日照处则明,不照处则暗”。张衡的月相理论和他们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所突出的是张衡强调了月相与日、月相对位置的关系。但这样一来人们就自然会要问,既然“当日则光盈”,那么何以有时候当日时会有月食呢?对此,张衡回答说:“蔽于地也”,即大地挡住了日光,使日光照不到月亮上去了。张衡把这块大地所产生的影子起个名字叫“虚”。月亮进入虚时就发生月食,《灵宪》对月食原因的阐述是很科学的。

不过,再仔细思考一下,人们又会提出问题。按照《灵宪》所说的天地结构,地是其下部与天球相密合的半椭球。那么,要使日、月能没人地平且能在地下运动,日、月就只能是两个无厚的圆面,这就和上面说的月相理论相矛盾。太阳没人地平后光线就会被地半球完全挡住,无论什么时候也不会投射上月亮。这样,晚上的月亮应该总是看不见的,这也就根本谈不上月食的问题了。要解释这两个矛盾,只能认为《灵宪》中的地有二层不同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相对天来说的地,那是个半椭球。第二层含义是相对日、月来说的,那是孤悬在天球中央的一个较小的固体物。或者,可以把这二层含义统一起来说:孤悬在天内的是一片陆地,此外的地则全是水,故能与天球下半相密合。这样理解之下,则日、月仍可是个圆球;而日到水下之后日光仍能穿透水而照射到月亮上,只有那块相对较小的陆地才能产生一块虚。当然,在这样推测的时候还得再补充一点,即应该认为在张衡看来,水是_种透明度较高的物质,所以深入地下之后的日光仍能穿透厚厚的水层而射到月亮,产生皓然明月。空中除了日、月、星这些常见成员之外,还不时见到流星之类的天体。《灵宪》认为“及其衰也,神歇精,于是有陨星。然则奔星之所坠,至地则石矣”。这里,张衡继承了前人“星坠至地则石也”的思想,对陨石的来源予以较正确的解释。同时,张衡还探讨了陨星产生的原因,认为是与日、月、星的衰败有关。虽然这个想法不正确,但是,每个天体都会有发展到“衰”败死亡的阶段,这却是非常科学的结论。张衡的这个思想非常合乎辩证法,并且也正是西方古代天文学中所缺乏的。

与陨石相联系,《灵宪》中对恒星的产生也有一种解释:“地有山岳,以宣其气,精种为星。星也者,体生于地,精成于天。”这种星生于地的见解当然是完全错误的,它是当时已流行了几百年的天地相应的思想的反映。《灵宪》说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九位,地有九域。天有三辰,地有三形。有象可效,有形可度。情性万殊,旁通感薄,自然相生,莫之能纪。”这些所谓天地之间的对应,纯粹出于人的主观附会,毫无内涵上的科学联系。例如,所谓天的九位和地的九域全都是中国古人的人为划分。所以,这种相应纯属数字偶合。不过,张衡之所以会有山岳之精气上升为星的想法,原因就在于他见到的陨星至地都是石头,而山岳则正是最多石头的地方,石头又怎能上天?

所以必然会想到这是山岳的精气,这就可以上升到天上成为星。这些反映了陨石来自天外的思想。而在西方,直到17世纪,还有天文学家认为陨石并非是来自地外的说法。

《灵宪》作为一篇杰出的古代天文学著作,当然还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各点外,比如文中还把嫦娥奔月的神话当作事实记载在内,甚至说嫦娥人月后化成了蟾蜍。

至于文中流露的种种星占术思想,那是当时整个时代的风气,倒也不必去苛求张衡。总之,尽管《灵宪》有一些缺点,但是它在天文学史上的意义并不因此而逊色。梁代刘昭赞颂张衡是“天文之妙,冠绝一代”,其评价的主要根据之一就是《灵宪》这篇杰出的著作。

P6-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经磨难的科学巨人/经典科学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齐浩然
绘者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299549
开本 16开
页数 1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5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少年(9-14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92
CIP核字 2015019252
中图分类号 K816.1-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3
16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