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良、刘玉华所著的《中国古代用人思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从人才的意义、人才的标准以及如何选拔、识别、任用、保护、管理、培育人才等方面阐述古代用人思想,寓道理于故事之中,启发性强。全书运用讲授式的语言风格,娓娓道来,可读性强,是一本适合领导干部和历史爱好者阅读的通俗史学读物,对当今的用人思想具有借鉴意义。
图书 | 中国古代用人思想 |
内容 | 编辑推荐 侯建良、刘玉华所著的《中国古代用人思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从人才的意义、人才的标准以及如何选拔、识别、任用、保护、管理、培育人才等方面阐述古代用人思想,寓道理于故事之中,启发性强。全书运用讲授式的语言风格,娓娓道来,可读性强,是一本适合领导干部和历史爱好者阅读的通俗史学读物,对当今的用人思想具有借鉴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得贤才者得天下 第一节 得贤则兴失贤则亡 第二节 用人杰得天下 第三节 能成大事者必以用人为先 第二章 用贤才则天下治 第一节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第二节 贤才为治国之宝 第三章 治天下以用人为本 第一节 为政在于用贤 第二节 为政万端非贤不理 第四章 德才兼备任人唯贤 第一节 才德兼备以德为先 第二节 有才无德者断不可用 第三节 以德为先与唯才是举 第五章 亲君子远小人 第一节 亲君子远小人为治国之要 第二节 奸佞小人国之蟊贼 第三节 忠奸之别 第四节 如何亲君子远小人 第六章 求才 第一节 求贤若渴 第二节 广开进贤之路 第三节 礼贤敬才 第七章 识才 第一节 识才至关重要 第二节 领导者要有识才慧眼 第三节 全面看人看大节略小过 第四节 识别人才重考察 第五节 古人识才之法面面观 第八章 用才 第一节 用人如器弃短用长 第二节 量才授官人事相宜 第三节 公正持衡公平用人 第九章 护才 第一节 用人不疑 第二节 不信谗言 第三节 宽和待士坦诚互信 第四节 关心生活体恤健康 第五节 不以一眚掩大德 第十章 管才 第一节 严格考核 第二节 赏罚严明 第十一章 育才 第一节 百年大计莫若树人 第二节 重视培养接班人 第三节 非学无以广其才 第四节 培养首重德行 第五节 实践锻炼不可或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用人思想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侯建良//刘玉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党建读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9062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3 |
出版时间 | 2015-09-01 |
首版时间 | 2015-09-01 |
印刷时间 | 201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8 |
CIP核字 | 2015168989 |
中图分类号 | C96-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