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猫可以作证
内容
试读章节

1

那是镇上唯一的电影院,1992年,每座小镇上都有一家电影院,它不只是放电影,有活动的时候是舞台,也是镇上的文化中心。这个叫做荒芜里的地方很小,主要的两条街道横竖交叉,房子四面分开,建在路边,便是城镇。电影院就在一条街旁,水泥砌成的二层小楼,因为窗户少,楼梯的墙面全镂空,用砖砌出花纹,阳光投进去时,楼梯上就有了斑驳的光。可是我去的时候,这座电影院已过了辉煌的年代,水泥坚定的色泽蒙上了一层灰,因为年代久远,变成了深灰色,看起来很脏很破,但对我来说,它是个有魔力的地方,是光影的流淌之地。我爸爸在电影院上班,画海报卖票查票,什么都做。那时电影院已经没什么人来了,另一条路上的录像厅才火爆,当时还没cD,只有录像带,连出租录影带的店铺都是后来的事。那时,看录像只能去录像厅,镇上的男人全挤在那。录像厅在二楼,楼下是游戏室,还能打台球。那些年轻的男人光着上身,穿着过时的喇叭裤,小镇的流行总是比大城市慢了十拍,他们还以为细管喇叭裤正流行着呢。男人们要么打台球,要么看录像,可以消磨整天。到了放学的时候,一群男孩站在游戏机前面,一直打到晚上,生意十分好。那时录像厅什么都放,也有黄片,放映室里从早到晚挤满人,里头烟味呛鼻,但没人在乎,只想一睹春光。

相比之下,电影院的生意就差了。爸爸说以前不是这样的,几年前电影院放电影,全镇的人都来。片子开播,还有一半的人站在院子里嚷嚷着要进来。他只好拿根铁棍顶在门背上。电影院只有徐伯和我爸两人,徐伯负责放电影,其余的都是爸爸的工作。丢钱的那个晚上,爸爸说:“我们先搬到电影院里。”妈妈没说话。

他们都在担心同一个问题。

电影院闹鬼的事曾一度在镇上传得沸沸扬扬。有天电影散场,爸爸关上门回家,没注意里面还有个人。他看电影时睡着了,直到散场也没醒。第二天爸爸去开门,他像疯了一样冲出来。电影院里有几间空房间,但徐伯的家就在镇上,从来不住。只有爸爸偶尔画海报太晚,才会在此留夜。大多数时候,爸爸都骑两个多小时自行车回家。那天晚上,他也回家了。后来那人说,他醒来时人都走光了,门也锁死,他只能在椅子上躺一个晚上。

半夜,他突然醒了,觉得有点冷。当时灯全关了,只有月光透进来。突然他看到有人飘在空中。他起先纳闷这是什么,转念才意识到是鬼,吓得跳起来跑到门边。那人大喊大叫,但没有任何回应。穿着白衣的鬼一直飘来飘去,像是在舞台上。它也不靠近,过了会便消失了。那人再不敢睡,靠在门口直到天亮。我爸一开门,他就冲出去了。

这件事传开后,镇上的人都说电影院闹鬼。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每次放片座空很多。只有些不信邪的青年男女会来,在漆黑的影院里谈恋爱。镇上的人都说,那鬼是在电影院里上吊的女人。文革时,电影院曾是礼堂,开过审判大会,这个女人的儿子在这里被判死刑,拉到河滩上枪毙。她不信自己儿子做了坏事,当天晚上就在电影院二楼的空房间上吊了,死的时候穿一身白衣。

决定来电影院住,父母担心的就是这个。电影院很大,分两层,楼下是座,楼上三间房,中间的用来放电影,存设备,左右两间曾住过工作人员,后来因为生意差,人都走了,只剩爸爸和徐伯。设备间的右边,就是女人上吊的房间。爸爸想了想,说电影院门口有间小卖部可以住。它原先用作卖票,现在废掉了,住在里面既不用钱,也不用进电影院。妈妈答应了。

就这样,爸爸、妈妈、奶奶和我,在八月末一起搬到了镇上。

P3-5

目录

序·天亮说晚安

荒芜里的电影院

白果

下雨的时候就回家

猫可以作证

凶宅

忍冬

我永远爱你

爱情故事

我认识的三个Sandy

上帝来过

冬日拾荒

裸替火车

到美国去

序言

序·天亮说晚安

大概在四年前,似乎是看了一本与美国总统奥巴马有关的文章,里面提到他的妈妈,一位单身母亲,在照顾孩子的同时,每天清晨还起床学习法律,非常刻苦,最后获得了成功。当时我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就想:唔,我也要成功。至于怎么成功我不知道,起码应该努力一些吧。写小说是我长久埋在心里的欲望,但从没下笔过。

从那天开始,我决定写作,成为作家。几天之后,就写成了我的第一篇小说《到美国去》,这是个盘旋在脑海中多年的故事,它已成熟,在这个恰好的时刻里,被我写了出来,当时我感觉很棒,以为要通往成功的大道。

呵呵,我错了。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失眠。不管多努力想要睡觉,但就是睡不着,意识清醒得让人沮丧。我想过各种办法入睡:喝热牛奶,闻薰衣草,吃安眠药。安眠药的效果是最好的,但让人害怕的是我刚吃一颗的那段日子能睡得很好,往后药效渐消,需要两颗,再需要三颗,过多的药物让我在第二天变得昏沉,反应很慢,记不起来很多事。于是我就放弃了,接受失眠是我生活里的一部分,不再抗拒,任由它在夜晚来临。

回想这几年失眠和写作的日子,我搬过几次家,从城北到城东,再到城西,我有了第一只猫,又有了第二只猫。那么多失眠的晚上,我应该有很多想说的,但认真想起来不过也就是深夜走动的身影。

大部分时候我看书,写的时候很少。失眠只能看小说,各式各样的小说。拧开落地灯,让光晕洒在书页上,读上几个故事。我现在不记得失眠时读过哪些小说,只能模糊地想起自己读书的样子:低头盘脚窝在沙发里,昏黄的灯光落在身上,在字里行间等待睡眠。

我租过几处房子,那些老旧房屋的厨房让我喜欢。在失眠的时候,我在这些厨房里给自己做吃的,有时只是胡乱将剩饭剩菜一炒,摊上鸡蛋做蛋包饭;有时异常认真,从冰箱里拿出青菜,解冻肉类,备好葱姜,炒好几个菜,米饭在电饭煲里蒸熟,一粒一粒,细长而饱满。

我向来不爱做饭,觉得麻烦,外卖如此发达,就是为了拯救不善做家务的人。我属于那种喜欢被拯救的人,于是心安理得地让厨房空着。可在失眠的时候,我好像执意于慢条斯理地给自己做顿饭——择菜、洗菜、淘米、滤水、上锅、放油、起盘。

好像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缓慢的庄严,让我在深夜可以只为了自己而生活。至于写作,我未能养成每天都写的习惯,这四年里写得很慢,在一个故事冒头的瞬间,小心翼翼地让它在心里盘旋数日,最后一口气把它们打在电脑里。

当然了,我还要工作,我是一名记者,反正这种职业盛产夜猫子。白天则是恍惚又仓促。那时我只能在清晨六点,太阳初升的时刻陷入浅睡,三个小时后又被闹钟叫醒赶去工作。少睡似乎并不疲惫,只是让人觉得恍惚,周遭的人和事都离自己很远。为了让自己不显怪异,我会喝咖啡,很多咖啡,在同事讲笑话时第一个笑出来,在陈述自己的工作时井井有条。

……

我带着沉甸甸又温暖的胃走回家,北京的夏天不热,清晨更是凉爽,清新的风吹在身上,旋在闪亮的、嫩绿的树叶间,还有鸟声啁啾,有一种鸟固执地叫着“咕咕、咕咕”,不知道是不是鸽子,反正它们都不见踪影。我走进电梯,回家,猫还是绕在脚边,又趴过来闻闻我的嘴,检查我吃过什么。

有时候我像是等待着上帝给个回应,他确实会给我回应,这书中的故事,是在失眠时聆听他的声音。如果我听到了,我就不放过。回过头来看,我并没有成功,实际上我也不知道成功是什么,但是我很喜欢这些故事,虽然有些并不成熟,但是它们是我在失眠时的所得,只属于我,不再被任何人拥有。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一直如此,在失眠中与自己交谈,把记忆深处的故事挖出来,落在纸面,成为我生活过的痕迹。我是如此执着,以至于不再抗拒失眠,可是睡意总会来到,仿佛昔日走丢的睡眠全部回来了。于是我上床,躺进清香的被子里,立刻沉沉睡去。

因为我知道,时光流逝,我并非一无所得,这使我心安。

本书出版,感谢我的编辑王二若雅、徐新芳,感谢我的朋友吴久久、王陈晔、金丹华、周凌峰、郭佳杰、金子棋、彭剑斌和袁复生,他们是我的第一批读者,总会及时给我鼓励和指导。最重要的是,谢谢我先生师北宸,他的耐心与温和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最幸运的事。

内容推荐

猫,优雅,清冷,疏离,洁净,慵懒,又有一种诡异和神秘,它从不因为被豢养而对谁臣服,低眉献媚……

苏更生的笔下,便是具有猫一样特质的人,她们孤独而疏离,她们冷漠而倔强,脆弱而强悍,过早的接受别离,却总是学不会离别;她们渴望亲近却不懂如何对人亲近,她们努力生活,四处碰壁,她们想要很多很多的爱,她们笨拙的与这个世界相处,她们不信奉“鸡汤”,她们是一群内心有黑洞的人。

她们需要同类人。这本《猫可以作证》,需要懂的人。?

编辑推荐

《猫可以作证》是韩寒【ONE一个】、豆瓣高人气作者苏更生的首部故事集。

苏更生曾在《彭博商业周刊》《腾讯大家》开设专栏,累计阅读高达千万,多达20个豆瓣红人与微博红人(段子手)协助推广,并配合录制图书推广视频,在各自的微博账号和豆瓣广播推送。

落地图书活动。

苏更生:我似乎花了很大的力气来维持一个职业的、热情的、开朗的人格,可是又得让这种人格在写作时走远些,变成一个固执、冷静的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猫可以作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更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5296
开本 32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2015260287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