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记载了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军阀混战起,前后共计九十年的历史。《三国志》继《史记》、《汉书》而作,成书则在《后汉书》以前。司马迁的《史记》是通史体,班固的《汉书》是断代史体,《三国志》把三国分成三书,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在断代史中别创一格。《三国志》全书叙事脉络分明,文字简约明畅,写人写事,时见文采。
由西晋朝代陈寿所著、杨明译注的《三国志译注》对陈寿《三国志》的全本65卷,进行白话的翻译和注释。其基本性质,是具有坚实学术基础的普及性读物。
本书分为魏书、蜀书、吴书三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武帝纪 ; 董卓传 ; 袁绍传 ; 刘表传 ; 吕布传 ; 夏侯惇传 ; 荀攸传 ; 贾诩传 ; 郭嘉传 ; 徐晃传 ; 许褚传 ; 刘备传 ; 诸葛亮传 ; 关羽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