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太阳梦
内容
编辑推荐

积善成德、明德惟馨是我们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太阳梦》作者杨文学从“中国梦”需要的要素入手,深入探讨当今中国人需要的道德重建: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他们心中的梦是什么,令人心旌摇动的“中国梦”离他们还有多远,实现“中国梦”需要什么样的环境等。

内容推荐

《太阳梦》作者杨文学扎根生活底层,在广大的乡村寻找道德的力量,运用很多感人至深的真实案例描绘出一幅绚烂多姿的道德模范人物形象。

目录

序章:道德与“中国梦”

第一章

1.花瓣舞作灰纸钱

2.只想听你说句话

3.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第二章

1.孝德滑坡论

2.不幸的人生

3.“联合国家庭”秘史

第三章 

1.闲话“四德”榜

2.孝贤史话

3.“哑叔”的绝唱

4.“爱心联盟”与富二代

第四章

1.洞庭湖畔起波涛

2.巴渝大地荡春潮

第五章

1.乡村梦

2.圆梦者的忧思

后记

试读章节

一个理性的社会,是推崇用法制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的, “闹”是不可取的。好多原本不大的事件,由于在闹的过程中被居心不良者钻了空子,升格成大事件,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这样的例子已屡见不鲜。可是面对太多的无奈,不闹出路又何在?清华大学社会学家孙立平的课题组称:目前政府是花钱买稳定,民众是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长久之计是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长治久安,民众要有说话的渠道。

当下,我们的社会风气确实出现了问题,个体为谋求利益不顾整体的利益,那些受了委屈得不到解决的人,不达目的就浇油自焚,就跳楼要挟,坊间如此,就连中石化这样的利润大户(二油公司和移动一年的利润是国内五百家大企业的利润总和)不也提价不成就施压,施压不成就闹油荒吗?

私欲的无限膨胀,让理性和道德丧失了约束力。于是,为了个体的利益不顾团体的利益,为了集团的利益不顾国家的利益,膨胀的私欲演绎出疯狂的行动。

银行闹钱荒,不也是集团利益得不到满足而向中央施压吗?连大财团都在动用三流手段来实现自我需求,那么普通老百姓呢?在这样的社会心态下,我们怎么谈幸福?在这样一个道德滑坡的环境里,我们怎么实现“中国梦”?

也许我扯远了,还是回到农村来吧。这些年,我一直在思索农村的和谐问题,寻找启动农民幸福的魔棒。尤其是在新一届政府提倡“中国梦”的大环境下,中国农民的“乡村梦”该如何实现呢?谁都知道,没有中国农民的幸福感,没有他们的幸福梦,在一个农村人口占主导地位的大国里,要实现“中国梦”那是痴人说梦。

我们国家要想实现“中国梦”,必然也必须从农村开始。连习总书记都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总书记眼里的老乡,不是某一个人而是广大的中国农民。

“中国梦”的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梦”是十三亿中国人共同的梦。

中国农村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环境,许多时候,我们忘却了中国农村文化的特殊性。以家族势力或姓氏结构维系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农村,多少年来,之所以得以运营,说白了是内部有一种文化的认同,或者说有一种乡村式的结构存在,这个文化认同或者结构也许就是我们多少年来津津乐道的伦理道德。解决纠纷、平息矛盾、化解冲突,打官司是一种解决的方式,而在中国农村,却存在着一种乡土式的解决渠道。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只要不违背法理,解决了问题就是一件好事。

在西方,夫妻吵架各找各的律师去了,而在中国则可以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战术。在农村,两口子打架,也许只用一盒烟,顶多炒几个小菜加一壶老酒,请几位老人,劝上几句就会和睦,其成本和效率远胜西方。在处理这些问题上,家庭的效率远高于法庭。也许这种方式被激进派和那些喝了一肚子洋墨水的人,斥之为“愚昧”。但我想,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无先进与落后之分。一切行动都是为目的设置的手段。

中国式的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文化,如果抽掉政治学这套东西,剩下的恐怕只有“伦理”了。时下,几十年改革开放后,我们一味追求的GDP与被淡化的道德之间形成跷跷板效应。我们拥有世界排行第二的GDP总值,却在全球幸福国家排行第九十三名的现实,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今天,到了我们重新审视、构建我们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时候了。十八大后,中央提出“重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基于这种大的背景和现实条件下提出来的大国方略,显然这是打造“中国梦”的重要构件。

“道德”的滑坡必然造成“中国梦”结构的松脆,甚至全面溃盘。

P6-7

序言

杨文学是个一直扎根大地,与中国基层的民众有着很好沟通的作家。几年前,他写 “苍山蒜薹事件”后的苍山农民,在新的生产和经营观念指导下,不找县长找市场,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开展蔬菜运输,从而直接占领和影响着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的蔬菜市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收入显著提高并逐渐富裕的《苍山三农》 (《苍山三农》首发于2009年12月的《中国作家》,荣获第三届鄂尔多斯文学奖后被改编成30集电视剧《乡村都市情》,由央视八套播出) ;他用行走的姿态,沿着26年前三百黔女下广州的打工路感受那些山妹子的心路历程,以凝思的笔法报告发生在贵州大娄山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的《大转移》;他深情地追访后动心写成的那些在战争年代为革命无私并真挚地付出满腔真情,生活在农村底层、鲜为人知的小人物们坎坷命运的《叩拜沂蒙》等等,都是有着大地般的激情和深思的报告。这些突出地生长在大地厚土上的文学根苗,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大地的变化和声息,让我们产生出很多的欣喜和思虑。这些包含着激情和深思的作品,都充分地说明,杨文学是将自己融入到现实的社会而感受和思索的作家。这样的文学写作,很不同于那些轻浮的欣喜颂扬和无根的游戏写作,是将自己绑定到积极推进社会变革和理想追求上的写作,明显具有历史和当代文化的蕴含,具有对人的命运情感真诚关顾的特点。

最近,我又读到杨文学的长篇报告文学《“太阳”梦》。这是杨文学又一次行走于中国大地之后的真诚的文学书写,非常及时和真实地将“中国梦”的主题同当下的社会价值取向和道德建设给予了个性表达。实现“中国梦”,让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是当今摆在中国政府和人民前进道路上富有魅力的鲜明旗帜。梦想就是目标,梦想就是希望,梦想就是动力,它正在强劲地助推着社会前进的车轮,也唤起了广大群众生活和行动的力量。可是,就像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会有坎坷,就像晴朗的天空会出现雾霾一样,“中国梦”的实现也不会是一路平坦的。也许,正是出于对“中国梦”的殷切渴望,出于对大众生活更加幸福的期许,作家杨文学以行走的姿态执着地走在追梦的路上!

作者在作品开头写道:“道德如同一轮高悬的太阳,如果让雾霾遮住了它的光亮,那么,我们失去的就不仅仅是温暖……”我相信,几乎没有人否认今天中国社会的变化与进步。杨文学说,他在贵州、胶东、珠海、西柏坡、沂蒙山等地采访农民时,他们都说,跟三十五年前比,日子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愁吃了,不愁穿了,有房住了,种地不纳税了,上学不收费了,有病不用砸锅卖铁了……可是他们却回避“幸福”二字。那么,是什么让这些民众在感受到生活负担减轻的同时,却不愿意说出“幸福”二字呢?究其原因,正在于人们对现实社会道德环境的不满。人们对那些不顾法制约束、以权谋私的贪腐干部,对那些突破道德底线不顾一切后果谋取钱财的不法商人,对于劳动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对于仁爱善行及孝道精神严重失落的现实,对于社会治安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形等等,都十分敏感并怨愤多多。所以,人们渴望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渴望法制尊严的生活,渴望和睦美满的人际关系,渴望仁爱孝行传统美德,渴望接近理想的道德社会的到来,而不是仅仅追求对物质的拥有。这也是杨文学再次行走调查和认真表达的动力。因此,他创作这部《“太阳”梦》,正是趋向光明和温暖的文学追梦!

作家可以看到和辨识社会生活天空中弥散的各种雾霾,但是,作家却不完全能够驱除这些雾霾并使太阳的光热充分地流布人间。真正能够使道德行世的是圣贤者的规范和大量践行者的引领。所以,杨文学在《“太阳”梦》中一头扎进生活的底层,在广大的乡村寻找道德的力量。他用很多感人至深的真实人物的高尚行为,描绘出一幅绚烂多姿的道德美景。像坚持十五年对患病妻子精心看护的农民大哥孙百航;像十多年对因车祸而瘫痪的丈夫不离不弃的八。后女子李芹儒;像捐肾救妻的贾澄荣;像不幸丧夫再嫁后周全地照顾来自三个不同家庭的老人、孩子的王秀燕;像自己并不富裕,却毅然照顾残疾弃婴十九年的老农陈贤如;像弱女子于晶和她的“爱心联盟”;像骑三轮车三千里送无腿湘女回故乡的孟昭良以及为共筑和谐生活环境用心费力的淄川韩庄的老褚等,这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的行为几乎都是足以惊天动地的大爱大仁大善的故事,让人看了很难不感动和回味。对于这些大德人物不遗余力的推举,是作家试图用明丽的道德之风,吹散弥漫于现实生活中失德恶行的积极努力。这浓浓地表达着作家积极纠正丑恶的心思。自然,这也体现出杨文学种植于自己文学创作中的纯洁道德精魂。

在所有的文字记载中,拥有丰沛传说力量的文字最具生命力。所以,神话永远流行。像中国的精卫填海、女娲造人以及后来的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二十四孝等等传说,至今以至永远都会有生命力。这些故事或是人们解释自然,或是希望实现自己的愿望。杨文学不知是否从这些传统的文字表达中看到了创作的契机,但他相信真实动人的人物更具有感染人的力量,因此他的取舍就变得格外分明起来。 《“太阳”梦》中不断聚集的大德大善、仁义至孝的故事和人物,确有一种从各个角度辐辏过来呼唤道德建设,从文化层面上推动实现“中国梦”这个大主题的作用。这很有流传的可能性。虽然这在叙述的过程中给人以堆砌的感觉,可又因为众人的不同表现而缓释了读者的这种感觉。美好的聚集,会有一种绚烂的态势出现,会给人更多的感染。

记得有人说过:“哪里有危险和黑暗,哪里就生成着解救。哪里有着不满,哪里就派生着渴望。”毋庸讳言,我们今天的道德环境令人很不满意。在物质和科技的强力进攻面前,人们的精神防线存在不少坍塌的地方。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在物质满足之时最为不满和忧虑的事情了。因此,及时坚决的道德建设,应当更重于对物质和技术的获取。道德的普及程度,历来是一个社会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准。大梦无常,人心难违啊!《“太阳”梦》也许使人不至于过分消沉,对于“中国梦”有积极的“点赞”。它会让解救危险和黑暗的脚步更加坚定,使追梦的行为同太阳的光和热更加相呼相应,不断地照亮和温暖人间!

后记

生活中总有一种平凡让我泪流满面,譬如这部长篇报告文学里的小人物们无声的行动。

我总是固执地相信,报告文学既然参与生活干预生活的力度和强度令其他体裁难以望其项背,那么,它就应该具备吸引读者阅读下去的内在力量,因为它是生活原生态的再现。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是每一个人的事情,我相信《“太阳”梦》这部作品跟以往的作品一样具备了这种属性。

首先感谢《四德歌》的词作者林建宁副部长,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跟随他参加一次村居“四德”工程现场会,对我来说那是一次毫无目的的行动。意外的是,这次不经意的行动居然成了我创作这部作品的契机。在武城县“四德”广场上,我看到那么多的群众在“孝亲爱德”榜前流连忘返,他们专注的神色让我感动。这是一个很少让人产生感动的时代了,人们对有德之人的敬重让我产生了许多感想。我决定走进乡村,去感受民间道德的力量。于是就有了这部长篇新作。在此,我感谢那些在乡村高举道德的火炬默默前行的普通人,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缺少的典范。由于篇幅有限,我无法对那些平凡感人的事例进行详细的讲述,但我记住了每一个被我采访过的人,他们的平凡和平静让我终生难忘。

积善成德、明德惟馨是我们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写完这部作品后,我越发感受到“中国梦”里那浓重的道德色彩。大德大爱在民间。在此,我祝福那些有德之人从幕后走向前台,从平凡走向伟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太阳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文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944675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8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2014044015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4: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