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权编著的《行为无价值论的中国展开》意欲揭示:并不是结果无价值论才能实现人权和自由保障的目标,行为无价值论在权利保障方面仍然可以大有作为,其可以确保个人行动自由,只要刑法上的行为规范没有加以限制的行为举止,国民就可以做,都谈不上有“行为偏离”。行为无价值论与法治立场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
| 图书 | 行为无价值论的中国展开/中国刑法学派研究系列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周光权编著的《行为无价值论的中国展开》意欲揭示:并不是结果无价值论才能实现人权和自由保障的目标,行为无价值论在权利保障方面仍然可以大有作为,其可以确保个人行动自由,只要刑法上的行为规范没有加以限制的行为举止,国民就可以做,都谈不上有“行为偏离”。行为无价值论与法治立场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 内容推荐 周光权编著的《行为无价值论的中国展开》立足于行为无价值二元论的立场,分别讨论了行为无价值论视野中的主观违法要素、法益观、违法性判断基准、客观归责理论、未遂犯与不能犯、偶然防卫、共犯论、刑罚论等问题,并对行为无价值论的中国命运加以分析,特别强调在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为防止失范,必须突显行为无价值论的特殊意义。 上述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梳理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之间的争论,揭示行为无价值论和我国立法司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进中国刑法学派的形成。 目录 导论 一、问题意识之所在 二、本研究的目标 三、讨论行为无价值论旨在思考、回应中国问题 第一章 行为无价值论的界定 一、传统的行为无价值一元论:伦理规范违反说 二、传统的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伦理规范违反与法益侵害 三、现代行为无价值二元论:行为规范违反和法益侵害 第二章 行为无价值论的理论根基 一、社会从机械团结转向有机团结 二、涂尔干对犯罪本质的界定:违反集体意识 三、违反集体意识就是违反行为规范 第三章 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的关系 一、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的对立点 二、为什么仅有结果无价值是不够的 三、如何实现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的统合 四、德、日刑法学在行为无价值论上的差异及其原因 第四章 行为无价值论与规范 一、裁判规范论的问题点 二、行为规范论的合理性 三、行为规范违反的射程:进一步论述 四、重视行为规范,不等于承认“规范论” 第五章 行为无价值论的法益观 一、问题的提出 二、脱离行为规范违反讨论法益侵害的缺陷 三、法益对于行为无价值二元论的意义 四、行为无价值二元论和结果无价值论在法益概念运用上的具体差异 第六章 行为无价值论与主观违法要素 一、主观违法要素的命运 二、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主观违法要素的展开 三、主观违法要素与“回旋飞碟现象”的解决 四、对若干批评的回应 第七章 行为无价值论与客观归责理论 一、结果无价值论通常排斥客观归责理论 二、制造风险与行为无价值 三、实现风险与结果无价值 四、客观归责论最有利于贯彻刑法客观主义 第八章 行为无价值论与过失犯 一、旧过失论的进路及其问题 二、新过失论的特色 三、客观归责与过失犯论 第九章 行为无价值论与违法判断Ⅰ:基准 一、违法判断的对象基准 二、违法判断的时间基准 三、违法判断的逻辑基准 第十章 行为无价值论与违法判断Ⅱ:未遂犯 一、主观未遂论和客观未遂论的对立 二、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与修正的客观未遂论 三、偶然防卫与犯罪未遂 第十一章 行为无价值论与违法判断Ⅲ:不能犯 一、行为无价值二元论的危险概念 二、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与危险判断 三、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与危险判断的根据 四、具体危险说与中国社会现实 第十二章 行为无价值论与共犯论Ⅰ:犯罪支配说 一、犯罪支配说的主要内容 二、犯罪支配说与行为无价值论 三、中国刑法规定与犯罪支配说 第十三章 行为无价值论与共犯论Ⅱ:共犯处罚根据 一、共犯处罚根据的学说 二、混合引起说与行为无价值二元论相一致 三、混合引起说的具体展开 第十四章 行为无价值论与共犯论Ⅲ:义务犯 一、问题的提出 二、义务犯竞合的通常解决思路及其不足 三、义务重要者正犯说及其论证 第十五章 行为无价值论与积极的一般预防论 一、积极的一般预防论的提出 二、积极的一般预防论的运用 三、对积极的一般预防论的批评及回应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行为无价值论的中国展开/中国刑法学派研究系列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周光权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7685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9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88 |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 首版时间 | 2015-06-01 |
| 印刷时间 | 2015-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4 |
| CIP核字 | 2015054073 |
| 中图分类号 | D924.0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5.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5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