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华水文化书系”采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中华历史文化中独具魅力的水文化的方方面面。
靳怀堾编著的这本《图说诸子论水》属于“图说中华水文化书系”的分册之一。主要介绍了先秦时期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孙子、墨子等文化巨匠论水的情况。
图书 | 图说诸子论水/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中华水文化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图说中华水文化书系”采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中华历史文化中独具魅力的水文化的方方面面。 靳怀堾编著的这本《图说诸子论水》属于“图说中华水文化书系”的分册之一。主要介绍了先秦时期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孙子、墨子等文化巨匠论水的情况。 目录 弘扬先进水文化 推进治水兴水千秋伟业——《中华水文化书系》总序 《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序 神交古圣先贤 体悟中华水文化真谛——前言 第一章 智者乐水——孔子与水 乐水的价值取向 “浴乎沂”的人生理想 “逝者如斯”的千古一叹 清浊自取的人生态度 不饮盗泉之水 长眠于泗上 第二章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与水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人之性善,犹水就下 民之归仁,犹水就下 推崇大禹,反对以邻为壑 井田制的样子 第三章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与水 君民关系: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哲学之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唯物命题:犹不雩而雨也 改造人性:导之以理,养之以清 美善象征:遍与众生而无为也 欹器之警: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第四章 上善若水——老子与水 渊兮似万物之宗 柔弱胜刚强 上善若水 上德若谷 得道之人的状态 第五章 善游者数能,忘水也——庄子与水 鲲化为鹏的“逍遥” 不如相忘于江湖 操舟蹈水亦有道 持竿不顾为哪般 积厚方能负大舟 投竿东海钩巨鱼 河伯、井蛙的悲哀 水静则明见道心 潜在的山水精神 第六章 非禹之道也,不足调墨——墨子与水 奉大禹为精神教主 兼爱犹水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 打退“水的进攻” 第七章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孙子与水 “水淋淋”的兵书 “激水之疾”的重势思想 “不竭如江河”的奇正之术 临水作战的四项基本原则 以水代兵的注意事项 第八章 鱼不可脱于渊——韩非子与水 譬道若水 法如朝露 鱼不可脱于渊 明君行赏如时雨 远水不救近火 第九章 水者,万物之本原也——《管子》与水(上) 水是万物的本原 水性决定人性 参照水性而治世 第十章 利在水也——《管子》与水(下) 水中自有财富在 水利是治国安邦的要务 不可以邻为壑 得水为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图说诸子论水/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中华水文化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靳怀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7030737 |
开本 | 20开 |
页数 | 1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1 |
出版时间 | 2015-04-01 |
首版时间 | 2015-04-01 |
印刷时间 | 2015-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4 |
CIP核字 | 2015076552 |
中图分类号 | K928.4-49 |
丛书名 | 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3 |
宽 | 217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