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哭泣小说”的首席代表,被誉为日本国民小说,即所有日本的上班族人手一册,在地铁中流着泪捧读。同名电影上映后,更是掀起讨论狂潮。
利利·弗兰克的《东京塔》围绕着全人类共同心动的话题——子欲养而亲不在,来展开,情节催泪,真实感人。
图书 | 东京塔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日本“哭泣小说”的首席代表,被誉为日本国民小说,即所有日本的上班族人手一册,在地铁中流着泪捧读。同名电影上映后,更是掀起讨论狂潮。 利利·弗兰克的《东京塔》围绕着全人类共同心动的话题——子欲养而亲不在,来展开,情节催泪,真实感人。 内容推荐 利利·弗兰克的《东京塔》讲述的是一个很平凡的老妈,在儿子雅也三岁时,便带着他离开丈夫,独立抚养着他。 为了生计在小吃店工作,总是忙碌,脸上笑容却不曾失去的老妈;从来不会叫我念书的老妈;我的功课再烂,也不曾对成绩单发表任何意见的老妈;几乎不会责骂我的老妈;买东西永远不会想到自己,只想到我的老妈;只有我一个人吃饭,也会做好几道菜的老妈;为了让我早上可以吃到好吃的腌酱菜,总是定好闹钟半夜起床搅拌米糠的老妈;明明手头拮据,却当场付出十几万现金买车给我的老妈;一直到得了胃癌的临终,还拼命用不能动的嘴唇,不放弃地想在最后留一点什么给我的老妈;怕死后还要麻烦别人,预先为自己的葬礼每月存三千块钱的老妈。 这样的一个老妈啊,总要等到分离才想起应该要珍惜。 十五岁正值叛逆期的雅也,坐上火车前往寄宿学校时,看到老妈准备的行李里,全新的衣裤跟夹在里面的一万元,一边吃着便当一边哭了起来。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1 那种感觉宛若陀螺的芯一般执着地刺入正中央。 在东京的中心。 在日本的中心。 我们憧憬的中心。 就像一股奇妙的离心力,从旋转的中心延伸开来。 偶尔,那些闲暇下来的神们从空中垂下双手,像弹簧丝一样层层地旋转着。 执着地,一圈圈地打转,我们也在旋转着。 我们来了,就好像聚集在院灯周围的蚊虫一般,狂热地迷恋不曾见过的光明,贪婪地吸附它。 乘着颠簸的列车,我从故乡心驰神往地来到这里。 一个飞奔的人。 一个被吞噬的人。 一个遭排斥的人。 一个眩晕的人。 不依靠任何人的帮助,只是朝着那力量的方向行进,然后听天由命。 伤心欲绝抑或是后悔得肠子都青了的事情,都不知为何难以抵抗,只能持续地重复着。 人生就像陀螺一样。 不停地打转,旋转着,重复着。 就这样,被拖拽着,被叩击着。我们燃烧殆尽。 生命狼狈不堪。 五月里有人这样说。 他一边凝视着东京塔,一边说好像很荒凉的样子。 它只是装饰了白天,照亮了黑夜。他说其样子看起来很荒凉。 我听了,心想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才会令人更加憧憬。 这个空荡荡的城市,一点点地长大,继续着凛冽的自然形态,给人以强悍和柔美之感。 流动、拉拢、勾结、背叛以及欺骗着生活下去的我们,对那种孤独的凄美充满兴趣和欲望。 不能忍受寂寞,执着坚守的我们对之憧憬着、向往着。 每一个人都向往着这个地方,为之离开家乡,投入她的怀抱,追求生命中的某种东西。 离乡背井的爸爸曾经为此带着我一起来到这里。失去归所的我们,没有抱任何幻想,来到东京,不知何处是归宿,只能在东京塔下睡觉。这是妈妈告诉我的。 一天,我们一家三口在租住的能望见东京塔的小屋里,相拥而眠。 这是我儿时的记忆。多数人几乎已经记不起孩提时代的事情了,可是我却一直保留着很多记忆。那些记忆并不暧昧,也绝非模糊,儿时空气中的气味、当时的所思所想,甚至是零碎的风景,我至今记忆犹新。 估计是因为比起别人来,我值得回忆的事情太少了吧。 这是三岁之前的记忆。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人一起生活的记忆。家人一起生活的三年时间里,除了上面写的那些,就没有其他的了。我只能继续记忆着这微乎其微的童年往事了。 “咔嚓”一声凄厉的声响,和妈妈一起睡在蒲团上的我被惊醒了。当然,妈妈也醒了,在蒲团上弓着身子。这可是半夜时间,不仅仅是孩子,大人和街道都在沉睡中。 从大门口,传来奶奶悲戚的声音。奶奶连连呼喊着妈妈的名字。妈妈飞奔至走廊里,来到门口,又立即跑回房间,抱起我,像个橄榄球选手迅速跑出房间。 爸爸回来了。回到自己的家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爸爸今天并不是用手推开大门,而是用脚踹开的。镶嵌着玻璃的木栈格子门吱嘎乱响,几乎散了。奶奶穿着鞋子走在走廊里,声嘶力竭地尖叫着。妈妈冲过奶奶面前,爸爸要追赶逃跑的妈妈。即便是调查笼城事件的特种警察部队也不会让他们变得文明优雅。 一边是想要逃之夭夭的妈妈,一边是趴在走廊里的奶奶,类似这样的“回家风景”在我的家里时常上演。不过,那天的猎物既不是妈妈,也不是奶奶,而是我。爸爸硬从蜷缩在角落里的妈妈怀中把我夺过来,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个三角形油纸包。油纸里包着的是冰凉的烧鸡,给我吃的,带着钎子他就往我嘴里塞。 …… 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东京塔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利利·弗兰克 |
译者 | 李颖秋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5107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5 |
版次 | 4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首版时间 | 2015-06-01 |
印刷时间 | 201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 |
CIP核字 | 2015068152 |
中图分类号 | I313.45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3-2466 |
版权提供者 | Fusosha Publishing,Inc.Tokyo.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