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牛郎织女
内容
编辑推荐

汪中求、赵晓、朱大可、邱华栋、何蔚联袂推荐!

从凡间到鹊桥,看懂爱的万水千山。

成君忆水煮神话,最深刻另类的爱情短篇

这本由成君忆著的《牛郎织女》以牛郎织女举案说法,对话芸芸众生,作者将古老的、耳熟能详的中国民间爱情故事以现代的、耳目一新的方式重新阐释。并在其中融入中国古代文化、哲学思维的深入思考,同时以西方身心灵的诸多观点反思爱情和婚姻,从而揭示爱与相爱的真谛。是一本写给所有男人和女人的爱的寓言,是一堂绝佳的爱情觉醒课。

内容推荐

著名作家成君忆将中国文化中的爱情经典——《牛郎织女》,用现代的、耳目一新的言说展开,如同《水煮三国》出色的叙述方式,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大有深意,意外的新鲜不断引入,自成一个刻骨另类的爱情短篇,再辅之以身心灵的思考方式,用内观的写作方式娓娓道来。这是牛郎与织女的人生与爱情,也是许多人的人生与爱情。虽然不是鸿篇巨著,却有着传心的妙义。

小说的哲学意义和灵性光芒会一直牵引着你走,就像牛郎听从老牛的牵引,抑或是老牛听从命运的牵引。无论你视之为奇谈怪论,还是奇思妙想,都会在掩卷长思之后,发现爱情和婚姻中全新的自己。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全新的叙事路径,足以让这部作品“笑傲群书”,成为照亮你爱情迷途的明灯。

目录

第一章 苦难和梦幻中的爱情

第二章 驶向野歌渡

第三章 初闻织女妘阿媔

第四章 月塘之恋

第五章 有价值的老婆

第六章 被男人们觊觎的阿媔

第七章 婚姻是另一场苦难的开始

第八章 夫妻之间的冷战

第九章 在黑暗中看见上帝

第十章 生命中的黑洞与幻觉

第十一章 那是一座神奇的鹊桥

附录1 七问成君忆

附录2 那些被发现的往事和秘密(后记)

试读章节

02 从身份到身世

有了身份,就会说到身世。我虽然只是一个苦命的“牛郎”,但我的祖先却是周朝司钟的乐官。周成王当年分封诸侯,授权熊绎在荆山创建楚国,把我的祖先率领的一支乐队赐给了熊绎,楚国因此热爱钟乐,至今有编钟出土于楚国故地,工艺精美,乐声清脆悠扬。我们整个家族也以钟为姓氏,繁衍至今。

楚共王时期,有一位乐尹姓钟名仪。根据《辞源》记载:“钟仪之先,仕楚,以食邑为氏。”后来在一次战争中,钟仪被郑国俘虏献给晋国。晋景公在军帐中见到他,问:“那个被绑着的人是谁呀?”钟仪回答:“是楚国的俘虏。”晋景公又问:“你姓甚名谁呢?”钟仪说:“我父亲是楚国的大臣。”晋景公命令手下人给钟仪松绑,请他弹琴。钟仪就用晋国的琴弹奏了一首楚国的音乐。晋景公又问:“你们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啊?”钟仪说:“我只知道,当楚王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有贤明的老师教导他。那时,他清早起来就要上学,跟老师朝夕相处,课业勤奋。至于后来,我就不大清楚啦。”晋国贤臣范文子在旁边对晋景公说:“此人虽是俘虏,却谈吐不凡。他不说姓名而说他父亲,这是不忘本。用晋国的琴弹奏楚国的音乐,这是不忘旧。向他询问楚王,他只说楚王的好,这是无私。表白父亲是楚臣的身份,这是对楚王的尊重。不忘本是仁,不忘旧是信,无私是忠,尊重君王是敬,有此四德者,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君子哩!”晋景公于是对钟仪另眼相看,以外国使臣的规格招待他,送他回楚国商谈两国的友好合作事宜。

钟仪回到楚国,被封为郧公,又被美称为“四德公”,他的族裔也因此被誉为“四德堂”。郧原来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地域大约包括现在的安陆、云梦、孝感、黄陂、汉川、汉阳、汉口一带。郧既为楚国所灭,置郧县,以钟仪为县公,钟氏家族于是以汉水两岸为采邑,定居下来。经历楚共王、楚康王两朝,钟氏家族在江汉之间已是枝叶繁荣、人丁兴旺,而我的父亲这一支却在整个家族中沦为贫民。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一点儿也不像先祖那样儒雅,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十二岁那年,父亲终于因为一种怪病撒手人寰,给我留下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十几亩薄田。更早些时候,母亲为了营救落水的我而死,我也因此经常遭到哥哥、姐姐们的恨骂。

家族的荣光和现实的狼藉形成强烈反差,让我感受到不堪言状的羞辱。很多时候,我会牵着老牛到濒临汉水的山坡上,让老牛随意吃草,而我也可以趁机砍伐一些柴火或者望着奔流的汉水发呆。在我幼小而又迷茫的心灵中,汉水奔流得那样抑扬顿挫和畅快淋漓,时而婉转,时而暴虐,恰如神秘难测的命运。尤其是高水季节,汉水与两岸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连成一片,呈现出水天苍茫的洪荒景象,越发让人感觉到自己的孤单、忧愁和痛苦。

需要说明的是,我现在叙说的是我的记忆,而并非事实。事实是怎样的?以我所觉悟的事实而言,小孩子是没有痛苦的,但长大以后会把童年定义为痛苦。所以,我们看到小孩子总是无忧无虑,而我们自己的童年却充满了苦难。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不知道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但越来越深重的孤独感、忧愁和痛苦,却开始让我产生了对爱情的渴望。准确地说,我需要有一个人来爱我。

P5-7

序言

我以喜鹊的身份对你说

——为成版《牛郎织女》导读

何蔚

1

文学常常以爱的名义横空出世,就像一只鹰隼,在地上落定,停留,而后再次飞起。在民间,文学或许根本不知道自己就是文学,也无法预测自己传播的速率与时效,但因为有爱的能量,它才可以一直盘旋于生命的高处,长生久视,直到成为人类集体的作品。

作为中国四大古老民间传说之一的《女郎织女》,无疑算得上是我们这个民族集体的作品。但那是另一回事儿。那是另一群人的梦。我现在要说的是成君忆的小说《牛郎织女》,也可以称之为成版《牛郎织女》,因为,所有现成的版本中都找不到它的来历。成版《牛郎织女》仿佛只是一个人的梦,只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成君忆。是成君忆将古老的、耳熟能详的《女郎织女》用现代的、耳目一新的言说从民间、从梦中带进了书卷。带进书卷之后,就不再只和成君忆一个人有关,而是和你、和我都有关了——

“每个男孩都是牛郎,每个女孩都是织女,直到他们成为天上的恒星。”

这不仅仅只是小说的题记这么简单吧?我猜想,这或许就是“成版”《牛郎织女》最初的写作动机。

2

用成君忆自己的话来说,成版《牛郎织女》是一部探索身、心、灵的小说,是一部为“所有人”写的小说。他显然是奔着“人类集体的作品”而去的。但仔细想来,人世间那么多优秀的小说又何尝不是探索身、心、灵的小说呢?又何尝不是奔着“人类集体的作品”而去的呢?

就成版《牛郎织女》的小说特点而言,它更能体现的是“内观写作”理念在当下写作活动中的一次从容而又大胆的试用,它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同一现成事物中所存在的多种可能性,而作者内心里的任何一次灵光闪现,都像沙盘推演一样为每一种可能性制造了先机。从这个角度看,成版《牛郎织女》的魅力,恰恰就在于其设置的每一种场景,无论开始、转折还是中止,都从先入为主的传说版本中拔出了足印,将意外的新鲜不断引入我们原本平淡的阅读中。读完之后,我们突然就会意识到:原来,成版《牛郎织女》竟然不是众所周知的那个外部世界的牛郎织女!在成君忆的叙说中,牛郎织女其实就是我们内心里的一袭倒影,一直与我们的生命同在。此刻,这一袭倒影已经藉由我们的躯体,活成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将藉由他们的灵魂,在想象中活成他们的样子。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阅读成版《牛郎织女》的过程,仿佛就是一次拿我们现在的自己与另一个可能的自己等量代换的过程。  3

那么,什么是“内观写作”呢?“内观写作”的实质就是“向内发掘”。作家通过发掘自我而发掘这个世界。作家发掘世界的深度与广度,完全取决于作品之外的“我”对作品之内的“我”的认知程度。成版《女郎织女》采取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写作方式,一种自言自语、寻根问底的表达方式。作者成君忆并没有重复一个众所周知的身外故事,而是以穿越时空的“自述”夹带着行云流水的思辨,以说文解字、引经注典和自我诠释等设计流程,完成了一段心灵史和爱情史的短片回放。在阅读这部小说的同时,你会感觉到你根本不是在读一个故事,而是在读一个人,这个人既是老牛也是牛郎,这个人既是成君忆也是你自己。所以,慢慢地,你就会有一种在现场的感觉,你开始退回到古老的时空里,与历史中的似曾相识的地点、人物、事件和典故发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关联,你的阅读兴味一下子就获得了提档升级的改观。

成君忆向有名言曰:“人生所有的经历都是为了理解人生。”在这部小说中,他也一直刻意地提醒自己,如何理解自己的心灵,如何认识自己生命中的黑洞,如何在黑暗中看见自己的上帝。慢慢地,你会跟着他的讲述,逐渐发现这个真相。

4

作为“内观写作”的一例活体标本,成版《牛郎织女》与各种版本的《牛郎织女》的相同之处就是,它们都有着外在的虚构与荒诞,又都有着内在的真实与合理。不同的是,成版《牛郎织女》似乎更荒诞,也更真实,更接近于对自我意识的模拟。

这部成版《牛郎织女》,以慢节奏的叙述,或者说是用一系列的慢镜头组合,构筑了当下唯一的一道古典韵味与现代意识相叠加的小说语境。更有趣的是,作者成君忆始终带着“科普”和“讲学”的意图进入叙事环节,使得小说的故事性首次向知识性与史料性低下了身段。在《牛郎织女》中,小说的故事性首次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小说的学术味道已经超出了它的生活味道;而小说的信息量,则正好通过一系列知识性与史料性的解说,呈现出了应有的规格。

慢节奏的叙述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写作过程中,它需要作者的耐心;在阅读过程中,它又需要读者的耐心。不过没关系,在这个所谓快节奏的时代,我们的肉体正好可以停一停,等一等我们的灵魂。

5

你若是一个聪明的读者,你一定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将大量的非故事元素从《女郎织女》中拿走,那么,这部小说还能剩下什么?

的确,作者应该是最先想到这个问题的人。之所以作者想到了这个问题还要执意地这么去做,这就充分说明了作者成君忆是做好了冒险准备的。我们要相信作者,他是不会轻易去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我们可以将此视为作者的一种预谋,因为在成君忆看来,如果能用一次必要的冒险来拓宽小说的活动范围的话,这样的险当然是值得一冒的。而这一次冒险所收获的结果是:作者给我们带来了一部“最不像小说的小说。”

那么,读者呢?——读者则可以从这一部“最不像小说的小说”中,读到不少比小说更有趣的东西。

6

我们应该把作者看作是作品内部的“当事人”,况且,作者已经说过:“我现在叙说的是我的事实,而并非你的事实。”

事实总是会因人而异——不是吗?事实总是会在不同的信息反馈中与作者的初衷发生形形色色的偏离,从而成为你对自我趣味的回应。这就是文学。这就是为什么一千个人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而在成版《女郎织女》面前,一千个人也可以读出一千个自己,甚至还可以读出一千个古典中国的局部——那里有我们古老文明的背影,有我们的老祖宗替我们走过的山高水长。作者成君忆从那里撷来的任何诗句和典故,都可以促成我们生命中某些枯萎的根须的悄然苏醒。小说的哲学意义乃至灵性的光芒,都借助着这些诗句和典故将并不复杂的叙事推向了纵深,至此,一个简单的故事才呈现出了它原来不曾有过的丰富性。

我们不妨这样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能够将这样一部“最不像小说的小说”一口气读下去呢?

答案其实就在这里:正是小说的哲学意义和灵性光芒一直在牵引着你走,就像牛郎听从着老牛的牵引,抑或是老牛听从着命运的牵引。

7

毫无疑问,成版《牛郎织女》的情节性已经被讲述者人为地弱化过了,弱化得甚至有些过分。情节弱化之后,故事虽然不再曲曲折折、跌宕生姿,但讲述者的语气、手势、眼神和旁白却像主角一样显赫地登上了台面。所以,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其实不是在关注小说的故事情节,不是在关注人物的形象设计和脸谱刻画,而是在关注讲述者的语气、手势、眼神和旁白。讲述者的语气、手势、眼神和旁白的精彩,逐步取代了故事本身的精彩。换句话说,就是“文本”的精彩取代了“人本”的精彩。这样的事情在以往(现成)的小说中似乎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但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坏事情,它至少能让我们感到意外,而意外,则恰好是所有的艺术作品一直都在苦苦追寻的东西。

后记

那些被发现的往事和秘密

2013年4月的某一天,因为编撰《东西湖纪事》,我来到汉水边一个叫鸦渡的地方采访,在那里怦然心动,而后联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

关于鸦渡一名,据说是来源于汉水中的一座沙洲,但我却不信。第一,我没有看到那座形似乌鸦嘴的沙洲。第二,在当地传统的方言文化中也没有乌鸦或者乌鸦嘴之类的名词。事实上,乌鸦是北方人的说法,南方的江汉地区则称之为老鸹,至今在武汉民谣《小女婿》中还有“鸦鹊子喳几喳,老鸹子哇几哇”的歌唱。鸦鹊子也叫鸦鹊,因为鸦鹊兆喜的传说,古来文人墨客多写作喜鹊。

我坐在汉水大堤上,看着外滩树林里那几只飞来飞去的喜鹊,发了一下午的呆。是的,我觉察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信息和线索。于是从那时起,一段令人惊奇的文化史开始被逐渐发现,并最终让我确认:我当时所在的汉水两岸地区,其一为东西湖区,其一为蔡甸区,就是中国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发源地。

东西湖区是1957年11月在武汉市西北近郊围垦而成的偌大一片湖田,而后发展成为武汉市的一个新城区。在人们的印象中,1957年11月以前这里仅仅是一片荒湖,没有历史,也没有文化。东西湖区的故事,也似乎只能上溯到1957年11月发生的那次围垦工程。

说到那次围垦工程,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开天辟地”来形容。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翻天覆地”。我所坚信的是:1957年11月以前,这里的历史绝对不可能是空白,只是被围垦工程覆盖了而已;既然是覆盖,那么总可以发掘出来一些秘密吧?

第一个被发掘的秘密是码头潭文化遗址。请注意码头潭这个地名,它能够让我们联想起东西湖区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一片烟波浩渺的湖泊、湖面上往来的船只、湖岸边繁忙的码头以及码头边幽长的港道和深水潭。1984年文物普查时,专家们又从码头潭当年的湖岸上采集到了石片、石斧、石锛、石凿等磨制石器,红褐陶、橙黄陶、红胎黑灰陶等各种色泽形制的陶器,以及牛牙、鹿角和各种兽骨,被认定是6500年前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存。在诸多遗存之中,有一种用灰陶或红陶制作的陶纺轮山,说明早在6500年前这里就已经进入了传说中的织女时代。在浙江被发现的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址中,还出土过用葛和麻制作的布料,亦可作为佐证。湖北省会城市大武汉的发迹史,其实应该从6500年前的码头潭文化说起。

……

我并不是夸耀自己的作品。我听说真正会读书的人,能够从无字处读出书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会写书真是不如会读书,会开花真是不如会看花。这是一个如何求知的问题,真正聪明的人是善于以万事万物为师的,能够从万事万物之中找到通往神(上帝)的路径。我以为我的这部小说,也应该是通往神(上帝)的路径之一。

从2013年4月我在鸦渡发现“牛郎织女”的线索开始,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真是光阴如梭啊,转眼就到了2015年1月这个一元复始的季节。传说版《牛郎织女》将会被申报为武汉市和湖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小说版《牛郎织女》也已经进入了出版前的准备程序,我和我的朋友们都在为各自和相关联的新希望而忙碌着。

此时此刻,我又想起鸦渡所在的汉水大堤,以及外滩树林里栖息着的那些喜鹊。最后还有一个秘密需要告诉你们:那些喜鹊很善于营造自己的鸟巢,这样就使得它们在农历新年前的寒风中,依然能够享受家的温暖,并最终迎来美不胜收的春天和希望。无论牛郎还是织女,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其实都需要这种鹊巢似的家,对吧?感谢神(上帝),给了喜鹊和我们营造家庭的本领,并最终能够拥有和分享一个温暖的家。

书评(媒体评论)

爱情是一种奥秘,没有一个男人能够填满女人所有的黑洞,也没有一个女人能够填满男人所有的黑洞。当黑洞被照亮,我们就找到了生命的流水行云。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经济学奖专家委员 赵晓

成君忆一直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小心翼翼地探寻,并因此常有领悟。《水煮三国》开大话体管理学之先河,《牛郎织女》则第一次进入文学领域,将一个简单的故事呈现出它不曾有过的丰富性。

精细化管理专家、《细节决定成败》作者 汪中求

这本书是一颗重磅的双响炮,头一个炸向了爱情完美主义者,后一个炸向了婚姻悲观主义者。成君忆绝对称得上“最会写故事的人”之一,对小说突破性的冒险写法,完成了一段心灵史和爱情史的短片回放。

作家、《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 邱华栋

在成版《牛郎织女》面前,一千个人可以读出一千个自己,甚至还可以读出一千个古典中国的局部——那里有我们古老文明的背影,有我们的老祖宗替我们走过的山高水长。

作家、当代写意散文的主要倡导者 何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牛郎织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成君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80668
开本 32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7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2015049489
中图分类号 I277.3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