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轻经典
内容
试读章节

读书

读书有三种作用:一是可以修养身心,二是可以增加趣味,三是可以增长才智。修养身心莫过于隐居山林,增加趣味莫过于侃侃辩论,而增长才智莫过于处理繁杂的事务。

读书有三种作用:一是可以修养身心,二是可以增加趣味,三是可以增长才智。修养身心莫过于隐居山林,增加趣味莫过于侃侃辩论,而增长才智莫过于处理繁杂的事务。虽然说有经验的人就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处理或辨别一些事务,但是如果要总览全局、运筹帷幄的话,还是读过很多书的人可以胜任。读书花费的时间太多,那是由于读书的人比较懒散;摘录句子过多的话显得有些造作;凡事依靠书中的教条判断事务的人是书呆子。

天资的改善,需要靠个人去读书,而学问见识的增长则需要依靠实践。天生的资质就像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需要用学识加以修剪整理;但是书中所揭示的内容无边无际。必须用阅历和生活的经验去圈定它的大致范围。实用主义的人不愿意读书,头脑简单的人羡慕读书,只有英明智慧的人才善于读书,这并不是书本没有揭示其用法,而是因为这种用法是一种超越于书本之外的高于书本的智慧。这种智慧的获取,只能依靠观察的方法才行。读书的过程中不要故意刻薄地批判其内容,也不要全部相信书中所说,更不应该为了自己的言论而故意闲扯,而是应该斟酌考虑,给人以启示。有些书稍微读一下就可以,不用太深入;有些书可以快速通读而不求甚解;但有一小部分书需要仔细阅读,慢慢品味。简而言之,有些书可以只读其章节目录,有些书可以大致浏览,而有一些书却需要细读玩味。有些书还可以请他人代为阅读,只要看看代阅人的摘要即可;但是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那种无足轻重的书,因为做过摘要的书就像蒸馏水一样平淡无味。读书可以使人变得充实,讨论可以使人更加机敏,笔记可以使人更加严谨;因此不做笔记的人必须有过目不忘的特殊能力,不经常讨论的人必须有守恒变通的天赋,而不常读书的人必须有善言巧辩的能力,这样才能用真知灼见掩盖自己的无知。读历史可以使人明智,读诗歌可以使人灵透,数学可以使人精细,物理学可以使人深沉,伦理学可以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则可以使人善辩,这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学习知识就会融入到你的天性之中”;非但如此,读书还可以让心智上的各种障碍一一消除,令人耳目为之一新。身体生病以后,可以通过相适宜的运动进行调养,比如打球有益于膀胱和肾脏,射箭有益于肺部和胸腔,骑马有益于大脑,散步有益于肠胃等等;同样的道理,如果有的人思维涣散不严密,可以让他学习数学,因为在数学演算求证的过程中不容许走神,一旦走神就得重新来一遍;如果有的人不擅长辨析异同,那么可以让他阅读经院哲学,因为这种哲学最擅长的就是条分缕析;而如果有的人不善于归纳总结,或者不善于演绎分析,那么可以让他阅读律师的案卷。这样通过上述方法,就可以弥补心智上的各种不足。

求速

不要急躁,这样我们可以尽早地结束事情。

着急地把手头的事情一劳永逸地办好,是十分危险的想法和行为之一,这就像医生所说的预先消化,一定会在身体中留下很多不能被吸收的物质,慢慢地积累,最后引起身体的病变。因此,衡量处理事情的效率不能只看花费时间的多少,而应该看事情的发展动向。这就像跑步的速度并不取决于步幅的大小或抬脚的高低,办事的效率也并非取决于每次办理事情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办事人认真负责的态度。有些人只是关心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具体的任务,或者是想方设法使得事情看起来已经完成,这样来展示他们办事的高超效率和雷厉风行。但是通过严格地控制办事进程是一回事情,依靠减少办事环节则是另一回事情。如果真的依靠减少办事环节来结束事情,其实并没有真正地结束,最后只是以无数次的会议或者一轮又一轮的会期来了结这件事,这个过程中反反复复,磕磕绊绊,办事效率可谓降到了极点。我认识的一位聪明的朋友,他看见别人急于求成的时候总是说:“不要急躁,这样我们可以尽早地结束事情。”

但是,在另一方面,真正的高效却又是值得推崇的,因为正如商品通过金钱来衡量自身的价值,时间也是判断办事是否高效的一个有益尺度。如果事情办得很慢,无形之中就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斯巴达人和西班牙人就以慢条斯理而为人所知。他们有“从西班牙那里出发来计算死神到达的时间”的说法,因为这样一来的话,死亡的到来将会大大推迟。

我们最好耐心地听取有关人士做相关事务的汇报,与其在他们汇报的过程中打断人家,还不如在汇报开始之前就发号施令。因为被打断思路的人接下来往往语无伦次,反复无常,这样就比原先他说话的进程慢了许多。幸运的是,比准备发言的人更加讨厌的会议主持者毕竟为数不多。

P2-6

目录

一 每一个人都是他命运的设计师

 读书

 求速

 野心

 虚荣

 赞誉

 消费

 美

 人之本性

 养生之道

 死亡

 复仇

 厄运

 走运

 时机

二 朋友是自己的另一身体

 礼节与俗套

 洽谈

 伪装与掩饰

 嫉妒

 狡诈

 友谊

 疑心

 愤怒

 高位

 胆大

 善与性善

 利己之聪明

 貌似聪明

 求情说项

 荣誉和名声

 远游

三 一切事物都转瞬即逝

 真理

 预言

 革新

 世事之变迁

 国家之真正强盛

 法官的职责

 爱情

 有息借贷

 父母与子女

 结婚与独身

 习惯和教育

 残疾

 辞令

 青年与老年

 门客与朋友

 财富

附录:评价与生平

 罗素对培根的评价——出自《西方哲学史》

 培根生平

内容推荐

轻经典系列——轻阅读时代的经典,经典的轻松阅读。系列主打作品之一培根《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新京报、任志强等一致推崇的作者,让我们跟随英国著名散文家哲学家培根,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无论何人,若是失去耐心,就是失去灵魂。

幸运的机会好像银河,他们作为个体是不显眼的,但作为整体却光辉灿烂。同样,一个人若具备许多细小的优良素质,最终都可成为带来幸运的机会。之所以把所有的成功都当做不可能完成的奇迹,只是因为我们从未信任自己。所以,一切的奇迹在于你自己。

编辑推荐

《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是英国著名散文家哲学家培根的随笔集。出身贵族但多灾多难的经历磨练了他,让他的经历和阅历非常丰富,也使得他的作品有客观上的励志作用。“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便是这种励志作用的体现,他强调自我努力,坚信自我可以创造奇迹。这种观念和心态,对于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非常有帮助。在这个迷茫而善变的时代,每个年轻人都应该从培根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轻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培根
译者 吉喆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01207
开本 32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2015025429
中图分类号 I561.63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