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被声音打扰的时光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备胎人生

在这个庞大繁华的城市,每当太阳从东方懒懒地升起时,人们第一眼看到的都是东边那座熠熠闪光的城市观光塔。

城市观光塔的设计非常奇特,奇特到没有人能准确地说出它究竟代表了什么。建造一个观光塔的念头一开始来自于一个爱钱的官员,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在任内赚钱,因此他必须干点什么。但这个城市该开发的项目几乎都已经开发完了,这就使他非常犯难,有一天,他在酒足饭饱之后突发奇想,把目光投向了空中,看了很久之后,他决定建造一座世界上最高的观光塔。无疑,这是一个好主意,观光塔之类的东西一般都是一个城市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大规模的投资往往会纷至沓来。果然,这个想法一出,追捧者甚多,有人表示愿意出钱,有人表示愿意出力。城市中各个阶层的人也都连连叫好,人们是从另一个角度想的,他们想,这就对了,这个城市如此迅速而辉煌地崛起,它太需要一个标志性建筑了。

于是,这件事成了,一块空地被选定,不久,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被挖了出来,大批的施工人员开始为建设观光塔长年累月地忙碌起采。

不过,好事多磨,在观光塔如火如荼的建设期间,那个官员出事了,他因为一个情妇的爆料东窗事发,仓皇中他完全忘掉了人民的殷切期望,携带着巨款逃之天天。接手这件事的第二个家伙是个大忽悠,在第一个官员逃跑之后,他站出来以好人的姿态安慰大家。他信誓旦旦地说,他可以完成这个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并且他保证能使这个观光塔在空中灿烂地绽放。他还迅速向人们提供了他手中几个备选的设计方案,其中包含了荷花方案、郁金香方案,甚至有一个非常优美狂放的三叶草方案。在那个方案中,一棵巨大的三叶草昂扬地舒展向上,从东到西,横亘于空中,那种视觉效果让人感到非常震撼。

善良的人们别无选择,他们只好相信了。观光塔慢慢矗立起来,但是很令人疑惑的是,随着一天天地长高长大,它并没有表现出它的优美夺目,相反,它细细的瘦瘦的,如同一棵赢弱的豆芽。人们再次有意见了,这与他们的期待完全相反,当年那些人把一座建筑弄成大裤衩形状时就瞒着大家,直到盖完,大家才看出那完全是一种下三路的作品,这回他们难道还要这么明日张胆地干?人们于是聒噪起来,可大忽悠情商特高,他表面上虚心接受了大家的意见,对观光塔的设计进行了大幅的修改。很快,观光塔变得臃肿起来,然后又渐渐变得扭曲,塔身上也多了不少后现代装饰,当人们都看得有点糊涂时,观光塔就坦然地继续向上生长而去。

日子一天又一天过去,人们每天都有意无意地看着它,它一点点向上,慢慢地钻入云端,由于城市的能见度很低,人们渐渐看不清了,只有晴天风大浊气散尽的时候,人们才看见它悄悄地露出崭新的头部,那个头部有点怪异,很像蓝天下一口有些参差的牙。

不知何时那口牙消失了,只剩下一个蘑菇一般的脑袋,如同一张说完谎言的嘴闭上了一般。人们耐心地等待着,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过去了,人们发现它依旧是那个样子,人们这才明白过来,它恐怕不会像许诺的那样如同花朵一般开放了。不过,这时的人们已不再愤怒,这就是这个城市的习惯,事不过三,只要他们被欺骗超过三次之后,他们就会变得平和起来,他们会把那些骗人的事儿以及骗人的人当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接受下来,因为他们知道,要是太较真,他们就完全活不下去,得让人给气死。

某一天,城市观光塔迎来了它被最终命名的日子。那天早上,一个胖子正驾着车行驶在拥挤的立交桥上,那是一个很正常的星期一,路上非常堵,当胖子好不容易把车开到四层高架桥的顶端时,城市中央的雾霾忽然掀开了一角。胖子抬起头,不经意地看到了远处孑然一身的观光塔,他左右端详了一下,然后没好气地说:“什么他妈的花朵,什么他妈的三叶草,要我看就是一根苦瓜。”

胖子的声音可能是大了一点,周围的人正堵得不耐烦,忽然听到有人一嚷嚷,他们马上抬起头一看,只见那弯弯曲曲、比原来壮硕了很多的观光塔正直愣愣地挺立着呢,众人立刻会心地笑了起来,一起说,“靠,对啊,它就是一苦瓜啊,什么光荣绽放,都是蒙人的,他们从来都是骗人的。”观光塔自此被定了位,无论另一些人多么努力美化它,苦瓜大厦的“雅号”还是不胫而走。

第三拨接手这个塔的是一个组织,它的全称是城市观光塔管理委员会,他们一开始就对这个雅号头疼不已,而且他们接手此事时恰好遇到了金融危机,观光塔的商业经营遭遇了巨大的打击,委员会为了挽狂澜于既倒,煞费苦心想出了一个主意,他们打算先策划一个吸引人眼球的行动,以此为契机,逐渐改善观光塔的形象,然后再逐步开展商业运作。

他们找到了国外另一个权威的委员会——全球高塔攀登委员会,双方经过连续的磋商以及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了协议。某天晚上,观光塔委员会的雇员们来到了一条灯火通明、布满饭馆的美食街,他们找到一家最大的饭店,在巨大而嘈杂的吃喝玩乐声中他们见到了饭店的老板。老板流里流气地梳着油亮的背头,手指上的绿色扳指熠熠闪光,他见到委员会的雇员们心领神会地一笑,之后带着他们穿过正大快朵颐、醉生梦死的人群,走到一个角落,指着一个喝醉的家伙说:“就是他,这孙子已经来这里白吃白喝半个月了。”

委员会的人一听二话不说,架起那个人就走,那个王八蛋确实醉了,他踉跄着没走几步,就在众人的簇拥中睡着了。当他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正身处空中,周围是几平方米的大理石平台,他的全身被牢牢地绑在一根极其巨大的金属柱上,风从他的身上穿过,他睁开眼忽然看到了整个城市的夜景,那是一片灯海,它们一直延伸向遥远的地平线,它们浮动着,摇摆着,像一个正在苏醒的波浪一般的梦幻,他抬起头看看天空,天空异常晴朗,在超越城市的尘埃后,他恰好能够看到那一抹淡淡的银河。于是他激动了,他发自内心地高喊一声,“我靠,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城市!”P1-4

书评(媒体评论)

晓航努力探究和发现这个时代城市最深层的秘密,用他的眼光和想象打捞这个时代城市最本质的事物——那是我们完全陌生的人与事。这是这部小说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方面,他为我们提供了不曾经历却期待已久的阅读体验,也为当下城市小说创作提供了重要经验。

孟繁华——著名文学评论家

《被声音打扰的时光》中,晓航依然保留了创作中惯有的人物的独特性和故事的可读性,这些新奇而又饱满的人物和故事,永远充满着无数的可能性,这样的叙事是作者面对生活挑战时具有创造力的表现,它使得小说世界充满了对现实人生的洞悉和感悟,也使读者能够触摸到一种飞翔的精神力量。

俞敏华——青年文学评论家

作为一位天赋型小说家,他知道怎样使作品与世界保持恰如其分和亦真亦幻的距离。在《被声音打扰的时光》中,神圣与世俗的双重“疯狂”巧妙地互为镜像,超验世界与经验世界交相辉映,读者很容易从中获得新奇的阅读体验。

李蔚超——青年评论家

后记

后记致我所热爱的城市文学

我从小生活在北京这个城市,没有任何农村经验,因此城市是我唯一具有可靠经验的地方。

如同很多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我的青春时光都浪费在读书考试上.我念过物理化学和国际贸易,毕业后,从事过很多职业,搞过科研,当过电台主持人,还做过国际贸易。

无疑,我和城市的关系是异常紧密的,我生活在这里,所有的亲朋好友、社会关系都在这里,我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看着它日新月异、欣欣向荣,也看着它越来越肮脏。  

我喜欢北京,习惯它的闹腾与自在,秋天、卤煮、足球、美女、酒吧、艺术、科技,还有一些不着四六的人毫不靠谱的梦想,以及街头流氓的京骂。根本没想过出国,只想在这个城市终老,即使它有霾,有化学食品,有混浊的水,但是我会自如地待下去,直到我和我的爱人老去。

从1995年开始,我一直在写中篇,2012年起我打算写长篇,这本来应该是一个作家的必经之路,但是因为种种借口(主要是懒),我一直把这件事儿搁置不理。

我基本上没有写过长篇,年少轻狂时曾有过一篇习作,但那完全不能叫作长篇,只能叫作文字的堆砌——略好于现在的网络文学。因此写这个长篇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历程,一次真正的考验。我从2012年开始构思到2014年7月完成,花了两年多时间,中间历经艰辛,六易其稿,备受打击。我深深体会到写一个长篇是多么不容易,那种传说中的一天写几万字的事情只有神仙才做得出来。

有一段时间了,我写的小说被定义为“城市文学”,可是,什么是城市文学呢?

在我看来,当代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化结构,即农村与城市并存。目前很大一部分作家,具有广泛的乡村以及小城镇生活经历,这就使他们的写作更关注这些地区,以及他们进入城市之后所经历的市民生活;而真正具有长期的、巨型的、现代化都市生活经验的作家并不太多,因此对于城市的表象及其内心深入观察的作品也并不多,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城市文学应该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描述巨型城市中个体生存、存在以及深层次文化经验的小说。

大概从2004年开始我的中篇小说逐渐受到了关注,后来一些评论家根据我的小说创作方法提出了一个“智性写作”的概念。对于“智性写作”,我个人给出如下一个阐释:我以为, “智性写作”就是以复杂震荡式的多学科组合方式,以不断扩展的想象力,运用现实元素搭建一个超越现实的非现实世界,并且在关照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完成对于可能性的探索以及对终极意义的寻找。

基于自我局限,我眼中的城市文学是与“智性写作”息息相关的,它应该与那种庸常写作相对立,它具有现代价值观与方法论,开放、多元、动态、复杂。在城市文学中,哲学批判应该代替政治批判,城市文学应该从人类的高度,看到人类的基本欲望、基本窘境,体悟人类的基本情感,而对于终极关怀的追求显然应该代替功利主义追求,写作者应该从感性与理性的交织中,上升到对神性的思考。

《被声音打扰的时光》就是一部典型的城市文学作品,当我花了两年多时间历经艰辛地写完,本来以为自己会有很多话要说,可是现在却觉得不如闭嘴为好,这本书是我对这个城市的某种理解,很多感受都在作品里面了,书中的那些人物在他们的城市中游走、生活、歌哭,我坚信他们是存在的,他们就在这个世界上,和我如同流水一样常常对穿而过,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未来我肯定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长篇创作中,我打算在十二年时间内写三四部长篇。我的题材依然是关于城市的,我认为未来中国一百年以内的道路都是一个城市化的道路,历史会把它意味深长的目光投向城市的深处,我们这些忠实于城市的写作者将会接受历史的考验,我们会努力表达出城市的开放性、多元性、矛盾性,还有它极为深刻的变形记。

作为一个骨子里的悲观主义者,我觉得人类的孤独与哀伤是与生俱来不可避免的,它归因于人类生命的有限性和人类理智的有限性。如果人类能够长生不老,如果人类的理性能够强大到获得完全的确定性,那么人类很可能是最终欢乐的物种,人类社会也许就是一个永远狂欢的社会。但是很遗憾,这一切都是奢望,我们的生命如白驹过隙,我们对于这一广大的世界根本一无所知,这些本质上的绝望,这些人类最终的窘境深深困扰着我,因此这也是我永恒的城市文学的创作动力。我力图在我的小说中、在我的城市中揭示这些困境,展现出人类在与这些困境进行斗争时所激发的伟大情感与基本理念,比如爱、怜悯、宽恕、正义、自由。

我毫不掩饰我个人的痴心妄想,那就是,我想写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城市小说,之一都不行,之一都是失败,一定是最好的!

城市会在可预见的未来一直向前,城市文学会在可预见的未来蓬勃发展。作为城市的表达者之一,我会在整个生命的历程中讴歌它,批判它,为之痛苦为之欢乐,为之汗颜也为之自豪!

晓航

2015年6月3日

目录

第一章 备胎人生

第二章 霾城之舞

第三章 充满落英的投影

第四章 被抢夺的海伦

第五章 秘密点缀的日子

第六章 爱比冷更冷

第七章 弦城堡和不速之客

第八章 翻手为雨

第九章 他们都看到了蓝色

后记 致我所热爱的城市文学

内容推荐

晓航编著的《被声音打扰的时光》介绍了,女主人公冯慧桐是一个富家千金,她为了搞到父亲的一大笔钱,想找一个合适的男朋友结婚。于是她找到婚介公司,婚介公司给他安排了一个职业备胎——中产阶级卫尽宇作为资深专家,陪她参与各种相亲活动。于是两人结伴出入,朝夕相处中考察各种男人,后来两人日久生情,互相擦出火花,但是又因为各自的年龄、观念不同以及性格冲突,不欢而散……

编辑推荐

晓航编著的编著的《被声音打扰的时光》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大城市的形形色色的男女不得不想尽办法面对自己生存困境的故事。从小说主题来说,“声音”是惟一的导引线索。单一线索的写作对长篇来说已是不易,但晓航把它延展得自然又不失跌宕,貌似平铺直叙中又能偶见异峰突起,充分显示了他在长期的中篇写作中所练就的张弛有度的故事构建能力。人物关系设计不复杂,清晰得你掰着手指头就能数清楚,但维系人物关系的性格和情感因素却如平静湖面下面互相缠绕撕扯着的水草,跳进去你就出不来。卫近宇的稳重自持和他内心的小宇宙,冯慧桐的放荡不羁和隐藏在高傲面具下的脆弱,秦枫的浪子心态和几近绝望时的救赎,楚维卿对爱情的执著疯狂和归于平淡后的恬静,一时如惊涛骇浪一时又如潺潺溪流,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又总能蔓生枝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被声音打扰的时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晓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4985
开本 32开
页数 3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2015097932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7
14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