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医案》分为上下两册,依照中医的常规分类分为七大类:一、伤寒温病;二、脾胃诸病;三、肾病诸症;四、肝病诸症;五、血症;六、虚证并内伤杂症;七、以治法症状命名的疾病,共记录了600余例医案。
在王咪咪、谭美英编纂的《内科医案(1 1900-1949期刊医案类编精华)》医案中,如秦伯未医案、谢利恒澄斋医案、王一仁的临证笔记等,都是期刊医案的连载,且都是名家医案。
| 图书 | 内科医案(1 1900-1949期刊医案类编精华)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内科医案》分为上下两册,依照中医的常规分类分为七大类:一、伤寒温病;二、脾胃诸病;三、肾病诸症;四、肝病诸症;五、血症;六、虚证并内伤杂症;七、以治法症状命名的疾病,共记录了600余例医案。 在王咪咪、谭美英编纂的《内科医案(1 1900-1949期刊医案类编精华)》医案中,如秦伯未医案、谢利恒澄斋医案、王一仁的临证笔记等,都是期刊医案的连载,且都是名家医案。 内容推荐 《内科医案(1 1900-1949期刊医案类编精华)》内容选自民国1900—1949年期间60余种中医期刊。 编纂者王咪咪、谭美英按照中医的常规分类将所收录内容分为七大类:一、伤寒温病;二、脾胃诸病;三、肾病诸症;四、肝病诸症;五、血症;六、虚证并内伤杂症;七、以治法症状命名的疾病。共载医案600余例。 期刊病案比较散乱,经上述分类,对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善治的疾病,尤其是一些疑难病证得以规划及展示,希望这些医案能为现代中医临床有所启迪与借鉴。 目录 一、伤寒温病 1.伤寒 伤寒 伤寒内陷 伤寒 同乡季仲文伤寒治验 谦斋医案 陆渊雷医案 彭秩阶医案 阴寒直中三阴 彭秩阶医案 厥阴伤寒 症犯厥阴 正太阳伤寒证 伤寒阳明表实证 退思轩治验医案 阴极 伤寒两感 伤寒临证笔记 两感重症 瘀血伤寒案 伤寒夹房劳案 夹阴伤寒治疗记 阳明湿有余蕴 曹师颖甫徐姓妇阳明病治验 记袁姓太阳证治验 陈氏子阳明证治验记 少阴下利坏症治验案 伤寒入阴案 临证录(厥阴之极) 渴 蓄血 身痛 肺病患伤寒治验 表里兼病 阳毒 镜寿先生治验录 伤寒 类伤寒 2.温病 温病 藕香室医案 温病发狂验案 温病初起验案 时疫阳明腑症案 温病治验记 温病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内科医案(1 1900-1949期刊医案类编精华)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咪咪//谭美英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4625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7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88 |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86 |
| CIP核字 | 2014230074 |
| 中图分类号 | R2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