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迟到的间隔年(10年纪念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旅行类畅销书经典之作,中国“间隔年”概念标志性图书,豆瓣、天涯、磨房等著名论坛超经典人气帖;千万旅友狂热推荐。

孙东纯编著的《迟到的间隔年》十年纪念版,完美图文升级,全彩印刷,图文混排。

一个中国男孩和一个日本女孩的爱情,和他的一年半旅行故事。开始的一切看起来是那么无法预料,结局却美满地出人意料。

这是一个完美的旅行故事,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间隔年之旅。

东东历尽艰险从东南亚到达印度,来到特里莎修女的仁爱之家做义工,在那里他遇到了来自日本的女孩沙弥香。

当东东遇到沙弥香,旅途便充满了奇迹……

内容推荐

《迟到的间隔年(10年纪念版)》由孙东纯编著。

年轻的时候,选择一次跨国长途旅行,让自己在旅途中观世界,认识自我,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一年就叫做“间隔年”。

2006年12月,东东离开广州,开始了他一个人的间隔年之旅。旅途从犹豫不定开始,一切看起来是那么无法预料……

旅途结束,他找到了全新的未来、内心的平静和他的日本妻子。这个结尾,让人想起美国著名作家E.B.怀特的《吹小号的天鹅》:“自由给人感觉是那么了不起!爱情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好!”

10年过去,“间隔年”的概念已不新鲜,而作为当时“中国间隔年一人”走出去的东东如今也有了新的感悟:

“间隔年是个好东西,虽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但如果决定上路就要定好目标,无须模仿追随,走出自己的路,未来的你,就是你现在的偶像。”

目录

开篇

散走东南亚

爱的征途

苦旅

风之谷

终点·起点

后记

试读章节

情色考山

到考山路的第:X晚上,我正在网吧查阅一些资料,美术坐在我旁边深觉无聊,便跑到外面买烤鸡腿吃。几分钟后,他神情紧张地跑回来向我大发牢骚,说刚被一个长得奇丑的女人骚扰。

事情经过大概是这样的:美术买了最喜欢的烤鸡腿边吃边走回网吧,不料与对面走过来的打扮妖艳的女人目光相触,擦肩而过之际竞给对方抓住,据说那女子身材高大,抱着美术的头便往她的胸脯上压。美术霎时惊慌失措,本能地挣扎开来,那个女人居然还站在人潮汹涌的考山路上指着落跑的美术大笑。不会讲英语的美术一时问引来目光无数。被一个妓女当街调戏,自然不好受,只好抓着鸡腿跑回网吧向我大吐苦水。

我看看表,已过午夜,心想,考山路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吧。

美术到考山路后,晚上经常失眠。一天晚上,他依然没有睡着,说到外面逛街去。我答应了,虽不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午夜的考山路不是属于我们这种人的,可住在这个地方,除了考山路我们也实在没有地方可去。

凌晨后的考山路开始禁酒,许多店里头装着酒的冰箱全部上锁,这似乎是一个公开的规定,午夜之后只能从考山路外头买到酒喝,警察也在零点以后进入考山路把一个个醉鬼赶出去免得他们生事。No.1旅馆就在考山路尽头的拐弯处不远,于是每天凌晨过后,旅馆一楼的酒吧才开始人潮汹涌。我们在旅馆酒吧买了啤酒,一人拎一瓶,往考山路走去。

晚上的考山路依然留下些许的余温。店面都关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酒吧依然开着门,提供可乐和免费的音乐。两旁零星地坐着一些人。偶尔也有醉汉倒地不醒,有朋友的把他们拖走,没有朋友的便交给警察处理。一些嬉皮坐在地上弹吉他、唱歌,见到有单身女人走过便集体“狼嚎”。不过,这些人只是考山路的配角,至少在午夜的考山路是这样。而主角当然是在路中间粉妆浓抹、香气扑面、衣着性感的妓女。

我们还没有找到地方坐下来,便给一满脸横肉的中年泰国男人拦住,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淫荡的照片,开场白和泰国其他老套的皮条客没有区别:“Sir,you want girl?Hot girl!”(先生,想找个姑娘吗?辣妹!)知道对方来意,心里倒是也放松了很多,泰国很多拉皮条的其实并不是坏人,有时候甚至觉得他们有点儿可爱。与中年人寒暄几句、推搪一番正想离开,不料对方抓住我的胳膊,把头靠近我的耳边:“要大麻吗?”我一愣,不禁认真起来!我知道对于考山路的红灯行业政府会睁只眼闭只眼,但毒品,少来!

我们找到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坐下,就在一家关门的店门口屋檐下,感觉比在街上闲逛“安全”一点,加上我们的长相,估计可以省去被骚扰之苦。我的肤色比较深,一眼看上去像泰国人,两年前就是这样在芭提雅(Pattaya,海边城市,据说是泰国另一个有名的红灯区)安全闲逛的。

我们居然也可以这样不厌其烦地坐着,看着远处一些外国游客和妓女谈价钱。有谈成交易的,男的搂着女人的腰坐车离开;有价钱没有谈拢,还互相谩骂的;更有一些可能脾气比较不好的女人不知道为什么生气了,用手臂上的皮包往男的身上猛打下去,骂上一句“fuck off”(滚开)。

喝了点儿酒,有点儿醉意,闲暇聊天之余看看这些场景倒是感觉惬意。

远处有一个女人似乎往这里走过来,美术一边看着她一边大叫不妙,估计上次街头被戏弄的心理阴影还在。那个女人越来越近,我也紧张起来,心里盘算着怎么打发她。

转头看看美术,这个不会讲英语的家伙正恐惧地看着我,神色无助,这样的眼神似乎令我很自然地担当起“拯救”美术的责任。那个女人蹲在我们前面。先用英语问我要不要按摩,我故作镇定不断推搪,那人见我英语讲得比她快,也不知道我具体在说什么,感到无聊便转向美术。我顿感轻松,一时忘了要充当救世主的角色,反倒很想看看美术是如何应对的。这种幸灾乐祸看热闹的想法在当时来说实在有点儿不“人道”。

那人蹲在美术跟前,不断地用英语问美术要不要按摩,完了还可以和她上床。美术假装镇定故作面无表情,不过我知道他肯定听得一头雾水。我告诉那个女人说他听不懂英语。那人看来仍不认输,伸出手便给美术做手臂按摩,不忘继续用英语游说,美术依然以屹立不倒之势坚持着,但我觉得他随时都会拔腿逃跑的。见美术还没有反应,她干脆指了指美术的下体,然后张开嘴,用手在嘴巴前做含物状。这回美术似乎真的受不了了,中邪似的不断说“No”,那个女人只好无趣地走开。

我深吸一口气,庆幸那个女人没有用身上的皮包猛打美术后才离开。我们对视着站起来,说去买啤酒,借口离开考山路。不料考山路还没有走完,便给一些身材火辣的女人们缠上了。美术这回自然是溜之大吉,而我还在礼貌地推搪,好不容易用了一个“刚刚才到,比较累,迟点儿再说”的借口让对方明白,结果其中一个脸上长斑的妓女要求和我勾手指让我保证明天晚上找她。

我无奈地答应,马上打发她是当务之急,如果今后实在不走运碰上,只好再找一个“性无能”、“同性恋”之类的借口推搪吧。勾完手指,正想离开,她突然抓住我的手压在她的胸脯上,眼睛向我眨了一眨,说:“See you tomorrow.”(明天见。)我赶上了美术,两个人匆匆离开考山路。酷热的曼谷在午夜掀起了凉风,夹杂着酒精和香水的味道。  P15-18

序言

2008年初,我结束了13个月的间隔年回国,在网络论坛以“迟到的间隔年”为题分享我的故事,不料“间隔年”这个概念竟因此传开了。在那个没有微博微信、网购尚未成为风潮、Wi-Fi并不随处可见的年头儿,竟然有出版社因为论坛的帖子来找我出书,惊喜之余我又多了一个分享故事的途径,多了一个所谓的“作家”头衔,之后更陆续有了“自由摄影师”、“杂志专栏撰稿人”,甚至“中国间隔年第一人”这样的名号,甚至有人开始称我为“老师”,被当作“知识分子”看待令我颇感惭愧,心里清楚我是徒有虚名。

走得比我远比我久、写字比我好、拍照比我靓的行者多的是,他们有些喜欢把故事藏在心底默默上路,有些人的帖子石沉大海、博客无人问津,而我,纯粹只是在刚好的时机做了刚好的事情得到了过分的宠爱而已。

这些年,“间隔年”的概念趁着互联网时代大行其道,各种充满青春文艺情怀的宣言口号鼓动着无数躁动的心,一时间不顾一切地上路流浪变得天经地义,正儿八经地工作反倒成了另类,貌似任何形式的出走都可以挂着“间隔年”的头衔而图得一时快感。一时间,只要你踏出门口,就是“间隔年”,它被传远传开,也有些变了味道。

“间隔年”的确有广义化的趋势,原本的参与对象是学生且为期一年,而现在非学生群体加入该行列,一年也不再是坚守不变的期限,间隔年的形式开始多样化。许多朋友摸索出不同的路子,探索出新的领域。选择变多,我们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上路走了一圈回来大呼上当受骗:间隔年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回事儿,既没有艳遇,也没有出版社青睐自己的书稿,更没有公司因为这段间隔年经历而在面试时对自己另眼相看。选择变多,懂得安排适合自己的间隔年反而变得更为重要。这些年收到不少小伙伴们向我倾诉困惑的邮件,许多人并非仅是回归后对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不适,而是根本没弄清楚自己要什么便上路。

有人说这些年间隔年的变味要归咎于媒体夸大了间隔年“功效”的误导,也有人说是我们自身对间隔年产生过大期望的误读,这些都无从追究,也不重要,但期待一次“到此一游”式的环球旅行就能够令人脱胎换骨、找回自我,并且专业技能极速提升从此工作安枕无忧——这种幻想的产生,也算是“间隔年”传播中的一大悲哀。

间隔年以旅行为载体,但它不只是旅行,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间隔年与旅行度假最大的不同,是我们赋予了它一个“向上”的动机,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对。这个动机又因人而异,有人为了提高专业技能,而有人希望重新审视自我,前者专业性强、文化性弱、自由性低,而后者自由度高、偏重于文化体验但专业技能性很弱。大部分人的间隔年可能介于两者之间,但间隔年行者都是揣着一个动机上路的。

一直都很羡慕那些简简单单游山玩水的朋友们,那是旅行应该有的样子,可间隔年不应该只是这样。

一直以来心里也都有个疙瘩,总会有些“自己的故事会让人误入歧途”的忧虑和愧疚,我的故事旨在分享而非博取崇拜让人追随复制,因为人生是不可复制的,间隔年也是如此。在间隔年呈广义化多样化的今天,100个人的间隔年会有100个故事、100种感悟、100个收获,每一个都是唯一的,我的间隔年也仅仅是众多故事中的一个,而你的故事则要由你自己来撰写。

间隔年是个好东西,虽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但如果决定上路就要定好目标,无须模仿追随,走出自己的路,未来的你,就是你现在的偶像。

这么多年过去了,偶尔夜深人静望着躺在身旁熟睡的日本姑娘,回想自己的间隔年,感觉恍如隔世,方才惊觉时光飞逝!

还好,还好,那段青春没有白过。

后记

结婚

回到家之前,我原本是做好准备与家人欢聚一堂,为他们做一个总结性的“间隔年汇报”。不料一到家,除了与家人之间的嘘寒问暖,我竟然也不知从何说起。

间隔年的路上,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文化,我一次次地尝试放下自己的文化习惯、思维逻辑以及价值观,去适应身处的文化氛围,经历着从新鲜亢奋到文化冲击,从矛盾抵制到适应融合的过程。而当我回到自己原本生活的地方,面对自己原来的生活环境,竟然也需要时间来适应。一年多的时空“间隔”,无论是生活习惯、思维逻辑、价值观念、为人处事,甚至是肢体语言、口头交流,都让我时刻感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

我得承认这种来自故乡的文化冲击给我的感觉并不好,因为自己似乎与一切格格不人,甚至还怀疑过“间隔年”的意义所在。只是每当夜深人静,回想起路上令我感动的故事,想起自己在路上对生命的感悟,想起了“爱”,我知道我的“间隔年”不仅仅是一次纯粹的物理移动那么简单。如果我回来了,和出去的时候一样,那样的间隔年才需要考究意义所在吧?

在经受间隔年之后文化冲击的低潮期,比我早好几个月回到国内又立马跑到新加坡上班的野人给我发邮件留下一句话:“不要让自己闲下来。”我猜想这也是他当初回国之后文化冲击期的所感所悟吧,的确,自我调整和适应是当务之急,将这种格格不人的间隔年感悟和收获融人生活里面才能给间隔年画上完美的句号。

只是我个人并没有多少时间来调适回归后的生活。在我间隔年结束回家后不久的2007年除夕夜,沙弥香从日本来到了我的家乡潮州过春节,这是她从拉萨回到日本后和我商量的决定。沙弥香的到来,为还处在调节期的我带来了克服文化冲击的信心和动力,更是为我的家人甚至邻居带来了无比的欢愉。

按照家乡习俗,将女孩子带回家见父母,基本上便是两人向父母请愿结婚的象征。村里有人盛传某某人家的孩子娶了一个礼貌、爱笑而且漂亮的日本媳妇,我的父母亲按我的意思不断向村里人澄清,私底下却又和邻居讨论日本人结婚是不是穿和服,我和沙弥香是不是无须计划生育,中日混血儿看起来是不是还像中国人诸如此类的问题。

不管如何,沙弥香算是深得我父母喜欢。若说到结婚的话,那她第一次到我家来的时候就已经拿到我父母的许可证了。沙弥香父母的许可证虽然到了2008年夏天我才拿到,不过那是我第一次到日本与他们碰面之后就定下来的事,也算成绩不俗。

2008年8月某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一起做了祷告,来到丰田市市政府大厅的外国人登记处。就这样,这个原本叫“铃木沙弥香”的日本女孩,那一天下午正式改名为“孙沙弥香”,成为了我的妻子。我想起了我们在拉萨雪域宾馆见面的场景,沙弥香在我们见面之前已经打好包退了房,一见面便问我接下来去哪里。那天我不知道,那个跟着我来到仙足岛旅馆的女孩一年之后竟然连姓也跟了我,成为我生命中的伴侣!

2009年3月,我和沙弥香在潮州老家举行了婚礼。那时沙弥香还有一个月才正式毕业离校,还只是一个22岁的大四学生;我是一个间隔年归来仍未度过文化冲击期,同样一穷二白的27岁大龄青年。虽然如此,我竟也没有为生计的事情忧心忡忡过,因为无论如何,我人生旅途上的一切困难险恶都将有另一个人与我共同面对,永不分离。

沙弥香就读的是国际红十字会的护理大学,由于成绩优异,红十字会为她缴纳全额学费,而为此她毕业后也必须在日本的红十字会医院工作4年。所以我们决定婚后一起暂居日本。

于是,一段13个月间隔年的结束,成了我另一段4年日本旅途的开始。

日本的日子

有些朋友说我和沙弥香的故事很浪漫。我想浪漫固然无限好,不过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一些与浪漫无关的事情,而那些事情可能更加具有生活的实质,就如婚姻。

和许多新婚夫妇一样,我们顺利经历过婚后两人生活的适应磨合期,虽然算是异国婚姻,但我想我们并不特别,也为了洗碗问题吵吵架、为了打扫卫生怄怄气,再彼此道歉、认错、和好,然后再吵架。

新婚正式定居日本后我到学校学了半年的日语,懂得一些基本的对话,于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日语的比例越来越高,甚至和沙弥香吵架的时候也能派上用场。不过基本上动真格的时候还是要用英语吵,因为这样比较公平,又或者用中文吵架我也不介意,可惜沙弥香中文实在太差,我一个人吵起来无聊至极就作罢了。又因为沙弥香的英语可能比我稍差一些,所以感觉只用英语也不是绝对公平,有时也默许吵架时可以用一些日语,可惜我的日语水平也不大好,常听不懂。于是我们吵架时经常会突然安静下来有人要求对方再重复一遍内容,以至于原本应该讲得很慷慨激昂的话经过第二次无奈地重复变得柔软无力、毫无气势,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我们吵架从未到拍桌摔门般“壮烈辉煌”的程度,通常很快就恢复和气。

除了吵架,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好的气氛中做彼此的事。沙弥香终于成了一名护士,这是她梦寐以求的职业,工作也稳定。而我依然胸无大志,干起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并美其名日“自由职业”。第一本书竟然也是到了日本之后才出版的;受一些旅行杂志错爱,也常常写点儿东西拍些照片给他们,赚点儿生活费,算是兼职;后来据说日本企业界有学习中文之风,我竞也因此在语言学校兼职成了中文讲师;不知道是否受印度义工经历的影响,日本老人院也是我工作的地方;日本的本田汽车生产线也留下过我的身影……

不管我和沙弥香在工作、生活习惯和个人兴趣上如何大相径庭,但有一件事却总能让我们趋之若鹜、幻想连篇,那便是旅行,它有如深植心底的种子蓬勃生长。鉴于我们对旅行的高度认同,工作之外的时间基本上都被安排作出游,时间可长可短,距离可远可近。

在日本的这些年里,我踏足了日本最北的北海道、最南的冲绳岛,登上过日本之巅——富士山顶,更是头脑发热沿着日本国土的太平洋海岸线骑了几个月的自行车。

说起日本的单车骑行实在有些意外,我虽常幻想却没有料到果真可以成行,因为现实生活中总有很多这样那样的束缚,比如工作、时间、金钱、家庭。对很多人来说,最大的问题无疑是家庭,几年前去过间隔年的时候,父母意见不一,一路让他们担心挂念;几年后的我又来个环日本岛,我的父母似乎已经并不惊讶,可能也知道不应该管得太多,毕竟我已成家,该管我的人就在我身边,只是二老不会料到我的环日本太平洋骑行就是在妻子的怂恿下成行的。按照沙弥香的原话:“那是你一直都想做的事情,不是吗?所以你应该毫不犹豫地出发。”既然沙弥香都表示支持,父母更是没有反对的理由。

毫无疑问,我是一个幸运的儿子和幸福的已婚男人。

第二次间隔年?

我以前刚开始背包旅行的时候,常常会在论坛里面和别人就“旅游”和“旅行”的具体区别吵个你死我活,以示我对奢侈游、团队游的反感。现在走的地方多一些,对我来说旅行的概念却变得越发简单,无非就是到不同的地方吹吹风,至于怎么去,在哪里吹风,吹多久,和什么人一起吹,那就因人而异了,适合自己就好。我想生活也是如此,所以才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

我和沙弥香是在路上认识的,于是似乎我们两个人都特别乐意上路,在日本生活闲暇之中我们旅行的地方实在不少,东京、名古屋、京都、大阪这些大地方不在话下,富士山登顶、北九州游泳、伊豆半岛扎营、高山飞弹赏樱等等一些日本人都不曾去过的地方我们都去了,只是在日本的生活状况并不允许我们一起开始一段长期的旅行。这一直是件遗憾的事,对有过“间隔年”的我来说更是如此。

但我清楚,人的一生中难得有一次间隔年经历,第二次的间隔年是一种何等的奢望。我在间隔年中找到了信仰又遇到家里这个可爱的姑娘,今后的人生旅途该往哪儿走、如何走,其实都并不十分重要,只要心里平安,和家里的姑娘携手同行,便心满意足!

忘了什么时候,有一次沙弥香突然说要和我环游世界一周,我答应下来,但以为她临时兴起并不认真,后来常常不经意提到“世界一周”,事情似乎就在潜意识里定了下来,不过如何开始、怎样巡游还没想好,于是两个人多了许多日常谈资,比如从哪个国家到哪个国家、选择何种交通工具,又比如这个专业护士会高谈阔论出发之前需要注射何种疫苗,我这个中国护照持有者更需要留意世界各国的签证信息,再有时间我们也一起憧憬那片非洲草原……一切似乎都在有序进行,只等家里姑娘的合约期满。至于“世界一周”要多久,沙弥香倒是毫不犹豫地答道“一年以上”。

我嘻嘻一笑,又来一个间隔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迟到的间隔年(10年纪念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东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54508
开本 32开
页数 25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2015205307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