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蓝之神(一种色彩的自我拆解)》是一本视觉艺术研究之作。在本书中,卡罗尔·梅弗以其清新笔触从文化之上与文化之下的双重角度对蓝色蕴含的意义进行了深度剖析,令读者在翻开这本漂亮书籍的同时,随即感受其中蕴含的社会、文学、历史及视觉艺术内涵。跟着作者一起,从新生儿眼中的蓝色,走近乔托在帕多瓦留下的壁画,从德里克·贾曼与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来到威尼斯与阿伦群岛。
图书 | 幽蓝之神(一种色彩的自我拆解)(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幽蓝之神(一种色彩的自我拆解)》是一本视觉艺术研究之作。在本书中,卡罗尔·梅弗以其清新笔触从文化之上与文化之下的双重角度对蓝色蕴含的意义进行了深度剖析,令读者在翻开这本漂亮书籍的同时,随即感受其中蕴含的社会、文学、历史及视觉艺术内涵。跟着作者一起,从新生儿眼中的蓝色,走近乔托在帕多瓦留下的壁画,从德里克·贾曼与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来到威尼斯与阿伦群岛。 内容推荐 大海、天空、你手上的静脉血管、大地的空中俯瞰图……在我们的世界中,无所不包的蓝色有时似乎凌驾于其他所有色彩之上。《幽蓝之神(一种色彩的自我拆解)》论及各种出现于宗教、科学、艺术、文学史和当代电影中的蓝色。在这本配有精美插图的书中,卡罗尔·梅弗以动人而又哀婉的阐释,引导读者遍览世间之蓝:从宝丽来相机即刻成像的绚丽蓝色到高更的蓝色绘画,从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蓝》到普鲁斯特笔下的蓝色情人阿尔贝蒂娜。梅弗考察了种种蓝色之物中所包含的传统、传说与内涵,揭示出蓝色既清纯又情色,代表永恒却又象征死亡的矛盾性。 目录 前言:似是而非的蓝色 壹 一切皆为蓝色 贰 蓝色既喜且悲 叁 解开《蓝衣少年》 肆 一只猫、四个女孩、三件青花瓷器:沃波尔的“塞利玛”和萨金特的《爱德华·达理·博伊特的女儿们》 伍 凡美的事物就是永恒的罪恶 陆 奶与糖是蓝色的 柒 木料、音质:再次听见蓝色 捌 晴天霹雳——“来自蓝色的闪电” 玖 符号破坏学的蓝色分析解剖学 拾 如同一只长筒袜:隐喻和转喻的两条路径 拾壹 蓝色课程:《一块蓝斑》、一件扣好的蓝色开襟羊毛衫和一枚知更鸟蛋 拾贰 变蓝:海伦·查德威克的《椭圆形庭院》 拾叁 “一支朦胧的摇篮曲” 拾肆 言不尽意 拾伍 一只小鹿的蓝眼睛 拾陆 “蓝色的阿尔贝蒂娜”和“蓝色的阿丽亚娜”(马塞尔·普鲁斯特与尚塔尔·阿克曼) 拾柒 一块蓝色棒棒糖(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拾捌“字母O是蓝色” 拾玖 威尼斯是一幅潮湿的地图:塔齐奥是蓝色的 贰拾 家庭之蓝:阿涅丝·瓦尔达的《幸福》 贰壹 蓝色的阿伦岛失物难寻 贰贰 拆掉一件天蓝色套衫代替忧伤的蓝色结尾 致谢 图片版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幽蓝之神(一种色彩的自我拆解)(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卡罗尔·梅弗 |
译者 | 焦晓菊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3112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94 |
出版时间 | 2015-09-01 |
首版时间 | 2015-09-01 |
印刷时间 | 201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6 |
CIP核字 | 2015143867 |
中图分类号 | J063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7 |
宽 | 147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