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极端植物笔记
内容
编辑推荐

蒋蓝的想象力与语言的诗意性,让你享受在阅读中。

《极端植物笔记》中他的文字彻骨冰凉,他的散文与众不同,这不是因为他的生理感官系统具有某种特异功能,而要归因于他的思想向度。尽管他无法打造一把手到病除的手术刀,但已经从自己渺小的个人经验里,透视出某种深入骨髓的集体病变。

内容推荐

蒋蓝所著的《极端植物笔记》平装本,散文集,话题由植物开始,渐次展开,涉及的内容广博,收录了包括《一切的玫瑰》《尖叫的曼陀罗》《菩提树下》《葵花的修辞学》《芒果的精神分析》《一片藿麻引发的血案》《毒药史:厚黑历史的极端之花》等20多篇文章。同时,本书中还插入了多幅插图,增添了史料感,同时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目录

木质断片(代序

一切的玫瑰

尖叫的曼陀罗

菩提树下

葵花的修辞学

苹果花,花开两朵

流年已似手中蓍

芒果的精神分析

苇草的经脉

艾草上的端午

灯草以及灯草客

桃花深处炮声隆

杜鹃花落杜鹃啼

辣椒的历史味蕾

从瑶草到淫羊

乡愁的味道

石门子的兰花轶事

一片藿麻引发的血案

战地风来草木腥

在植物与动物之间首鼠两端

脑浆与槐树

竹的蝉翼

茶尖上的大千世界

毒药史:厚黑历史的极端之花

赐死的毒药仪式

试读章节

有一些器物,从出现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它们必定会改变那些相遇者的命运。如同圣杯从所有杯子里的升跃,不但异形,而且还可以承载包括深渊在内的空间;如同大鹰以水准仪的方式平衡了飘摇的地平线,如同玫瑰在花园振臂一呼,叛者云集。伴随其影响的日益深远,这些器物在文化的香火中,为膜拜者拓展出了各自纵深的匍匐路程。在德国植物学家、园艺学家玛莉安娜·波伊谢特所著《植物的象征》一书中,玫瑰占据了漫长的篇幅,柔弱的花瓣托举起了最为繁复的意义:从穆罕默德升天之际的汗珠到诸神身边恶魔登天的蔓生攀缘天梯;从保密之神到智慧之花,从童贞的圣母到情欲的风尘女子。美、浪漫、爱情、圣洁、感性、颓废、爱欲、死亡、宇宙、神秘、沉默、智慧、优雅……没有另外哪一种植物可以领受如此众多的词义。玫瑰仿佛受难者,用最华丽的方式,成为了莎乐美跟前承载圣约翰头颅的托盘。

我在着手此篇文章之前,已经完成了《葵花的修辞学》。我的意思是,当朝(向)阳花成为统领葵花的名词时,葵花在失明/失名的双重语境下,只配躲在田野里花开花落。而昂首挺立的朝(向)阳花,则俨然成为了宏大叙事里唯一的忠诚喻象--因为连获得权力许可的腊梅、红梅,也只有抗争的任务。为此,这个名词落下了严重的肩周炎,它的脖子再也转不回来,再也看不见生养自己的土地了。所以,我们可以创造"就是好就是好啊就是好就是好"的重复句来表达,其实呢,一朵葵花就够了。但玫瑰不同。

号称"作家的作家"的美国小说家格特鲁德·斯泰因的诗歌《神圣的艾米丽》里,有一个名句--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

从逻辑角度而言,这几乎是废话。但这是一句颠覆玫瑰修辞的命名。所以又绝对不是一句把玫瑰变成玫瑰酱的俗语。斯泰因是先锋派小说家,在文学创作中大量运用重复的手段来强调她自命的"持续的现在时"。在《有用的知识》一文中,她做了奇特的论述:"加-加-加-加-加-加……"她继续这样叨念下去,宛如在做小学一年级算术,唇齿叩击,一直达到了一百,她说,经历了每一个数,才明白了"一百"的真实含义,因为每个"一",都是完整的独立存在。有论者指出,在斯泰因的作品中每个单词同样是完整的独立存在,因此她的作品必须逐字阅读,依靠唇齿的叩击,犹如杵臼相击,逐渐触摸到混在齑粉当中的陌生物质。在读者的眼里,每个单词必须看起来具有新意,一个单词正出现在读者眼前,随后跟着一个又一个单词,作为抽象与具象的对应,其间有一种不等转换过程,这样就产生了她称之为的"持续的现在"。她试图通过关键词句的重复,不断地将读者拉回到时间轴的某一固定点上,使读者和作者一起永远处在"此时",造成"现时感的持续"。这个来自威廉·詹姆斯和伯格森的哲学启示,一直就认为人的生存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流动"。可问题却是,要做到每个单词必须看起来具有新意,那就必须清除、打磨附着在这些词语上的习惯性青苔和意义,让它们在不断变异的语境里,在连续不断的歧义与突然而至的新意交汇中失名、失神,从而被重新赋予。再看看斯泰因的这首诗:

罗斯是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美丽无比/漂亮的长筒靴/美丽无比/最香甜的冰淇淋/记录着花季记录着花季记录着花季/……/多才多艺多才多艺多才多艺/充满活力和一个象征充满活力的字眼或赞誉或/敬礼敬礼敬礼

P3-P5

序言

法国诗人让-科拜尔写道:“一道孤独的水柱/在黄昏花园/的石块之中/燃烧。”在水的灯盏下,树是黑炭的姐妹,树举起了篝火,让花草取暖。

树向火焰学习。树取材于火焰某次出神时遗留在空气中的身影。树填补了火离去后的空洞。树的根须,攥住了火的花边蕾丝。我在树阴下,看见烧焦的树叶在雨中复活。树叶攀援到最高点,它们举起了烧天的背面。

这样的诗思,被巴什拉纳入到他的火焰谱系学当中。其实,这远非个案。仅在被誉为俄罗斯“伟大的牧神”的普里什文笔下,这样的燃烧之木叶段落甚多。诸如《绿焰》和《秋灯》,“木叶一直在燃烧,在暗淡的背景中燃得那么耀眼,看着甚至有刺痛感”。椴树浑身黑下来,仅仅是为了让最后一片木叶掌灯。

时不时地,一缕突然的垂柳从我临睡时分滑过,这很容易就将我拽入梦中。垂柳一直在滑动,无始无终。每一根青丝一般的柳条在水面打开了它的纹理。它并不柔软,一度分岔,我简直无法理清哪里才是它的主脉与方向。就在这焦急的时刻,垂柳逐渐把我拉出梦境。每一次这样醒来,我就闻到树胶的味道。

我预感到有某种危机在高处摇晃——

它是否跌落,它还会停多久,一直困扰着我。当我为避灾而远远站开时,才发现,不过是一朵奇怪的花,翻着古怪的叶瓣。从豹子的双瞳,游弋到了尾巴。

卡夫卡短篇小说《木桶骑士》的目的(也许不一定有目的)是,木桶执意将一个生活中的低能者断然送上天空,飘飘然却买不到一点取暖的煤。它暗示,这样的梦游者可以在处处碰壁的现实中造梦,是真正的造梦者;造梦者与现实是格格不入的。因而,出自最势利主义之手的木桶,让失败者成为了骑士。现实的功用与飞翔的高度成反比。

一个人虚弱到无力把痛苦“拧成一股绳”而扔出体外,那就只好把痛苦收拾好,堆成一堆柴,寄放行李一样放置到能够承担得起的部位。一个虚弱的人抱着痛苦取暖,倒在十字街头。像种子那样信仰头顶的星光。

我在休耕。我的土地举起悲哀的手。绿苔荡漾,将树叶的火光尽力吸吮。我将再一次被犁铧剖开,让土地深处的火星,结成庄稼叶片的夜露。

星斗在上,法的律令让悲哀无边而平躺。

我久久凝视从木柴上跳起来的火。它不像是黑暗的组成部分,倒像是接近游历者的即兴之舞。在结尾处,火褪去了装束,用白骨返回灰烬,偶尔还伸出一根来拨弄头顶的灰,将自己掩盖得不露一丝痕迹。火回到了一种悟的出神时分,在半醒半睡中,灰烬如黑暗的城堡,佑护那睡眠。火从来没有动用暴力使黑暗屈服。火是用舌头来唤醒黑暗中最干燥的咽喉。

十几幅各种花姿的《向日葵》画作,均为梵高在法国南部所作。在法语里,向日葵的意思是“落在地上的太阳”。梵高的向日葵不是明快、充满希望和幻想的向日葵,而是歇斯底里的,就像在极度缺氧的高原渴望飞速冲刺。梵高的世界里,一切对象都充满了强制与反强制的生命。但向日葵既非回春之药,也非让梦躺下来的草甸,与其说梵高是喜欢太阳,不如说,他把自己作为灯芯,燃着从向日葵那里采集来的火。用火点燃火,用火来熄灭火,用火来反对火。在他举起耳朵来与太阳对垒时。他甚至可以掏出内脏,火种那样掷出去。他说:“我越是年老丑陋、令人讨厌、贫病交加,越要用鲜艳华丽、精心设计的色彩为自己雪耻。”

火焰具有辣椒的造型,收拢之后的火是蜷缩的洋葱。植物的旗帜动荡火,这就使得一些古代部落或当代性焦虑主义者视辣椒、洋葱为刺激性器的仙药。狂的辣椒,蛇的红信,又回到了本喻。就是说,性欲是植物性的。

所谓“极端植物”,是在于我的经历中,这些植物与我相遇,更在于它们的色、香、味方面超越寻常的越轨之处。如鲁迅先生所言:有一种“越轨的笔致”。距今十年前,我完成了60万字的动物诗性之书《动物论语》后,决心继续写一本植物之书。这本《极端植物笔记》算是这一心愿的部分实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极端植物笔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026644
开本 32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2015126996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5
13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