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编著的这本《在野法曹(长江流域的律师与诉讼)》是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之一,主要就长江流域古代的讼师活动,以及近代律师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进行研究,期待这个问题进行全景式的描画。
本书立足大长江、大流域、大文化,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为一炉,博大精深、雅俗共赏,适合全民阅读。
| 图书 | 在野法曹(长江流域的律师与诉讼)(精)/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卫东编著的这本《在野法曹(长江流域的律师与诉讼)》是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之一,主要就长江流域古代的讼师活动,以及近代律师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进行研究,期待这个问题进行全景式的描画。 本书立足大长江、大流域、大文化,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为一炉,博大精深、雅俗共赏,适合全民阅读。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江南好讼,讼师助讼——宋元时期长江流域的诉讼代理 第一节 命夫命妇,免坐讼狱——先秦至隋唐时期的诉讼、诉讼代理与代书 一 代理贵族诉讼 二 代书辞牒 第二节 争利兴讼——社会经济转型与宋元时期长江流域的讼师现象 一 社会变迁与讼师职业——铺户的出现 二 讼师的职业角色与社会评价 三 讼师与审判官员之间的关系 四 讼师的作用及法律地位 五 元代诉讼代理范围的扩大 第二章 词讼必由讼师——明清长江流域讼师职业的发展 第一节 公堂上下——明清长江流域的讼师及其职业活动 一 讼师的来源、种类及与师爷之间的转换 二 讼师的职业活动 第二节 刀笔吏——讼师的社会形象与角色认知, 一 讼师的社会形象 二 讼师的心理状态与自我角色认知 第三章 师出讼学——讼师秘本与讼学传承 第一节 谋状大全——讼学与讼师秘本 一 讼学与讼师秘本的出现 二 讼师秘本的体例、主要内容及特征 三 讼师秘本的法律分析 第二节 教唆词讼——官府对讼师、讼学的定性与规制 一 讼师、讼师秘本与讼学对传统社会的冲击 二 官府对讼师、讼师秘本的查处与惩治 第四章 从讼师到律师——长江流域近代律师业的发端 第一节 从领事法庭到会审公堂——外籍律师在长江流域的诉讼活动 一 领事裁判权、会审公廨与近代律师制度的产生 二 华洋诉讼中外籍律师的职业示范作用 第二节 律师制度,呼之而出——辩护及现代律师制度的初萌 一 现代诉讼观念和制度的初步确立与律师制度的萌芽 二 民初政局与上海“中华民国律师公会”的诞生 三 民国初期律师业的确立与曲折发展 四 华籍律师伍廷芳与姚荣泽案 第五章 建立一个“高尚”的职业——民国时期长江流域律师职业群体与组织 第一节 律师公会——律师职业的自治组织 一 长江流域律师职业群体的形成 二 律师公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三 民国律师公会的制度设计与组织结构 四 民国初期上海律师公会的成立、发展与组织结构 五 制度变革与改组后的上海律师公会 第二节 自由职业——职业定位与职业群体的形成 一 现代法学教育与律师职业群体的培育 二 职业群体的特征 第六章 在野法曹,黑白之间——民国时期长江流域律师业中万象 第一节 在野法曹——以法庭辩护为中心的职业活动 一 执业规范与行业准则 二 法律服务与诉讼辩护 第二节 普及法律,完善制度——对现代法治建设的推动 一 近代法律知识的引进与推广 二 完善法律制度,促进法治建设 第三节 民主卫士,保障人权——律师的社会参与和政治活动 一 极力推动法权收回运动 二 发起冤狱赔偿运动 三 法律援助 救济社会 四 关心政治 共赴国难 第四节 黑白之间——近代律师的社会形象 一 律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 二 社会各阶层对律师职业的认知 第七章 律政精英——长江流域的知名律师 第一节 劳工律师——董必武、施洋 一 红色律师董必武 二 平民律师施洋 第二节 乱世君子——救国会案中的律师群体 一 救国会案中的法律辩护 二 政治律师沈钧儒 三 律政女杰史良 四 律界活动家沙千里 五 法界名宿江庸 六 学者律师张志让 第八章 百年事业,于兹为盛——1949年后长江流域律师职业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人民律师——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律师业的改造 一 新中国对旧“六法”的全面否定 二 人民律师制度的建立与停顿 第二节 律政重光——改革开放后律师业的勃兴 一 拨乱反正与律师职业的回暖 二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律师业的勃兴 后记 总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在野法曹(长江流域的律师与诉讼)(精)/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卫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长江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22533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93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10 |
| 出版时间 | 2014-03-01 |
| 首版时间 | 2014-03-01 |
| 印刷时间 | 2014-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78 |
| CIP核字 | 2014051273 |
| 中图分类号 | D927.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湖北 |
| 长 | 249 |
| 宽 | 179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