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全集(共4册)》是在明代隆庆本《王文成公全书》38卷本基础上增补编辑而成,同时参考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部备要》本等,并借鉴参考了最新研究成果,重新点校整理。该书作为研究王守仁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具个性、最具争议代表作。
| 图书 | 王阳明全集(共4册)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阳明全集(共4册)》是在明代隆庆本《王文成公全书》38卷本基础上增补编辑而成,同时参考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部备要》本等,并借鉴参考了最新研究成果,重新点校整理。该书作为研究王守仁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具个性、最具争议代表作。 目录 壹 卷首 诰命·序说 诰命 序说 王文成公全书序 传习录序 阳明先生文录序 阳明先生文录序 重刻阳明先生文录后语 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序 刻文录叙说 [附]编校文录及汇刻全书姓氏 卷一 语录一 传习录上 卷二 语录二 传习录中 答顾东桥书 答周道通书 答陆原静书 答欧阳崇一 答罗整庵少宰书 答聂文蔚一 答聂文蔚二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教约 卷三 语录三 传习录下 附朱子晚年定论 [附录]朱子晚年定论 朱子晚年定论 答黄直卿书 答吕子约 答何叔京 答潘叔昌 答潘叔度 与吕子约 与周叔谨 答陆象山 答符复仲 答吕子约 与吴茂实 答张敬夫 答吕伯恭 答周纯仁 答窦文卿 答吕子约 答林择之 又 答梁文叔 答潘叔恭 答林充之 答何叔景 又 卷四 文录一 卷五 文录二 卷六 文录三 卷七 文录四 卷八 文录五 卷九 别录一 卷十 别录二 卷十一 别录三 贰 叁 肆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王阳明全集(共4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明)王守仁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630114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08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900 |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678 |
| CIP核字 | 2015016193 |
| 中图分类号 | B248.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3.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天津 |
| 长 | 239 |
| 宽 | 170 |
| 高 | 7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