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傩神
内容
编辑推荐

《傩神》是青年作家阮德胜继长篇小说《大富水》之后的新作。小说以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池州傩戏为叙事背景,围绕着办傩仪、跳傩舞、唱傩戏的人展开,在民俗的傩神境遇变迁中,通过主人公傩傩80年的成长视域和生命历程,及其父亲、姑姑和女儿三代人与傩的不同命运纠结,写出了生存的挣扎、命运的定数和被命运捉弄的无奈。小说展现和探索了“傩”在乡野里与宗族群落的“形而上”的互动、与社会历史的“形而下”的离合,力图揭示“人即神、神即人”的文化之源。

内容推荐

《傩神》是青年作家阮德胜继长篇小说《大富水》之后的新作。

小说全文共分九章,以日历为章节之首,十年一个变化,十年一个章节。叙事人称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变换的方法,穿梭在宏大叙事与私人叙述之间,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叙述不疾不徐,充满浓郁的地方民俗色彩。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女儿金三红是十月初三的生日。从小到大,我只叫她一个字:“红。”按时间算,红有可能是“傩神”的女儿,这一年还真办了傩,不过年首不是我。即使后来复傩,“傩神送子”再也不办了。到给女儿起名落户时,傩是白水河最大的“四旧”,提都不敢提半个字。但是,女儿在法国留学的时候,自己却给自己起了网名:傩喜儿。她那中文说得比羊拉屎好不了多少的男朋友劳森,还特别喜欢憋着劲地喊她“傩喜儿”,听着就像在田畈里驱赶偷吃粮食的鸦雀:哕唏——哕唏儿!

金姓村和钱姓村的人,咒骂过我的人不在少数。

金姓村最早还是骂我这一门子里触犯傩神的事,姑姑跑到了山外的青阳,我大埋到我姆身边的土堆里,他们只有骂我这个有人生无人养、有人养无人教的孩子。待我给钱姓人当了子孙,他们骂得最狠的是说我“见个坟包乱磕头”,现尽了这支八代祖宗达九代的世。

钱姓村里有两个人从骨子里咒我,一个是我老婆钱谷子,一个是钱运刚的老婆梁腊梅。

钱谷子咒我不出声,她专门从香纸厂找来一块松树桩子当菜墩,拿着菜刀剁一下咒我一回,见咒不死我,她把自己吊上了屋后的柿子树。

梁腊梅是点名道姓地骂我,在背后,只要有人提到“傩傩”两个字,她张口就骂:“他那昃样子,一辈子也就能那么九天!”要是不巧,我和她有个照面,她用手掰也得掰个茬子指着我的鼻子骂:“你个骡子货,除了那九天,你要是能多雄挺一天,老娘把脑壳砍下给你当尿壶。”

人到了这个岁数,日子是在往回路上过了。梁腊梅的骨头早已烂成了土,有时想想她骂我的话,还真是那么回事:这辈子,我只活了九天。

“真好啊!”豁牙老汉摇着头,拿袖头摁了摁眼眶。

傩傩看不出什么好,倒是惦记着戏还有多长,四周多是跟他差不多的秧把长的孩子们,可刚刚用硬话顶了人家豁牙老汉,没脸去问他,假装空对着人问了一句:“唉,这出快完了吧?”

豁牙老汉哪计较一个孩子的话,很快接住嘴:“只剩几句白啰!”很惋惜戏太短的意味。

傩傩还是打算从“喜门”走,挤到“龙床”前时,他对金高棣说:“叔,待会儿,我送脸子过来。”金高棣两只眼拴在戏柱子上,用乌黑的大手往后拨拉了两下,跟在茅草地里找野鸡蛋似的。

傩傩无趣地出了门,不小心一脚踩落到屋檐淌水沟里,咔吱,天!上冻了。一股阴风顺着沟底钻到他的裤管里,在裤裆里打了旋又往肚子上爬。傩傩并起双脚,在淌水沟里跳着,“咔吱——咔吱——”他要踩碎这里的薄冰。

祠堂后边伸出一个人头,头上包着黑围裙,见到是傩傩,又很快缩了回去。傩傩不怕,他走了过去,“黑布头”推了推他,还了“嗯”了一声,是个女人。

“深更半夜,不在家,不看戏,撂在屋角里做什么事呢?也不怕鬼。”傩傩心里犯嘀咕。他转身的时候,“喜门”开了,一块光板子倒在了地上,随即门关了,光板子又竖了起来。“萧氏女”立于光板倒在地上的痕迹里,来回扭着头在看。

“小表叔!”傩傩喊。

“萧氏女”指指方凳子,快步走向反手边上的一处厕所。这时,祠堂后边的“黑布头”跑将出来,“萧氏女”听到脚步声,扭头一看,没有进厕所,一折身,隐进了巷子,“黑布头”也拎着裤脚跟着追。

傩傩不晓得这是在做什么事?“多大的人了还在躲猫猫呢?”等了好一会,还不见吴根旺过来,脚冻得仿佛被鳖啃了。他跑到祠堂前,孩子们把火塘围得跟好木匠箍的火桶一样,里边的火苗也大。“你们家的柴呢,想怎么烧就怎么烧?”他抓出一把鞭炮甩进火塘里,噼噼啪啪,吓得孩子直往后退,有个女孩还一屁股退倒在地上,手又被人踩着了,嗷嗷直哭。傩傩笑了,自语道:“这火烘得好吧?!”

傩傩趁机靠近火塘,把脚伸了进去,布鞋起着湿烟,远看还以为烧着了呢,他倒换了两次脚,有了热气。他再次回到“喜门”边,“萧氏女”的脸子和团花女帔已叠放在方凳上。

金双美从茅厕边上走过来:“外边冷,赶紧送进去。”

“小表叔呢?”傩傩问。

“你舅爷病了。”金双美说。

“这么晚还翻山回青阳啊!”

“有傩神送他,没有事的。快去吧!”

傩傩抱着脸子和戏服进去,戏台上在插演傩舞“魁星点斗”,它既是对傩戏《刘文龙》情节的延续,期盼“刘文龙”及第,也是祈愿前山金村读书人科场传捷。相比较傩戏,有几个傩舞傩傩挺喜欢,“魁星点斗”算一个。

“魁星”戴着“张龙”的青面獠牙、双角赤发的脸子,凶巴巴的却不吓人,他上身穿着花披肩,披肩里襟襟条条地挂着跟箭头一样的绣有花头的短片,腰里扎着围裙,下边穿的是黑绿色的老布裤,赤着胳膊光着脚。他右手握着一头漆着红的大木笔,左手捏有红布包着的墨斗。他在台上,时而跷着冻得红火火的大脚在踢斗,时而举起大木笔在点点写写。他就这么顺着锣鼓点子满台子地踢呀点呀……直到全身起着热烟时,锣鼓才肯罢休。

“傩傩,”金高榆在喊,一声不应,又喊一声,“傩傩!”

傩傩转头对上了金高榆的眼,看到那里边也在冒着热烟,金高榆远远地用指头点着傩傩:“你还在看呢,上台来吧?!”

傩傩缩进了人群,小声自语:“要不是你办傩,我就是在台上呢。”往年,傩傩站在锣鼓家伙后边看戏,大人以为他准备学打点子,其实就是图个看台子无遮无挡的舒服。

“包家戏”《陈州放粮》年年演、村村演,演的是:宋朝仁宗年间,陈州三县遭灾,皇亲国戚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饿死灾民无数,民怨鼎沸,在老臣王丞相的保荐之下,宋仁宗重新启用被罢官当了和尚的包拯到陈州放粮。

“宋仁宗”头一个出场,佩戴的是“皇帝”脸子,后边打有罗伞,威风凛凛。这回傩傩没有再趴在门框看“宋仁宗”出场,而是金大杉。如果没有金大杉,傩傩也不准备靠着门框跟要饭似的,他只要看着司铳的放铳就行,既然金大杉主动来了,那就让他“报场子”吧。金大杉报得很准,傩傩将两节粗大的竹节丢在半空时,铳响了,接着祠堂里鞭炮齐鸣。傩堂里的鞭不能捡,俩人便没有动弹了,在火塘边烤了一会儿火。不一会,傩傩对金大杉说:“我看见了傩神。在社坛‘启圣’的时候。”

不想这话被过来凑着火塘点烟的两个司铳听见了。“小屌孩子瞎讲什么话呢?”是哪个司铳在说,傩傩没有看清。

金大杉扭着头看着傩傩。P26-28

序言

戴上脸子是神,摘下脸子是人。

——(中国)池州民谚

我见过傩神!

在皖南秋浦青峰山、白水河之间的“九金十三梁”外加“二钱三芬四李”的三十一个傩村,说过这话的只有我,也只有我敢说。因为傩村里我是唯一见过傩神的人,而且见的还不止一次,至今已有两次。

头一回,我八岁。九个金姓村的大人听见我说看到了傩神,吓得一个正月不敢喘大气,都在提着心、吊着胆,生怕我触犯了傩神他们会遭到什么报应。正月十五,总算有头有尾地送走了傩神。出了年,我大金高榆瞅准了时机,把所有的担惊受怕集聚到一根扁担上,将我夯倒在老屋里——尽管那个时候,我大的气血随着送走傩神而泄得所剩无几,但那根扁担里没有一丝半毫的怜子之情——我大用“卖棺材恨人不死”的狠劲,逼问我什么时候见到过傩神。那一刻,我抬头看到挂在西墙上的我姆芬翠翠的画像,脑壳里仿佛泼进了一瓠子瓢冷水,顷刻灵醒了过来:我即使原原本本地将见到的傩神说给了我大,他仍然会固执地再次让扁担告诉我“不准胡说”。那时,我还没有学会撒谎,只能保证以后不再说“我看到过傩神”。即便这样,我大也没有放过我,还是用扁担头差点捅碎了我的额头骨,一个月牙形的疤子烙成了我的标记。等我翅膀硬到足以进入金氏祠堂一口气唱完所有全本傩戏的时候,才知道:我这么个要家势没有家势、要人样没有人样的邋遢孩子能长一双眼看得清人世的草木、锅碗里的饭菜就是傩神的保佑了,怎么能见到傩神呢?不是什么人想见傩神就能见到傩神的,况且人怎么可能见到神呢?只有神能见到人——傩村自古都这么认为。

金姓族长、“傩神大会”总年首金高柽和“头号金”的前山金村轮值年首也就是我大,一个在二月二外、一个在清明节里相继而亡。傩村人嘴上不说,心里比镶了一块镜子还要明:前山金村犯了傩神。“犯了傩神,年首不死也要掉层皮。”一年死了总年首和轮值年首,可见将傩神犯大了。

我敢保证,能把傩神犯到这么大的不是我。我说过我见过傩神,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犯不着傩神。我大也好,其他人也好,信不信是他们的事。金大杉好像有点信,又不那么全信。

在前山金村,金大杉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俩比过小鸡鸡,我比他前头的皱皱皮长,他叫我哥。那晚,金大杉主动从祠堂里跑出来,靠在门框上替我瞅着戏台上的角色出场,好让我适时往火堆里扔竹节,有的竹节能爆,很多直接烧成了火。金大杉让我少跑了两趟路,在他报完“宋仁宗”的“出场”时,我对他说:我看到了傩神。

好多年过后,确实还有个别人说犯傩神的是我,真正的前因后果,当年傩堂执事的人都知道,那是因为姑姑金双美。他们当然不知道里边多少有我脱不了的干系,这些我不敢说,说了前山金村甚至整个金姓村的人会像当时要撕了姑姑一样撕了我。我相信,傩神看到了,只是大神不记小人过而已,否则我也活不到这么大岁数。

时隔八十年,我又一次见到了傩神。这回,我却没有对任何入说。说了,又有谁信呢?闹不好,我在人家背地里还落个老糊涂的笑柄,连我差点儿也不信。我是老了,年景再好,八十八岁也是个老人了。我眼明耳聪脑壳清,一丁点儿不糊涂,我清清亮亮地看到了是我们金姓村的傩神,跟八岁时见到的一模一样。

三十一个傩村,共有五堂傩。钱芬李三姓是“新来户”的小姓,“二钱”供十三尊面具的“脸子”,称“十三太保”,“三芬”和“四钱”都供十八尊,称“十八学士”。“九金十三梁”是大姓,也是青峰山、白水河迁移最早的先民,“十三梁”供的“脸子”最多,有三十六尊,称“三十六天罡”;我们“九金”供的是二十四尊,称“二十四诸天”。

因为是在他乡,生怕有错,我还按照“龙床”上傩神恒定不变的摆位,一一数过,一个不差的是我们金姓村的“二十四诸天”。不同的是,八十年前那次他们是来,八十年后这次他们是走。傩神来去都戴着“脸子”,看不出他们的喜怒哀乐。

“傩神的表情在人的心里!”第二天在机场匆匆离开新加坡时,我对自个儿说。

我姓金,也姓过钱,终究还是到金氏祠堂朝老祖宗磕下响头改回了金姓。无论姓什么,傩村都叫我“傩傩”。八十六岁那年,国家将我列为傩戏传承人时,没有人征求我的意见,直接在证书上将我的姓名写成“金傩傩”。傩傩是我的小号,我也有大名——按“高大全有”的辈分,以及不知是哪代祖公与梁姓村的约定:依着青峰山林地为居的金姓男丁起名得带“木”,白水河下游赖以水田为生的梁姓男丁起名得带水——我叫“金大松”。我家门口有一棵松树,比灶屋里的水缸还粗,我用草绳量过。既然国家都这么认定了,傩村人也差不多忘了我的大名,再提它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干脆从今天起,我把“金大松”忘了吧!

在傩村,起个“傩”字小号的人很多,经常出现重名。如果不是同姓,便加上姓氏来做以区别,光我知道叫“傩生”的就有梁傩生、李傩生、芬傩生,金姓还有个“金傩生”的老祖。要是同姓中也有重名的,则在孩子头门心长合起来的时候,家人请族长在各房头的小祠堂里当着分支祖宗的面,顺着字音改过来,所以叫“傩送”“傩胜”“傩盛”的,起先都可能叫“傩生”。小号叫到踏进学堂门,便很少有人叫了。

直到我二十八岁戴上脸子成为“傩神”上台演出的那个晚上,我顿时明白过来,傩村人转着脑子用“傩”字起小号不单单是为了祈得傩神的护佑,而且是一种神秘的掩饰,因为有的人就是“傩神”直接“送来”的。我敢肯定地说,我不是“傩神”的儿子。我出生在“鸡蛋晒得鸭蛋熟”的六月六,“傩神”的孩子都出生在九月底或十月初,傩神只在每年的正月初七至十五办傩期间“送子”。话说回来,不能说所有出生在九月底或十月初的孩子都是“傩神”的儿女。正因为有这么一说,所以让所有男丁起“傩”字小号,是傩村祖辈的智慧:旺了族群,和了家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傩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阮德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53228
开本 16开
页数 3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24
CIP核字 2014311168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60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