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领悟国学智慧提升职业素养
内容
试读章节

1.知行合一才是提高能力最有效的方式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儒家核心思想之一,具有极大的社会生活实用价值,它要求我们要积极入世,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深入到实践中,才能锻炼自己,能力才能有所提升。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说:“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认为“知”“行”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儒家思想熏陶下成长的曾国藩没有做一个死板的读书人,而是坚持将自己所学用在事业上,用儒家的精神力量来统领自己的军队。曾国藩信仰“经世致用”,特别注重实践。他深深懂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十分注重筹饷工作。因此,湘军的饷银是当时最高的。如此一来,士兵自然愿意为曾国藩卖命。曾国藩也很会知人善用,因此手下人才济济。曾国藩手下的大将几乎没有人是行伍出身,这些人得到了曾国藩不遗余力的提拔和重用,因此,形成了历史上以曾(曾国藩)、胡(胡林翼)、左(左宗棠)、李(李鸿章)为首的湘军政治集团。他成为湘军政治集团独一无二的事业领袖和思想领袖。

宋代大诗人陆游有一句千古名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正所谓“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只学不用,犹如纸上谈兵,纵然胸中有千军万马、锦囊妙计,若没有付诸实践,一切都毫无意义。

在工作中,我们要提高能力,唯一的途径就是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努力改正,这个改正过程也就是能力提高的过程。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意思就是,不听不如听,听到了不如看见了,看见了不如知道了,知道了不如实践它。学到了亲自实践这一步就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亲自去实践它,弄清了事理就成了圣人了。

“知识型产业工人”“蓝领专家”“港口工人的坐标”“排障专家”,这是人们对天津港(集团)公司煤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操作一队队长孔祥瑞的昵称。作为天津港一位普通的工人技师,在34年的工作中,他敢于拿港口的洋设备“开刀”,主持开展技术革新130多项,为天津港创造效益8400多万元,两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两次荣获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10月18日,“中央新闻单位孔祥瑞先进事迹采访团”到天津港采访时,记者在感叹咱们产业工人强大创造力的同时,内心也充满着疑惑:孔祥瑞毕竟只是一个初中生,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进修与培训,凭着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就敢去动人家“老外”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港口机械?是怎样的知识水平与技术实力支撑着他的自信?对于这个问题,孔祥瑞的回答朴实而有力:“咱们中国工人绝不能做洋机械的奴隶!国际上再先进的设备在不同的地区环境中、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为一个操作工人,也许没有能力把进口的大设备进行整体改造,但是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在一些小环节上解决问题,通过技术创新让操作更便捷、更安全、能耗更小,也能为企业、为国家创造更大的效益,这同样是创新。”记者眼前的孔祥瑞,1.8米的大高个儿,黑里透红的国字脸,腰板挺得直直的,微卷的黑发,给他北方铁汉的刚毅形象平添了几分儒雅。他睿智的谈吐,充分展示出我国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的过人智慧。

然而,面对鲜花和荣誉,他常谦虚地说:“我不是发明家,也不是工程师,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把知识用“活”实践,是我们一线工人的岗位优势;实践中学习,是我们工人成才的基本途径。边干边学,勤于思考,学以致用,就能把“死”知识变成“活”知识。“可以没有文凭,不可以没有知识”,这是孔祥瑞十分欣赏的一句话。几十年来,孔祥瑞结合工作需要,自学了力学、机械原理、液压、电工学、材料学等方面的知识。时间久了,学的知识系统了,工作上也就得心应手了。虽然孔祥瑞的身份只是工人技师,但他凭着这样一种执着的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在1999到2000年带领队里的骨干攻克了门机中心受电器发生短路的技术难题,这项创新成果于2003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20世纪80年代,只有初中文凭的孔祥瑞考上了职工大学,但由于工作忙等原因没能在课堂里安坐下来,直到2005年才读完大专函授课程。然而,多年来,他把工作岗位当成课堂,靠着勤奋学习储备的知识,靠着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把门机的“脾气秉性”吃了个透,成长为工人中的专家。

一个优秀员工,不会放过任何有助于自己提升学习的机会,并且能将自己所学迅速应用到工作中没在实践中去验证,在实践中去成长,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结合,工作干得出色那是必然。

现在社会飞速发展,对能力的要求必然提高,我们要在职场上处于不败之地,只能提高能力,提升自身价值,要做到这一点,学以致用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使我们的能力得到提升,胜任工作,在工作中不断进取,通过努力创造完美的职业生涯。

……

P84-86

目录

第一章 传承国学智慧,提升职业素养:做一名优秀员工

 1.国学是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

 2.秉中庸之道,凡事进退有度无过无不及

 3.怀宽仁之心,仁爱亲和收获职场好人缘

 4.继刚直之品,行事光明堂堂正正

 5.承孝悌之德,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6.明谦让之道,多藏锋少张扬

 7.懂谋划之略,用智慧赢得成功

第二章 知礼懂礼,谦逊圆融:打造得体的职场形象

 1.不讲礼无以立,职场就要知礼懂礼讲礼

 2.敬而不失,恭而不侮

 3.仪表整洁,修饰自己就是尊重别人

 4.举止优雅,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5.敏于事慎于行,不可搬弄是非

 6.处事不越规不逾矩,把握好尺度和分寸

 7.微笑和赞美是职场最美的礼仪

 8.重视同事间的应酬礼仪

第三章 修身立德,忠诚敬业:恪守职业道德

 1.修身才能立德,立德才能立身

 2.公道正派,清正廉洁

 3.正直诚实,不弄虚作假

 4.言必信,行必果

 5.不以小利失大义,坚决维护公司利益

 6.爱岗敬业,把工作当成自己神圣的使命

第四章 知行结合,学以致用:提升职业能力

 1.知行合一才是提高能力最有效的方式

 2.拒绝空谈,能力是干出来的

 3.不找借口,百分百地执行

 4.潜心钻研,打造自己的专业技能

 5.不怕竞争,在竞争中让自己变得更强

 6.不断学习,厚积才能薄发

 7.加强沟通,做事才能左右逢源

第五章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端正工作态度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勤奋是职场最重要的品质

 2.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3.主动积极,抛弃懒惰和懈怠

 4.爱岗敬业,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

 5.做任何工作都要兢兢业业

 6.谨慎对待工作,三思而后行

 7.不怕失败,发奋进取

 8.全力以赴,做最优秀的自己

第六章 严于律己,追求完美: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1.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2.严格遵守公司的制度和纪律

 3.养成凡事计划的好习惯

 4.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

 5.删繁就简,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

 6.今日事,今日毕

 7.重视细节,不忽略任何小事

 8.精益求精,不让工作有瑕疵

第七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超强的适应力融入职场

 1.调整心态,适应变化

 2.积极主动,尽快熟悉岗位情况

 3.不计较小事,小不忍则乱大谋

 4.欲速则不达,不要急于求成

 5.理性面对工作初期的枯燥乏味

 6.树立大局观念,不因小失大

第八章 守职不废,恪守责任:把责任作为自己的职业准则

 1.企业兴亡,人人有责

 2.尽责不悔,自己的工作就是自己的责任

 3.守职不废,在其岗就要尽其责

 4.责任不是口号,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

 5.不拖不延,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6.责任与机会成正比,责任越多机会越多

第九章 与人为善,仁爱亲和:加强合作实现团队共赢

 1.与人为善,就是与自己为善

 2.以诚待人,人亦以诚而应

 3.帮人就是助己,君子要成人之美

 4.独木不成林,团结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5.乐于合作还要善于合作

 6.满招损谦受益,虚心向同事学习

 7.懂得分享,不居功自傲

 8.顾全大局,甘当配角

序言

国学是中国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优良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髓,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是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也是世代人民精神的本源。国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广义的国学主要是中国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指的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及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构成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部。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自然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建筑、地理、音乐、经济等,这些都属于国学的范畴。

国学是文化的继承,也是智慧的宝库,经过无数人的实践和岁月的洗礼,变得更加精炼更加启迪人生,对指导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有着重大意义。21世纪的中国经济腾飞,社会各方面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身居其中,在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大时代背景下,要求我们要审时度势,必须努力提升自己,提升自己是多方面的,其中精神的启迪尤为重要。不论是精神的熏陶还是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想要提升自我,势必要回归传统文化,因为它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思想的源泉,是灵魂的栖息地,能使我们眼明心亮,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我们每个人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分子,努力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何能更好地达到目标,就在于我们自身的修炼。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可以从优良传统文化中找到解决之道,对于提升我们的道德素养和为人处世的智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纵观历史,成功者所具备的为人处世的原则无一不是从我们的传统文化国学要义中汲取的养分,儒家的进取、道家的无为、佛家的超脱、禅宗的感悟、周易的精妙、法家的权谋、兵家的智慧以及其他文化元素的熏陶。就是现代,一些企业大佬和业界精英无不对国学智慧情有独钟,当自己或者企业遇到艰难险阻时,他们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解决问题,渡过难关,再一次得到提升。古语有:“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国学智慧,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盏指路明灯,在生活、工作中都有指导作用。

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其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职场是我们实现价值最主要的途径,要想成功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我们所说的素养,体现在生活中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体现在职场上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职业素养,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等方面。对一个员工来说,职业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只有努力完善自己,才能使我们在职场中做得更好,走得更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使自我价值得以完美展现。

如何完善自己?就要求我们回归传统,深入国学,领略先贤的智慧,修养身心,提升素质,让每一位员工都获得工作智慧,这样就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在职场中绽放光彩。

内容推荐

对一个员工来说,职业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只有努力完善自己,才能在职场中做得更好,走的更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使自我价值得以完美展现。如何完善自己?这就要求我们回归传统,深入国学,领略先贤的智慧,修养身心,提升素质,从工作中获得智慧,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取得更高的成就,在职场中绽放光彩。

《领悟国学智慧提升职业素养》作者金迪旨在运用国学智慧对职业素养进行诠释,列举大量的案例供读者理解。

编辑推荐

金迪的《领悟国学智慧提升职业素养》是一本根植于国学精髓的职场素养提升手册。国学乃智慧之源泉,一朝掬饮,受用终生:感悟国学之博大精深,体察万物之玄变微妙,参省为人中庸之道,实践经世致用之学,修为兼济天下之大德,更可练达成就职业之素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领悟国学智慧提升职业素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613993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2014301630
中图分类号 Z126-49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