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伟所编的《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10辑)》为年刊,以学术研究为主,收入域外汉籍中有关语言、文学、历史、宗教、思想研究之学术论文及书评。
第十辑论文以日本汉籍研究、朝鲜—韩国汉籍研究、越南汉籍研究、汉籍交流研究和研究综述等为主题展开研究和讨论,对相关研究人员及读者有很好的交流作用。
| 图书 |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10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伯伟所编的《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10辑)》为年刊,以学术研究为主,收入域外汉籍中有关语言、文学、历史、宗教、思想研究之学术论文及书评。 第十辑论文以日本汉籍研究、朝鲜—韩国汉籍研究、越南汉籍研究、汉籍交流研究和研究综述等为主题展开研究和讨论,对相关研究人员及读者有很好的交流作用。 目录 日本漢籍研究 日本年號資料在漢籍校勘上的價值與限制一一以經書校勘為考察中心 經學文獻在古代日語文化中的展開一一以源為憲撰《世俗諺文》為中心 空海《文筆肝心鈔》之编纂意圖及佚文考 北宋對外交往機制的另一面一一以《參天台五臺山記》的記載為線索 高島吞象《高島易斷>>與明治政治 從“妄論國事”到“好意苦言”:《觀光紀游》在近現代中國的接受、評價及影響 朝鮮一韓國漢籍研究 《大同江》作為海東名詩典範的確立與接受 朝鮮朝燕行文獻與清代前期語言的使用一一以金昌業《老稼齋燕行日記净為中心 李宜哲《朱子語類考文解義》研究 十九世紀燕行錄解題 《清芬室書目》與李仁榮的版本學 越南漢籍研究 越南北使詩文反映的中國想像與現實 康熙十三年安南使者的中國觀感與應對——兼和朝鮮燕行文獻比較 越南正和本<<大越史記全書》编撰體例略論 阮輝僅《奉使燕臺總歌》考校 越南潘佩珠所著《萬里逋逃記》研究 漢籍交流研究 漢簡《論語》校讀札記一一以定州簡與朝鮮平壤筒<<論語》為中心 日本所藏王羲之法帖總說一一兼及日本新發現《大報帖》初探 新公佈之日藏古鈔本《毛詩正義.秦風.小戎》、《蒹葭》殘卷三種校錄及研究 鴻臚館裹文章盛 迷人自來證中華一一試論鴻臚館中的“華夷思想”與“文章經國” 和刻三卷本《韓内翰香奩集》之版本研究 和刻本《又玄集》跋 日本藏《罈津文集》版本及其文獻價值 《熊龍峰四種小說》再考 “東坡體”:明代中韓詩赋外交之戲筆與競技 《林居漫錄》東傳朝鮮及其風波 文士、浪人、說唱傳統及近代中曰間的文化互動:以宫崎滔天為個案 研究綜述 中日學者關於井真成墓誌的研究 日藏禪宗墨跡研究綜述 稿約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10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伯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0413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2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02 |
| 出版时间 | 2014-10-01 |
| 首版时间 | 2014-10-01 |
| 印刷时间 | 2014-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52 |
| CIP核字 | 2014210894 |
| 中图分类号 | K207.8-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70 |
| 高 | 2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5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