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功?名利、地位、金钱,还是其他?
有的人认为,在一线城市生活,有钱、有房、有车、有名,这就是成功。
有的人认为,成功只是做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并把它做好了。
《孩子你要学会自己长大》的作者崔宇来说说对成功的理解。
在多年的工作中,作者不止一次地被家长、孩子问到什么是成功、怎样才能成功。生活中,也常有朋友、同学跟作者探讨有关成功的话题。潜能大师博恩。崔西说“成功等于目标,其他都是对这句话的注解”;成功学家陈安之认为“向着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方向不断努力前进的过程,实现对自己有意义的既定目标就是成功”;美国哲学家厄尔·南丁格尔认为,“成功就是逐步实现有价值的理想”;散文家林清玄则认为,今天比昨天进步就是成功,成功不是结局,而是过程。
崔宇编著的《孩子你要学会自己长大》是一本改变命运的心灵励志书,成功路上的智慧启示录!成为精英还是平庸之辈,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第一步:先破后立,拆掉思维中的“违章建筑”,做出明智的决断;第二步:学习槿仿——研究成功者的模式;第三步:优化目标——避开“目标陷阱”前进;第四步:绘制“地圈”——自己心里耍有谱;第五步:积极行动——现在立刻去做;第六步:适时调整——别在错误的路上狂奔;第七步:学会合作一学习之门向外开;第八步:反省总结——在反思中收获智慧。
国企收入稳定,待遇不错,但没有前途!
外企工资高,待遇很好,但压力太大!
房地产热火朝天,我也要去赌一把!
这工作再做下去我要疯了,一点也没兴趣!
老板真抠门,又刻薄,比周扒皮还周扒皮,不高兴,我就走人!
办公室政治味道太浓,我不喜欢,撤!
这份工作太辛苦,经常加班,我可受不了!
工作稍不如意就跳槽,人际关系不行也跳槽,看到可以多赚些钱的工作就跳槽,甚至没有任何原因就跳槽。在这些人眼里,下一个工作肯定比现在的好,一切问题都能以跳槽的方式解决。他们的工作就是跳槽。跳来跳去,跳黄了职业生涯,哪还有光明的职场未来?
一个家长对我感慨:“崔老师,你说比起我们那个时候,这些孩子多能折腾啊!我们那时有了份工作先甭提高兴不高兴,那肯定是先对领导感激涕零,工作起来像头黄牛一样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有半分含糊,对企业、对工作那都是忠心、踏实、认真。可现在的孩子呢?真是不得了了,那脚底下就像安了弹簧,跳来跳去,就没见他们消停过,怎么那么不踏实呢?”
这位家长的儿子大学毕业刚两年就已经换了5份工作,他是既担心又惆怅:换一个两个也就罢了,但不能老换啊。这样老换,老不满意,啥时候是个头啊?
我笑了,说:“你分析得很对,但你只看到现象,没有看到本质!”
“现象?本质?”这家长显然没搞明白,急着问,“那问题出在哪儿?”
“我就直说了,感恩心!”
“感恩心?”家长疑惑。
“对,孩子缺乏感恩心!在孩子看来,工作只是一个谋生手段,他工作,老板付工资,天经地义。只要是立足于这一点,他就丝毫不会想诸如感谢之类的事,所以,他一旦觉得不满意,随时可以拍屁股走人,因为大家互不相欠。这样,频繁跳槽也就顺理成章了。事实上,一种健康正常的心态应该是对工作怀着感恩之心,没有老板给予的机会你怎么工作?(不过他可能想,这是他能力强!)没有这份工作,你怎么成长?(可能他又会想,我付出劳动了!)这些孩子其实是可悲的,因为他们生活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丝毫体会不到感恩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益处。”
我顿了顿,接着说:“孩子没有感恩心,即使老板写了推荐信,他也会认为是理所当然!这样下去,孩子其实很危险。他频繁跳槽,跳到最后,容易迷失,以致浪费光阴。频繁跳槽还势必带来浮躁感、挫败感,还有迷茫。现如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能接受这样的孩子吗?你是老板,你愿意雇这样的人吗?即使他能力很强,任何公司也不会欢迎一个这样折腾的人!”
频繁跳槽是缺乏感恩心的表现,一个缺乏感恩心的人很难有所作为。
在儿子踏入社会前,有位父亲告诫儿子三句话:“遇到一位好老板,要忠心为他工作;假如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算你的运气好,要努力工作以感恩惜福;万一薪水不理想,就要懂得在工作中磨炼自己的技艺。”P12-13
在开始写这本书之前,我去当当图书网上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结果耐人寻味:关于“幸福”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共有1779种,而关于“成功”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则有3486种。很明显,关注成功的人比关注幸福的人多将近一倍。
按理说,人生就是为了获得幸福,成功的目的也就是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但为什么成功比幸福更受关注呢?也许,成功带来的不仅仅是幸福的生活,它还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体现,幸福属于满足的人,而成功属于不断追求、不断前进的人。
什么是成功?名利、地位、金钱,还是其他?
有的人认为,在一线城市生活,有钱、有房、有车、有名,这就是成功。
有的人认为,成功只是做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并把它做好了。
那么,我也来说说对成功的理解。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被家长、孩子问到什么是成功、怎样才能成功。生活中,也常有朋友、同学跟我探讨有关成功的话题。潜能大师博恩。崔西说“成功等于目标,其他都是对这句话的注解”;成功学家陈安之认为“向着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方向不断努力前进的过程,实现对自己有意义的既定目标就是成功”;美国哲学家厄尔·南丁格尔认为,“成功就是逐步实现有价值的理想”;散文家林清玄则认为,今天比昨天进步就是成功,成功不是结局,而是过程。
从小到大,我也一直在追求成功,读过不少成功励志的书籍,听了不少成功人士的经验,也看到过不少从失意到得意的人。结合这些经历,我给成功下了一个定义:
第一,成功就是实现了预定的目标。不管你确立了怎样的目标,只要你努力达成这个目标,就是成功。
第二,成功是一个过程,是一步步地接近目标。对我来说,每天学习一些新知识,帮助家长、孩子解决一些问题,让更多的孩子开心地成长,让更多的家庭和睦,这就是成功。
第三,成功应该是全方位的。对我而言,成功应该包括以下几点:身心健康;家庭幸福;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几个知心好友;财务独立,不一定家财万贯,至少衣食无忧,有足够的金钱支持自己精神上的追求,使心灵可以不断成长和进步;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很难想象,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或追求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事业。这样做的人,即使目标实现,他的人生也不是成功的人生。
无论在哪个时代,人们都渴望成功,但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把成功当成一个课题去研究,并衍生出“成功励志”这样一个专门的图书领域,由此积聚起来的丰富资源对我们来说有利有弊。我们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获得成功,但选择的路太多使人不知道何去何从。
在众多家长和孩子的强烈要求之下,我开始酝酿这本《优秀孩子的成功八步》。经过再三权衡和思考,我最终确定了八个步骤,下面先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以后的各章将逐一进行介绍。
第一步:先破后立,拆掉思维中的“违章建筑”,做出明智的决断,
不同的人生是由不同的决断决定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出明智的决断,但是,明智的决断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你要对自己的能力、需要和资源进行评估,拆除思维当中那些陈旧的观念,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断。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和明智的头脑。
第二步:学习模仿——研究成功者的模式。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不论什么时候,你都不能停止学习。成功者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从未停止学习。你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向成功者学习,学习他们的思维、态度、做事的方法等。
第三步:优化目标——避开“目标陷阱”。
要想获得成功,你首先必须搞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自己的理想和最热切的愿望是什么?自己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自己有哪方面的天赋?已经具备了哪些能力?在这个步骤中,我会告诉你一些确立目标的原则、方法等。
第四步:绘制“地图”——自己心里要有谱。
一旦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你就要制订行动计划,画出一条通往目的地的路线图,只有这样,你才不至于在行动中偏离方向。在这个步骤中,我会告诉你一些制订行动计划的方法和步骤,帮你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前进的道路。
第五步:积极行动——现在立刻去做。
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确立任何目标,也可以制订任何计划,只有采取行动,你才有可能实现它们。行动是获得成功的前提。追求梦想的道路可能困难重重、危机四伏,也许你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如果你因此而裹足不前,成功将永远跟你无缘。
第六步:适时调整——别在错误的路上狂奔。
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你要随时检查自己的进度,了解自己离目标还有多少距离,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按照实际情况对原定计划作适当调整,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此外,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可能会打乱你前进的脚步,这时,你也需要对原定的计划进行调整。
第七步:学会合作——学习之门向外开。
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明确,对团队合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打独斗很难获得成功,拥有一大群支持你的朋友,对你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你必须学会与人合作,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帮助和鼓励。
第八步:反省总结——在反思中收获智慧。
任何行动计划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遭遇挫折和失败。此时你需要反省,总结经验教训,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可以说,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联系这8步来找到解决方法。有的人可能在一开始就有错误的观念,有的人则可能在第五步行动力出了问题,但都没有关系,只要你严格按照上面的这八个步骤去执行,相信你会离成功越来越近。当然,我的总结对于深谙成功之道的人而言也许只是挂一漏万的提法,还请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崔宇
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