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在
内容
编辑推荐

徐知園编著的《我在》是一本关于人生思考的随笔录。“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是我们人类终极的人生追问。本书以“我在”为主题,围绕工作,表达,社会事件的反思、关系这五个方面,展开对自我的追问和探索,形成本书的五个章节:我“做”故我在,我“说”故我在,我“思”故我在,我“觉”故我在,“我们”在故我在。作者希望,读者可以在阅读中,通过作者的自我剖析和探索,开启一扇和自我对话的窗口。

内容推荐

一个曾经的职业经理人

一个管理咨询师

一个身心灵课程的疗愈导师

一个致力干知行合一的人

一个当了母亲才懂得游戏和童趣的女孩

一个年过不惑才开始青春叛逆的女儿

一个经历了婚姻的破碎才明白爱情真谛的女人

一个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生命真相的人

八年的心路历程,四年的博客札记,无数个思想交锋、心灵融合的交流,数不清的挣扎成长的暗夜,成就了这本徐知園编著的《我在》——关于心灵的内视和自我的拷问。

她宛如你的朋友,向你敞开心扉,读她,也是读你自己。

希望通过这本书,我们所有人都学会向生命致敬。

目录

我行故我在

 关于“写”的真相

 教练案例:《老板向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转换》

 教练案例:《和未知在一起》

 教练案例:《唤醒沉睡的大我》

 教练案例:《付出与回报》

 给CM 1学员的一封信:《职业的幸福感》

 一期一会

 我是岸

 两种老师

 什么是工作坊? 

 幸福工作坊

 感谢讲台

 关于工作的若干思考

 内心的动力

 给即将要走上讲台的讲师们

 无爱

 助人的距离

我说故我在

 祝你和自己在一起

 平凡的英雄

 冬至随想——爸爸,我不是你

 富二代究竟意味着什么? 

 让生命充满“幼稚”的活力

 一场会输的局

 说给自己的话

 我们心中各自的老鼠

 亲爱的姐妹,对不起,我要和你说再见

 承担让自己幸福的责任

 写给妈妈:接受是最大的爱

 和丑小鸭的对话

 脑和心的对话

我思故我在

 变化的时代

 理想的力量

 我的信仰和海边捡鱼的孩子

 和自己在一起就是幸福

 “为了什么”比“为什么”更重要

 西西弗斯的米开朗基罗之梦

 内心的纠结

 工作是一种恩典

 幸福的习惯

 结束

 七天

 你讨厌的人是来拯救你的

 用信任取代恐惧

 感悟2012 

 成为自己

 爱你一生一世

 懂得幸福

我觉故我在

 《士兵突击》思考:价值观选择

 影评:《入殓师》

 ——用系统排列的视角解读“关系”

 《西藏生死书》与临终关怀

 改变生命的心愿清单

 在路上:六年后再看《士兵突击》

 梦想就是心中的声音

 柴静的,我的

 舞蹈《九歌》:灵魂的邂逅

 马云和我:我理想中的自己

我们在故我在

 女儿,我明白了

 愤怒过后的早晨

 梦想和目标

 女儿眼中的老师

 女儿,我看见你了

 说话的权力

 女儿,妈妈和外婆

 关于QQ群的对话

 闲聊出真知

 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吗?

 联想和直觉

 心门:女儿眼中的我

 点滴的平凡,溢满心间的温暖

 他说我说

 爱的联结

 那些细小而温暖的善意

 面向太阳,转身才能成长

 心中永远睁开的眼睛

后记

试读章节

我想,几乎所有做企业的都说自己是以人为本的,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倡导员工至上、客户至上的。不过,在老板的内心,究竟是通过服务于员工、客户,最终来实现服务于自己,还是在内心深处明白自己的存在是服务于企业的。这细微的差别,很难用文字来描绘,只能用感觉来触摸。或者说,只有在进行重大决定的时候,才看得出来。一个愿意在内心将自己服务于企业这个更长远生命的人,是不会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私有产物的,他的心将更加平和、坚定、谦卑。

确切来讲,把企业当成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而服务于企业,是划分企业家和老板的分水岭。企业家不是为自己而活的,他明白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是为了服务于更多的生命。所以,一个老板是不是企业家,不能简单地看他的企业的市场规模、员工人数、市场地位、行业话语权等这些外在的评价指标,而是要看他内心的人生追求和他看这个世界的姿态。

这个人生的追求究竟是什么?是对自己说:我终于证明了我是……还是对自己说:我是……

马斯洛在晚年的时候,把自我实现分成两种类型:健康型自我实现和超越型自我实现。

健康型的自我实现者主要是更实际、更现实、更人世、更能干和更凡俗的人;他们更多地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世界或者生活在我们简称为匮乏性的王国;他们有更多的人际交往,看重自己的外界形象。

这样的自我实现者渴望不断地向这个世界证明我是……得到越多证明的人就越拥有一个很大的“小我”。

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者是有较多超越体验的人,这种超越体验不是说他们是沉思者或者冥想家,他们往往是实干家。他们积极人世,同时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受内在使命的驱动;他们是重实际的,让自己专注于实现愿景的行为,不被各种诱惑所吸引;他们重视现实检验和理性认知,同时也有情感和体验;他们有更多和自己内在真我独处的时间,这是一种存在性的独处。

这样的自我实现者清楚地知道我是……而不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他和自己内在的“大我”融合。

一个和大我融合的人:

意味着全身心地专注于某一件事情、某一项使命,彻底忘记自己的伪装、拘谨和畏缩,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献身于一件事。

意味着面临前进与倒退、成长与安全之间的选择时,要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防御的选择,识别自己的防御心理,并有勇气放弃这种防御,力争使每一次选择都成为成长的阶梯。

意味着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即让自己的天性、潜能自发地显现出来,使之成为行动的最高法庭,而不是倾听权威的、传统的声音。

意味着当有怀疑时,要诚实地说出来而不是隐瞒,在许多问题上都反躬自问,勇于承担责任,因为每次承担责任都是一次自我的实现。

意味着从小处做起,要培养自己的志趣和爱好,要有勇气不怕这怕那,懂得自己的命运、使命,据此来采取正确的行动。

P15-16

序言

十年前你还在一家公司做职业经理人时,因为你同事对你的极力推崇,我慕名拜访,自此结缘。十年的相处,对我而言你时而是老师,时而是朋友,时而是教练,时而又是亲人。虽然我从事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可是身为高校的老师,我自身从未有过企业工作的经历,与企业始终隔着一堵墙。认识你,我得以有机会近距离地了解大型企业的规范运作,企业里怎么管理人、怎么激励人、怎么挑战人以及怎么辅导人。尤其是你在团队里所创造的那些感动,你所塑造的那些平凡的英雄,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你在我们的讲台上娓娓道来、传道授业解惑时,你是我们学生的老师;你在谈企业培训与企业管理的感悟时,你是我的老师;当我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在管理上碰到困境得到你的悉心辅导与指点时,你是我的顾问与教练;当我面对人生的挫折与伤痛时,你是我最贴心的朋友,是我心灵的导9币,更是我的亲人。我因为你而懂得了一点管理,更因为你而走上了心灵成长之路,我的家人也因为你的帮助而活得更开心幸福。所以,你不仅是我的老师,也是我家族的导师。你总能在每个人身上看到她未曾发现的那个最精彩的自己,通过你的发现,他们都活出了真实而又美好的自己,让平凡变成了不平凡。我相信这也是许许多多人心目中的你!

当我觉得如今这个世界让我们有太多不安、有太多担心时(食品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导致伤害事件频繁发生),我经常会问,这个世界会好吗?

每次,我一想到你,就对这个世界有了信心,有了一份希望。我相信这个世界会好的,因为这个社会还有你这样的人,心怀爱意,无私付出,成就着许许多多平凡的英雄,使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拥有不平凡的梦。有多少人,痛苦而来,开心而回;又有多少人,因为你,愿意放下怨恨,与他人和解,与世界和解,放过了自己,也放过了他人。

不知谁说过这样一段话:“师,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呼而是一条路,更多的是一条心灵之路。在心里走上师之路的人,等于在世界上选择一条最为艰苦的生存之道——TA用成就他人的方式来养活自己和成就自己,那意味着无数的黑暗之处要自己先到达,而后指引着、鼓励着、推动着他人再到达。所以,苦的不是身而是心,甜的不是身而是灵魂。”

由此,想起丰子恺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的人,可以生活在三个层次,有人生活在物质层面,有人生活在精神层面,而有的人一定要爬上三楼,去看看灵魂层面的生活。

亲爱的,你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师,一个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的老师。你的严谨与包容,你的执着与柔软,你的严厉与慈爱,这些矛盾的词,竞能在你身上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我心中,你是山中那低调的兰。在深山里,无论这个世界如何星移斗转,如何寂寥寒冷,你都默默地散发着自己独特的芬芳,回馈着这个世界。

当我管理的团队越来越大时,作为一个管理者的困惑也越来越多。看了你对管理者心智模式的体悟,知道许多的困惑需要自己的心智模式有所突破才能超越,遇到要做决定又充满纠结时,要厘清是组织中的自己该做的,还是仅仅是个体的喜好!

最近,常常是含着泪水阅读你书中的一篇篇文章,读它,对我不仅是一种很好的疗愈,更是生命的一种滋养!

谢谢你,给我一个平凡的人写序的机会,用你独特的方式再次来成就我,以出其不意的方式给我的人生送上一份如此珍贵的礼物。

如果生命是一条漫漫流动的长河,那么40岁后的人生就像是这条漫漫长河的中游。回首上游,它一路走来波澜壮阔,奔腾不已;遥望下游,它水面宁静,平缓无波;只有在颠簸起伏,变化多端的中游,才是长河中最精彩绝伦的部分。

所以,亲爱的,我要代表那么多经由你活出来的平凡英雄,深深地祝福你,愿你这颗流沙,在一个美丽清澈而又温暖的港湾,停下来与许多的沙在一起,让肥美的水草滋养你!而你只需:静候春暖花开,尽享岁月的美好!

后记

这本书,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感谢涂洁,如果没有涂洁,就没有这本书。她是我的大学同学,当年我们因为深夜的失眠而成为朋友,那种来自生命内在说不清、道不明的忧郁让我们的心连在一起。毕业25年,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平时很少交流,过年过节连个问候短信也没有。但奇怪的是,只要交流不到一分钟,我们就可以进入彼此的内在。我们双方有很多的差异,彼此也有很多的不理解,不过,一点也不影响心扉的彻底敞开。为了这本书,她认真阅读了我四年的博客,就连像行事历一样的晚间日记也一一看过。她站在读者角度,选出那些有价值的文章,逐字逐句地修改,确定文章的背景,提炼核心的内涵,斟酌表现的方式,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她比我这个作者本人要认真得多。我在重审和编辑的过程中,多次放弃,而她却像一个教练,用我书中的文字,让我看到自己内在的盲区以及无法面对的往事。这本书,是我们共同的作品,她透过我的文字也表达了她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渴望。直到书定稿的时候,我才明白,这本书的真正意义在于,每个人经由“我在”看到自己的“在”,这个意义,让我的心因此而安顿。

感谢李笑月,所有被邀请为我写序的人中,她是第一个写好的。她对我说,一口气看完了书,写序的时候文字就好像从心里流淌出来一样,写完后,她哭了。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哭,却感动她的一口气读完和流淌出来的文字。反正当我收到她写的序的时候,想起自己提出让别人为我写序时内心的忐忑不安,生怕自己给别人添了什么麻烦,但是,内心却渴望,通过写序,我们可以彼此内心联结。结果如我所愿,从她的序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心再次联结在一起

感谢卢洪波,她写的序让我泪流满面。这篇序,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懂得”。也许是因为年纪大了,爱变得不那么重要,反而“懂得”却显得弥足珍贵。爱而不懂,有的时候是一种沉重和束缚,而“懂得”让人内心长久的温暖,在人生路上,能够有这样的一份温情而变得不再孤独。

感谢徐炜,书中的插画全部是他的作品。我们彼此并不了解,他阅读了书中的每篇文章,凭直觉创作了这些插画。画中的人物选用了男性,我没有问他为什么,反而觉得意味深长,我相信,这些画和书中的文字彼此交相呼应。这些画不是我这本书的一个附属品,而是基于交流和碰撞后的另外一份创作。

感谢鲁伟、尹兰英、江波、郑晓丹、邓超,他们都以自己特别的方式帮助这本书一次又一次变得不一样。

感谢我亲爱的妈妈、女儿,她们让我的生命变得鲜活,她们的出现,也是这本书中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最后,感谢我的前夫,他没有为这本书做什么,但他为我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我回归一个真实现实的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知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135672
开本 32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3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4159305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5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