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林所著的《历史馈赠与现实挑战(曹玉林中国画文论)》对十几位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画家的经历和作品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本书图文并茂,对当今活跃于画坛的一些知名画家的创作手法进行了不同程度地剖析,对提升整个国画的文化实力有着重要意义。使得更多的读者群众能够不断深化,逐步完善对作品的认知以及对作者的了解。
| 图书 | 历史馈赠与现实挑战(曹玉林中国画文论)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曹玉林所著的《历史馈赠与现实挑战(曹玉林中国画文论)》对十几位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画家的经历和作品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本书图文并茂,对当今活跃于画坛的一些知名画家的创作手法进行了不同程度地剖析,对提升整个国画的文化实力有着重要意义。使得更多的读者群众能够不断深化,逐步完善对作品的认知以及对作者的了解。 目录 上篇:回眸与反思 从阎立本戒子绝艺看古代画家的社会地位 从“必在生知”到“多文晓画” 郭熙的“高致” “画中龙”董源 “解衣般礴”和“如见大宾” “气韵不可学”及其他 苏轼与文人画 “天纵神灵”与皇权专制 王履的启示 文人写意花鸟画的启导者:法常 项圣谟的“画谏” “心知其伪而不辨”新解 徐渭的“才”与“德” 张璪的“画”与“道” 赵孟頫的“软肋” 郑思肖与无根兰 戴进之悲 “专尚法度”的赵佶 关于“画中九友” “画状元”吴伟 “拒而不纳”的倪瓒 李嵩的三幅画作 君子、才子与浪子 清初画坛第五僧:担当 文徵明的两位弟子 “一角”、“半边”说马、夏 石涛《画语录》求疵 “耻为天下第二手”的恽寿平 道兄,还是恩主 集大成者王翟 王原祁与山水画中的堪舆学 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古代画家的相倾与相敬 从郑燮的一则润格谈起 从黄慎看艺术评判话语权的位移 下篇:评说与探讨 大写意散论 隔膜与误读——也谈“电视中国画大赛” 论文人画的精神本质和演化轨迹 美由心裁——论人的主观差异性与中国画欣赏 相谐与相悖——山水画创作体格转型刍议 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变动不居与相对稳定 艺术市场与中国画的体格 展览模式导致中国画视觉化 有限的“自由”与动态的“规矩” 赝品之“恶” “中国画“称谓辨析 现行展览模式之我见 中国画本体性格中的二元化逻辑 对一种创作模式的质疑 关于书画艺术市场的对话 国画热中的冷思考 “画画”、“写画”与“做画” 花鸟画:写意精神胡不归? 假价、假画与假拍 李云龙·大写意·辩证法 清初的山水画坛 历史馈赠与现实挑战 艺术与技术断想(外一篇) 书画商品化与“市场综合征”反思 顺应与坚守——纪念蒲华逝世一百周年 附:旅次寄沙埠口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历史馈赠与现实挑战(曹玉林中国画文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曹玉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四川美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05932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4-05-01 |
| 首版时间 | 2014-05-01 |
| 印刷时间 | 2014-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12 |
| CIP核字 | 2014067935 |
| 中图分类号 | J212.0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四川 |
| 长 | 241 |
| 宽 | 172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