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斯·阿克曼所著的《我们人民--转型(阿克曼文集)》侧重于美国宪法的变迁历程,尤其是建国、重建与新政三个宪法时刻。它系统的阐述了上述三次宪法时刻在宪法修改机制上的同与异。阿克曼在书中展示了一种外在于宪法第五条修宪程序的宪法变迁机制,重建共和党与新政民主党人利用联邦政府的分权结构组织高级法指定的宪法政治。
| 图书 | 我们人民--转型(阿克曼文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布鲁斯·阿克曼所著的《我们人民--转型(阿克曼文集)》侧重于美国宪法的变迁历程,尤其是建国、重建与新政三个宪法时刻。它系统的阐述了上述三次宪法时刻在宪法修改机制上的同与异。阿克曼在书中展示了一种外在于宪法第五条修宪程序的宪法变迁机制,重建共和党与新政民主党人利用联邦政府的分权结构组织高级法指定的宪法政治。 内容推荐 美国宪法的变革并非看上去那样温良恭俭让,而是一种不断遭遇革命性的断裂并回应以宪法性的续造的历史进程。《我们人民--转型(阿克曼文集)》提供了理解美国宪政史的新视角,布鲁斯·阿克曼在本书中深描出宪政史上三次“宪法时刻”的来龙去脉。在阿克曼的笔下,建国之父并不是保守的文雅之士,正是联邦党人通过建国时刻的革命之举开启了延续至今的美国道路;而在血流成河的美国内战后,林肯与共和党人宣告“自由的新生”,效法建国联邦党人的“违法”实践,才将内战修正案写入了美利坚民族的高级法;美国的现代宪法秩序诞生于大萧条的阵痛中,罗斯福以及新政改革者击败了由保守派骑士控制的联邦最高法院,在这次“不成文的宪法革命”后,放任自由的秩序一去不复返,迎来的是即便里根革命也未能抹杀的以社会正义为旨归的新政自由主义。 目录 序言 致谢 总译序 第一编 建国 第一章 高级立法 第二章 重新理解建国 第三章 建国作为先例 第二编 重建 第四章 形式主义者的困境 第五章 总统领导的模式 第六章 会议/国会 第七章 解释人民授命 第八章 大转型 第三编 现代宪法 第九章 从重建到新政 第十章 重新思考新政 第十一章 消失的修正案 第十二章 重新发现,还是宪法创世? 第十三章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宪法的主人 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我们人民--转型(阿克曼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布鲁斯·阿克曼 |
| 译者 | 田雷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5504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6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00 |
| 出版时间 | 2014-09-01 |
| 首版时间 | 2014-09-01 |
| 印刷时间 | 2014-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02 |
| CIP核字 | 2014183182 |
| 中图分类号 | D971.2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8 |
| 高 | 2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0-5754号 |
| 版权提供者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