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少年文艺典藏书坊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里,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诞生地。

这里,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们的最初出发地和最重要的舞台。

这里,是一代又一代孩子的阅读圣地和最美丽的青春记忆。

这里,奉献给你的,永远是值得阅读的阅读,值得记忆的记忆,值得珍藏的珍藏。

由少年文艺编辑部编著的《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为第三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集,这些作品代表了当今我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准,值得我们阅读、研习并珍藏。

内容推荐

由少年文艺编辑部编著的《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为第三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集。这些作品构思精巧,取材丰富,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示了当下少年的真实生活和情感心理,刻画了他们拔节成长的阵痛和美好。这些获奖作者中,不仅有我们耳熟能详、技艺娴熟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还有崭露头角、意气风发的文学新人。这些作品代表了当今我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准,值得我们阅读、研习并珍藏。

目录

带着花香的文章(代序)/秦文君

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小河丁丁

三宝退学/任永恒

借婚纱的少年/王勇英

秋天的尾巴/庞婕营

5252,百灵呼唤你/高春丽

手里绽开一朵莲/王璐琪

驴打滚的秋天/韩 墨

饥饿的狐狸/周学军

棋童国手/张修彦

大水库/闫耀明

听说哆啦A梦回来过/陈小艾

被“忽略”的丁小渔/林悦子

飞翔吧,海豚/张剑彬

试读章节

母亲会造两种酒,红薯烧酒和糊粮酒,半是为着供应父亲,招待客人,半是为着给我们三姐弟筹措学费,添置新衣。

造红薯烧酒,先要将红薯蒸熟,倒在大脚盆里降温,捣成烂糟,加入糊粮酒和饼药搅拌一通,搁在瓦缸里发酵个把月,这才舀到灶上的大铁锅里,用盖锅扣住;然后在灶边摆两条长凳,凳上放置冷凝缸,缸壳是双层的,内壳和外壳之间有一指宽的夹缝,外壳靠近缸底是茶壶嘴,另一头是拳头大的气孔——盖锅上也有这样的气孔,两个气孔用一根胳膊长的木筒相连;接下来,缸内盛满冷水,灶下生火,大铁锅内产生的蒸汽通过木筒进入冷凝缸的夹缝,就会被那一大缸冷水凝成酒液,从茶壶嘴源源流出。那头是带馊味的红薯糟,经过一个看不见的内部世界,这头出现了香香的烧酒,小男孩拉尿一样淅淅沥沥,多么神奇呀!

在乡下,造红薯烧酒前后经历那么长的时间,动用那么多物什,算得上一项大工程,一家人都要出力。红薯储藏在镇郊茶山上的地窖里,父亲负责把红薯从地窖起出,挑回家。母亲,我们家的美酒工程师,把其余事务统统揽下,也派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任务给我们三姐弟,主要是挑水、把红薯捣成糟和烧火蒸酒。捣糟是一项快乐的工作,我们往往是一边捣,一边挑选金黄色的红薯心当点心吃。烧火蒸酒的时候,冷凝缸边上会放一只调羹,当茶壶嘴有头子酒流出,就要不停地品尝。尝酒关系到酒的品质,非同小可,必须母亲亲自把关。我太小,不会喝烧酒,却喜欢尝酒,喜欢学着母亲的样子接半调羹酒,嘬入口中,咂巴咂巴,品味厚薄。头子酒薄得像白开水,等到它逐渐变厚,变成好酒,就用腹大口小的鸡公坛来接,一坛一坛接去倒进大酒缸。等到酒味明显变淡,就叫它尾子酒。头子酒和尾子酒不入大酒缸,另外盛起来给父亲喝。出了尾子酒,蒸烧酒的工程就算结束了。

除了吃红薯心,除了尝酒,对我来说,造红薯烧酒没有别的乐趣了。

但造糊粮酒不是这样,从头到尾,从开始兴工到一缸糊粮酒边卖边喝消耗殆尽,我是一路吃过来!在那个食物匮乏的年代,孩子们的零食通常只有冷饭。我们玩耍回来,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从鼎锅里抓一块“焦锅”充饥——鼎锅是生铁铸成,用鼎锅烧饭,贴着锅底的饭往往会烧焦,因此叫作“焦锅”。一块“焦锅”,带着焦香,就足以叫我们惦记,家里造糊粮酒,又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欢乐啊。

糊粮酒,原料是糯米,第一道工序是洗米蒸饭。当母亲用甑子把糯米蒸成熟饭,我就用井水打湿手,掏一大把烫乎乎香喷喷的糯米饭揉成团,当粑粑吃。接下来,母亲把糯米饭倒入瓦缸,把饼药捣碎化在水里,浇洒上去,把饭拍实,中间整出一口尺把深的小井,任其发酵。夏则一两天,冬则三四天,井底会渗出头子酒——红薯烧酒的头子酒是次品,糊粮酒的头子酒却是极品:论量,只有一小杯;论色,金黄透明,极似蜂蜜;论味,我的舌头虽然知道,却无法说出来,那是怎样的美味呢,极甜极甜,却不腻喉,比蜂蜜更叫舌头着迷,称之为玉液琼浆也不过分。第一个尝到头子酒的多半是我,因为我每天要去查看好几次。发现头子酒,我先尝上一调羹,然后就大叫:“出酒了,出酒了!”一家人欢欢喜喜都来尝,一人一调羹。那口小井名副其实,糊粮酒会源源不断地渗出——此时糯米饭变软变湿,成了糊糊,叫作糊粮,其中渗出的酒自然就叫糊粮酒。尝过头子酒,我们三姐弟争着去挑井水。我们那个小镇有两口水井,一口在镇北马路边上,离我们家一里路,另一口在镇西石山底下的洞穴里,离我们家两里路,下井还要走又长又滑的石级,一不留神就会摔跤。我们三姐弟都愿走远路去挑洞穴里的井水,这水清澈冰清,方圆数十里是有名的。我们挑水回来,母亲就用竹箪舀上两箪倒入酒缸。糊粮加水,变得更稀,沼泽一样半是泥半是水,母亲把小井扩大,埋入酒移□(竹编的形似厨帽的滤酒器),就可以从酒□中舀取地道的糊粮酒来喝来卖了。奇怪呀,加了井水,头子酒的浓甜变成一种甘洌的清甜,却没有水味。

P1-3

序言

《少年文艺》的主编谢倩霓把“周庄杯”的评审稿子交给我,这个评审和其他各处的评审都有所不同,保密工作堪称一流:所有的参赛者姓名被抹去,清一色的打印稿,少了一切心理暗示,仿佛要把评委的心关进了象牙塔———告诉你,不必有任何杂念,只需要面对文本,对此负责。评审的过程果然心静,几近纯粹,透明,完全没有成见,更谈不上顾忌,情面,唯作品是论。

我花了两个整天来阅稿,每读到一篇佳作,欣喜之余,还会为无法即刻得知佳作出自何人之手生出淡淡的遗憾。我是多么喜欢结识天下有才华的人呵。

好的作品如好的音乐,品一遍就能记住,因为它一定是独特的(有时是局部独特),所以哪怕它的旋律是简单的,仍能从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读到这样的,或者和这样的作品沾边的,我都慷然给出高分,一边还茫然,担心其他评委会不会也这般厚待它,就怕佳作被淹没了。

直到揭晓,才知这些参赛者中藏龙卧虎,新港、春丽、翌平等都在其列,更有一班新秀齐齐亮相,可喜可贺。

文学是人类奥秘的花园,儿童文学也不例外,中国原创儿童文学近年来仿佛处在变浅变轻的风潮里,有时候,作家与作家之间缺少足够的差异,风格挨得太近,疑似“近亲”。但是明眼人一眼能看出,哪些作品是艺术领先的,有创新意义的,而哪些是跟风的,学样的。有个别作者真是不厚道,不仅是借鉴了优秀作品,连灵感、故事、叙述都几乎是克隆来的。

同质化的作品多了,令人忧虑。跟风的作品缺乏生命力,易变色,易消蚀,但经过炒作,却猖狂一时。这有点像假花,有时做得能乱真,有时能比具有鲜活艺术生命的佳作颜色鲜艳,甚至妖艳得能抢眼球。这样的跟风作品成了气候,困扰小读者,也是对真正的文学之花带来亵渎。

有责任心的评审都期望读到不带杂质,不受干扰的美丽作品。庆幸的是,“周庄杯”参赛作品中果然有不少带着作者体温,有风格标签的作品,比如获得特等奖的《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看似平稳、温和,不怎么抢眼,但如一卷淡淡的风情画,委婉地道出现实人性,人际,世界的奥秘,人生的神奇。笔墨中浸润温馨的乡情、人情,刻画出世俗、人伦,却丝毫没有“做作”的倾向。

《风吹柳笛声》也是散发特别芳香的作品,虽然没有离奇的故事,但是一个被忽略的傻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他的傻,使得他避免了多种诱惑,他对新奇的世界有本真的向往,对人和事充满好感,离太阳和月亮最近,离率真、浪漫,以及乐善好施、英雄主义最近,但冰冷的不完美的现实,最终会令这傻孩子那颗炙热的心慢慢黯然吗?忧伤的结尾令人帐然若失。

而那篇《姐妹》,描绘了弱势的女孩紫霞的凄苦,她有少女唯美的天性,而浮躁的世界和生活却不会让步去成全她,紫霞无法把握生命中的亮色,即便是她心灵里冥冥之中的依托,也显得如此渺茫,浮躁的世界会不会粗暴地粉碎她的审美取向?让人深深担忧。

“周庄杯”召集作家们为小读者写有花香的作品,这是有文化价值的大事。在当今喧嚣的世界里,要写出纯粹的儿童文学佳作,实属不易,必须抗拒功利之心,浮躁之气,保持天性不被吞噬,这样才能静静地沉思,拥有绝妙的艺术感觉,以及一颗纯真的心,可以是快乐的心,也可以是忧伤的心,只要有爱,有仁慈和怜悯,有艺术创新,都会是美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少年文艺典藏书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少年文艺编辑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95528
开本 16开
页数 1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4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2014127094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