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京秘境(52段重新发现北京的旅程)
内容
编辑推荐

Time Out北京中文版杂志的“北京秘境”栏目,在近四年时间里,陆续向读者展现了上百个散落在北京城中的文化遗迹与历史遗存,牛文怡编写的这本《北京秘境:52段重新发现北京的旅程》精选了52处收录。

这本书不仅仅是北京文化观光指南、了解北京城市发展与保护的读物,同时,它也是重新体验和发现当下北京的最理想读本。

内容推荐

北京城里故事多,牛文怡编写的这本《北京秘境:52段重新发现北京的旅程》带你寻遍城里的世外桃源。

52处秘境,让你重新拥抱北京;52段旅程,让你收获不同凡响的惊喜。

想减肥的人为什么要去钱市胡同逛逛?拷贝《奋斗》“心碎乌托邦”创意的青年旅社在哪?京城最老“住户”真身今何在?哪座寺院能欣赏到乐僧演奏的明代宫廷音乐?……

篇篇都是记者亲自考察后的独到体会,充满人情味和趣味。精彩的是,把史料演绎得诙谐、精到,引人入胜。更有“周边逛逛”为每处秘境筛选了吃喝玩乐导引,信息周到、体贴。胡同里大爷大妈的生动解说,帮你从市井角度理解京韵文化的精髓。

文中保留了彼时彼地的声音和语态,等你再次寻访,是否有不同,变化几何?能否重逢作者遇到的人物和场景?期待惊喜。书中的各处秘境,也许就在你日常活动的半径中,只是从未进入到你的视线。

难得浮生半日闲。带上这本《北京秘境:52段重新发现北京的旅程》,出发吧!踏上属于你的体验和发现之旅。在这个繁华喧嚣的都市中,找到属于你的静谧与感动。

目录

1 正乙祠:文武昆乱不挡 锣鼓丝弦犹响

2 西什库教堂:福音绕城三百年

3 东交民巷:西洋景里的中国事儿

4 协和别墅: 大隐隐于市 澡雪而精神

5 炮局:大墙那一边 换了人间

6 东岳庙:众神狂欢的“非常道”

7 圣公会教堂:中英联姻的“育才摇篮”

8 焕新胡同21号:沧桑中,我焕然一新

9 西河沿:老“金融街”的繁华旧梦

10 醇亲王南府:龙颜再现 余音犹在

11 利玛窦墓:大隐隐于党校

12 西八里庄:玲珑世界 慧根不灭

13 恭俭胡同:“皇家产业园”里的大城小事

14 好园宾馆:谁说女子不如男

15 万寿寺:三环路旁有座“小故宫”

16 东方饭店:梦归1918“摩登时代”

17 男育英、女贝满 龙凤呈祥灯市口

18 双清别墅:建国伟业西山下

19 青龙桥火车站:百年京张线 千古詹公处

20 崇内社区:一边江南遗风 一边西洋遗梦

21 老自来水厂:百年暗流涌 润城细无声

22 米市胡同:说不完的城南旧仕

23 琉璃厂:文人墨客梦绕“四大天王”

24 棍贝子府:六道轮回的百年孤独

25 智化寺:庭院深深 京乐飘飘

26 原辅仁大学:侯门再造 以文辅仁

27 出前门 拜会北京胡同冠军

28 顺天府学:明清时代的“北京四中”

29 模式口:驼铃远去 禅钟长鸣

30 银锭桥:观山跨水 地甲京城

31 台湾会馆:“宝岛驻京办”的百年乡愁

32 中国航博:天骄伏枥 飞越不已

33 菊儿胡同41号:新四合院二十年巷深酒醇

34 健锐营:清代“特种部队”的小城大事

35 僧王府:蜈蚣足内 朗朗乾坤

36 天宁寺塔:京城最老住户,您还好吗?

37 美国学校:老北京的“新东方”

38 万牲园:百年前的“动物总动员”

39 一座法源寺 半部中国史

40 田义墓:贵贱生前过 冢庵身后留

41潞河中学:桃源深处亿大师

42 什锦花园胡同:六百功名尘与土

43 东四四条61号:一不留神,成了奥运四合院

44 五塔寺:北京有位“老印度”

45 正觉寺:人境仙居 “庙”不可言

46 汇通祠:天人合一 水脉连心

47 德寿堂:“孤本”药店 百草沉香

48 雪池胡同:一夏清凉在冰窖

49 真光戏院:老北京最摩登 新北京最烂漫

50 孟小冬故居:飘零冬皇 香魂归处

51 北京象牙雕刻厂:曾“琢”出半个首钢

52 琉璃渠:皇家“金屋顶”made in小山村

后记 但愿不是纪念

试读章节

正乙祠:文武昆乱不挡锣鼓丝弦犹响

一座会馆,

终成戏楼名角。

论辈分可以和法兰西喜剧院平起平坐,

更是中华戏楼文化史上的活化石:

花雅之争在此终结,

梅氏家族从此兴盛。

任时光流转,

正乙祠的舞榭歌台,

三百年的风流却始终未被雨打风吹去

梅兰芳华显京城

不光是电影院线,京剧界也有“贺岁档”一说。冬天的老戏楼正乙祠里,锣鼓齐鸣,丝弦拨动,粉墨登场的都是梅派京剧:《抗金兵》《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天女散花》……出出都是梅兰芳先生自创或改编的经典剧目。五出折子戏合在一起,就是今天看到的《梅兰芳华》了。

如今的正乙祠可以说是梅派戏的主场,上演梅派戏已有120年的历史。梅家是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就位列“同光十三绝”之一,以扮演萧太后出名。据《中国京剧史》记载,1881年,梅巧玲就携“四喜班”在正乙祠演出,轰动一时。到了1919年余叔岩在正乙祠为母亲祝寿办堂会,梨园界的艺人纷纷献艺。梅兰芳当时已成名旦,却即兴反串吕布在此登台献艺,梅先生以俊朗的扮相及高超的演技,把吕布演得活灵活现,更是一段传奇。岁月轮回,到了2009年元月,梅兰芳之子、年逾古稀的梅葆玖和谭派后人谭正岩在正乙祠同台演唱《坐宫》,两大门派再度珠联璧合,成就佳话。如今在这里常驻演出的,正是梅兰芳京剧团。梅剧团演员在上演正乙祠版的《梅兰芳华》时,颇为与时俱进。就拿这承接过四代梅家人的老戏楼来说,改动也是不小。原先的舞台是按照清末的制式,只有36平方米,显然不能满足如今观演的需要。于是在这次改造中,就在出将入相的九龙口处,向后退了5米,还独具匠心地为原本四四方方的戏楼舞台修筑了延展空间,其中最惹眼的是一座酷似模特走秀的T形台,可以一直延伸到后排观众面前。这让不少来此看戏的观众称赞不已,都觉得自己仿佛与舞台上的京剧艺术达到了零距离接触的境界。至于将池座里的八仙桌子太师椅换成现代影院式的排座这样的改动,更是不在话下。一部新戏,激活了一座古老的戏楼,也算功德一件。

从财神庙到活化石

如果到正乙祠观看梅派京戏,不能错过参观一下这座被学者们誉为“戏楼文化史上的活化石”的古戏楼建筑本身。走进气派的广亮大门,坐南朝北,五级的汉白玉台阶直通院里。进入院中您会发现,比起湖广会馆,刚刚修葺一新的正乙祠更气派。左右抄手游廊贯穿其中,据工作人员介绍“碰上雨雪天气,您可以通过游廊直通任何房间,而不会淋湿身子。”这里在明代还是一座古庙,到清康熙六(1667)年,被浙江在京的银号商人购置,成立“银号会馆”,目的是为了“以奉神明,立商约,联乡谊,助游燕也”。经过经营修复,内中建成神殿、戏楼、厅堂、客房等建筑。气派非常。其中神殿供奉的主神为财神赵公明,而赵财神在道教里又被封为“正一元帅”,民间“一”“乙”二字通用,这也就有了如今正乙祠的名字。

随着时代变迁,正乙祠会馆的性质慢慢淡化,而戏楼的色彩却浓郁起来。要说起来,这和老北京“盛产”戏园子的大背景不无关联。旧时北京人娱乐休闲场所少且单一,戏园子是百姓比较重要的社交场所。对于北京城里的旗门大爷们,茶园酒肆自然成了他们消遣娱乐的好场所。众伶人出于生计考虑,专门到茶园为这些八旗子弟唱戏献艺。自清中期以来,

正乙祠承接的演出业务越来越多,历年每逢春秋吉日,王公贵胄、名流巨贾都大摆酒宴,要约戏班演出。借着演出收入正乙祠也一再扩充规模,建成了如今的三面开放式大戏台。戏台对面和两侧均为上下两层敞开的包厢,戏台前约有上百平方米看池,可容纳200位观众看戏品茶。程长庚、梅巧玲、卢胜奎、杨小楼等名家都曾在此登台献艺,借着当年这些大腕,正乙祠名噪京华,盛极一时。

花雅之争风暴眼

正乙祠从古庙改为会馆戏楼,是康熙年间的事情,而京剧的祖师爷四大徽班进京,则是乾隆后期的事情了,这前后差了百余年。那从康熙朝到乾隆朝这一个世纪里,正乙祠的古戏楼都表演什么曲目?答案是有着“雅部”之称的昆曲。而最终这里却成了被雅部贬称“花部”“乱弹”的京剧大本营。

论辈分,康熙年间的正乙祠在世界范围内是祖宗级别的,能和它称兄道弟的,也就是路易十四兴建的法兰西喜剧院。19世纪初,后者曾上演过一部《欧那尼》,奠定了雨果的地位,也标志着浪漫主义缴了古典主义的枪,成了欧洲戏剧的领导者。

无独有偶,19世纪末,梅巧玲率“四喜班入主正乙祠,花部的京剧由此取代雅部的昆曲,成了中华国粹。早在京剧还没诞生的年代,昆曲占据着北京主流演出市场。那种细致婉转的竹笛伴奏,配上引经据典的唱词,堪称名副其实的士大夫艺术。正乙祠也曾以承办昆曲演出为主要项目,那时花部代表的行腔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意为不登大雅之堂、不入流。

但人民也需要娱乐,这时摆在艺术面前的就是如何通俗易懂地打动每一位观众。以秦腔、京腔为代表的地方剧种,故事情节精彩简单,锣鼓场面热闹火爆,渐渐蚕食了北京的演出市场。相反,昆曲很难走出王府豪门的轻舞小宴而到市井中逐渐没落。加之乾隆帝为母祝寿引出四大徽班进京,使得各种地方剧种在北京进一步融合。

同光年间,花雅两部在北京展开生死拉锯战,正乙祠戏楼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仿佛谁站在这里演出,就代表谁抢回了主流话语权。最终梅巧玲的”四喜班“进驻正乙祠,花雅之争正式告一段落,代表市民的艺术取代了士大夫艺术,昆曲时代终结。

周边逛逛

琉璃厂里淘文化西来顺里品”马鸭“

正乙祠能有如此火爆的票房,正因为这里是赫赫有名的宣南文化区核心地带,文人士子云集。从正乙祠出门奔南走不到一站地,就是琉璃厂文化街。一般的旅游街,只卖些旅游商品,很难吸引本地人光临。琉璃厂则不然,它靠着原汁原味的老字号以及独一份的产品,吸引着北京的文人墨客。像西琉璃厂的戴月轩毛笔店,毛笔做工精良、选料上乘,具有”尖齐、圆、健“笔之”四德“,甚是讲究。如今这里还成立了现场制作毛笔的表演,更是京城一绝。东琉璃厂的安徽四宝堂,则是以出售各种宣纸出名,不论生宣、熟宣,还是夹宣质量都要高出其他店铺一等。至于散布在东西琉璃厂的书店,更是不计其数,对于淘书爱好者来说,这里可算是一大圣地。

这附近更是从来不缺少美食,全聚德总店闻名遐迩毋庸多表。附近的阿里郎韩国烧烤店

总不差人气。再往北一溜达,和平门内北新华街路东,就是北京清真菜西派的代表——西来顺。这里的镇店名菜是马连良鸭子,是”吃饭精致到挑剔、唱戏挑剔到精致“的京剧”食神“马连良先生的发明,腌时讲究内膛、外皮搓抹,入味后蒸透,再温油炸至皮酥,吃到嘴里那叫一个香酥软烂、肥而不腻。不得不尝的还有著名的”千层牛肉饼“,相传源自唐代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P1-6

后记

但愿不是纪念

中国是一个尴尬的文明古国。一方面,不断考古挖掘出几千年前的遗迹;一方面,百年间不断破坏祖先留下的文化遗存,越靠近当下,这种破坏越呈现加速度趋势。北京,作为首都,它的破旧立新在全国起着风向标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梁思成等学者提出保留老城另建新城的规划方案,在当时的条件下执行起来有很大困难。但后来的发展表明,对历史建筑与传统的轻视,才是这一方案被否决的实质原因。

北京城墙的拆除,由于反对意见太多,最后只好请示最高领导,得到的意见是:现在我们不拆,下一代会拆的 。这句话一语成谶,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各地的城墙、古建、古民居都被拆除改造得七七八八。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世界遗产数目直线上升,直至成为拥有最多遗产地的国家,北京更是拥有最多世界遗产的城市之一。这个矛盾的背后,表现出对具有旅游价值的标志性地点的开发,与对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日常生活历史环境的轻视。中国本就不是一个尊重建筑师的国度,几乎没有一个古建能查得出建筑师姓甚名谁,所以那些不具有地标意义的建筑和传统社区很难被保护完好。通常的情况是,借助一个与此地相关的名人来建立保护的合法性,这种舍本逐末的观念是迄今古建保护最有用的手段。

即使是留存下来得到保护的建筑,很多时候也让人哭笑不得。世界古建保护界有修旧如新、修旧如旧和维持原样三大措施,在中国得到大规模应用的只有第一种。当很多古建筑被劣质的、不协调的新材料粉饰一新时,给人的感觉就是生不如死。而最符合文物保护精神的“维持原样”在中国迄今还没有被厘清头绪。很多被各种机构和个人占据或占据过的古建,每个经历者对它的“原样”都有自己的图像。一个具有良性代谢的传统社区或者建筑,应当保留其原本的功能,以及与功能般配的居住者和使用者。这一点,在经过几十年的折腾之后,依然很难办到,很多时候,只能退而求其次。

如上所言,如果我们把标准放低一些,依然能发现,积淀深厚的北京城仍旧是一个宝库。由杂志同名栏目历年文章精选而成的这本《北京秘境》,是我们尽全力去挖掘北京的留存。大部分知名文保景点不在我们的关注范围内,我们更在意与这个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细节,这也是取名“秘境”的由来。

这些“秘境”目前命运各异:有的只是残留外观,有的已经似是而非,有的还和居民共同呼吸,有的仍然发挥着最初的功能,也有的建筑命运发生了新的变化。

作为媒体,我们的作用是记录这个城市中曾经有过的文化。我们希望,这些宝藏不要消失,不会成为博物馆里的照片或者文物,更别变成崭新的景点。我们希望,这本书不是为了纪念。

《Time Out》主编 牛文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京秘境(52段重新发现北京的旅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牛文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26659
开本 16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6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1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8: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