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创新市场与国家兴衰(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后续研究之一)
内容
编辑推荐

吴欣望、朱全涛编写的《创新市场与国家兴衰》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一个国家兴衰的过程,以创新市场的市场结构特征为基点研究新技术、新构思的供给与需求对国家的重要影响,并对英、德、美、日、印度五国的创新市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创新市场的竞争性越充分,国家越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内容推荐

通过对学术文献的检索,笔者发现,吴欣望、朱全涛编写的这本《创新市场与国家兴衰》在国内外第一次提出“创新市场”,对其历史演变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创新市场理论”,用来解释经济发展与国家兴衰。创新市场是对有商业价值的新技术、新构思等原创性信息进行交易的场所。既然是市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市场结构。创新市场的市场结构由“独立决策的供给方个数”以及“独立决策的需求方个数”共同决定。“个数”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竞争程度。创新市场的市场结构也可被分为买方垄断、买方寡占、卖方垄断、卖方寡占、双边垄断、双边寡占、卖方垄断一买方寡占、买方垄断一卖方寡占和“充分竞争”九种类型。

不同市场结构类型下创新市场的效率是不同的。竞争性越强,可供交易的原创性信息的数量也就越多,创新市场就越有效率;相反,创新市场的垄断性越强,创新市场的效率就越低。

《创新市场与国家兴衰》对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印度五国的创新市场及其市场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历史考察。发现如果一国创新市场的市场结构更具竞争性,那么该国就会经历创新繁荣和较快经济增长,否则会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因此,创新市场的市场结构特征是决定一国创新繁荣和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上述观念与当前主流的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念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和制度创新对长期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与“制度”这一概念相比,“创新市场”和“市场结构”有更严密、更具体和更生动的经济学含义。从而,创新市场理论对历史上经济增长的解释具有更正统的经济学血统。

创新市场理论与当前研究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论思路也有很大差别。创新市场理论是基于微观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创新,它在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背景下考察创新主体的行为。具体而言,它认为创新主体的出现、消失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是市场竞争的自然产物,而系统论思路往往将创新主体的存在和行为模式视为外生的,从而难以解释新的创新主体的出现、创新系统的结构变动等现象;同系统论方法用抽象的网络关系来研究各主体间关系不同,创新市场理论明确地将“市场”看成是连接不同创新主体的纽带,并从各主体所处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环境来理解其内在动机和经济行为;系统论思路将“市场”看作外部环境,创新市场理论则相反,将市场看作研究的核心,用市场结构来解释创新效率;创新市场理论采用的是正统的理论经济学研究方法,能很自然地运用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及结论来研究创新市场的运行效率,提出政策主张,从而更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创新政策。创新市场理论的政策主张是,政府长期经济政策的目标是要提高创新市场的运行效率,其核心是要让创新市场的市场结构更具竞争性。这种政策理念非常明确、简单,很容易被用来指导政策制定。与此相反,到目前为止,系统论思路并没有在创新政策上形成共识,所提供的政策建议的作用仍然有限。

创新市场理论是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积极拓展。《创新市场与国家兴衰》对创新市场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典型国家近现代经济增长的影响的考察表明,教育体制、科研体制、产业格局、对外经济政策、金融体制和专利制度等都会对创新市场及其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一国经济表现。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二十世纪“英国病”、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和美国“新经济”等现象。

目录

导读/1

第一章 创新市场理论/1

 第一节 创新市场的含义/1

一 什么是创新市场/1

二 创新市场上的供求行为与市场均衡/4

 第二节 创新市场的市场结构/9

一 创新市场的市场结构特征/9

二 买方垄断—卖方竞争的创新市场结构/11

三 卖方寡占—买方竞争的创新市场结构/12

四 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13

五 创新机构对创新市场结构的影响/16

 第三节 创新市场理论/18

一 创新市场理论的要点/18

二 创新市场理论与国家创新体系分析框架的比较/19

三 创新市场理论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比较/26

四 创新市场理论与新增长理论的比较/27

五 创新市场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27

 第四节 创新市场理论在历史分析中的运用/28

一 主要思路/28

二 主要发现/29

 本章小结/32

第二章 对创新市场及相关市场的历史概览/35

 第一节 新技术、新构思和新知识的交易市场/35

一 对专利技术交易市场的考察/38

二 对基础研究市场的简要考察/42

 第二节 相关市场之一——发明型员工的劳务市场/46

一 发明型员工劳务市场的特点/46

二 发明型员工劳务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市场结构/49

 第三节 相关市场之二——支持技术创新和转化的资本市场/51

一 从无组织状态到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的建立/51

二 现代风险投资行业格局的形成/54

三 新技术融资市场的市场结构/58

 本章小结/60

第三章 对英国创新市场的历史考察/61

 第一节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创新市场的繁荣/61

一 创新市场繁荣的直接表现和影响/61

二 早期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66

三 对新技术的旺盛需求/72

四 创新对英国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75

 第二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创新市场/79

一 创新市场的表现和影响/79

二 高等教育对创新市场的影响/84

三 科研体制的影响/91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创新市场/95

一 创新市场的持续低落及后果/95

二 创新市场低落的原因/99

三 撒切尔改革及其影响/104

 本章小结/106

第四章 对德国创新市场的历史考察/109

 第一节 统一之前德意志地区创新市场的繁荣/109

一 推动创新需求的自由贸易/109

二 从技术输入转向产品输出的创新市场/117

三 研究型大学的产生与发展/120

 第二节 第二帝国时期的创新市场/123

一 新兴产业与经济繁荣/123

二 高等教育对创新市场繁荣的贡献/127

三 垄断的强化/130

 第三节 1919~1945年需求畸形的创新市场/136

一 走向高度垄断/136

二 畸形创新与虚假繁荣/140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创新市场的复苏/142

一 开放经济中的垄断竞争与产业创新/142

二 研发格局的改变/144

 本章小结/146

第五章 对美国创新市场的历史考察/149

 第一节 独立到内战之前的美国创新市场/149

一 创新市场的表现形式/149

二 支撑创新市场的专利制度/155

三 早期高等教育的影响/159

四 经济面貌的变化/161

 第二节 南北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创新市场/165

一 新技术市场的持续繁荣/165

二 企业内部研究的兴起/171

三 支撑创新的资本市场网络/179

四 高等教育对创新市场的影响/184

五 经济面貌的进一步变化/187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创新市场/189

一 创新市场的新特点/189

二 影响创新市场的重要因素/195

三 解释“新经济”/204

 本章小结/206

第六章 对日本创新市场的历史考察/208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创新市场/208

一 江户时代末期的经济/208

二 明治维新之后的技术引进/209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创新市场/215

一 技术引进为主的创新市场/215

二 技术引进与产品输出并举的创新市场/216

三 技术引进与技术输出并举的创新市场/218

 本章小结/226

第七章 对印度创新市场的历史考察/229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创新市场/229

一 殖民地时期的创新市场/229

二 独立至20世纪90年代之间的创新市场/231

 第二节 经济自由化改革及其对创新市场的影响/238

一 增强创新需求的产业格局调整/238

二 增强创新供给的教育科研体制改革/240

三 创新市场特征与经济绩效/242

四 未来经济展望/243

 本章小结/245

参考文献/248

后记/25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创新市场与国家兴衰(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后续研究之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欣望//朱全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38726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市场营销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13.50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