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一苇可航的近邻,自古以来中日两国就保持着从未间断的文化交流的历史,也可以说是“文化之缘”长期把两国维系在一起,共同创造着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为世界的进步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这本由冯佐哲著的《中日文化交流史话》以历史上各个时期中日关系为背景,全面而系统地叙述了中日两国几千年来文化交流的历史,尤其是对各个时期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重要人物的有关活动及其作用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 图书 | 中日文化交流史话/交通与交流系列/中国史话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一苇可航的近邻,自古以来中日两国就保持着从未间断的文化交流的历史,也可以说是“文化之缘”长期把两国维系在一起,共同创造着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为世界的进步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这本由冯佐哲著的《中日文化交流史话》以历史上各个时期中日关系为背景,全面而系统地叙述了中日两国几千年来文化交流的历史,尤其是对各个时期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重要人物的有关活动及其作用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目录 前言 一 一衣带水的近邻 1. 西太平洋上的岛国及其远古居民 2. 秦汉以前中日间的接触与航线 二 秦汉时代的中日文化交流 1. 有关徐福东渡的传说 2. 汉朝与日本交往的物证——“金印” 3. 汉朝与倭奴国的往来 三 魏晋南北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1. 魏晋与邪马台国的往来及其影响 2. 中国南朝与大和朝廷间的往来 3. 南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四 隋唐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1. 圣德太子与遣隋使 2. 隋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3. 唐代——中日友好交往的高潮期 4. 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五 五代宋元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1. 五代时期中日两国的交往 2. 入宋日僧与奝然、荣西 3. 贸易商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 4. 宋文化与日本文化的相互影响 5. 元日战争与贸易 6. 僧侣往来与文化交流 六 明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1. 明初中国与日本足利幕府的交往 2. 遣明使与勘合贸易 3. 僧侣往来与文化的相互影响 七 清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1. 南明与日本的交往 2. “闭关”与“锁国”时代的中日交往 3. 中日两国正式关系的建立与中华使节 4. 留学生赴日高潮与科学文化交流 5. 文化人互访与华人渡海访书 八 辛亥革命前后中日间的文化交流 1.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2. 鲁迅、李大钊、郭沫若与留学生 3. “贸易”与文化交流 结束语 参考书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日文化交流史话/交通与交流系列/中国史话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冯佐哲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2403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9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17 |
| 出版时间 | 2011-10-01 |
| 首版时间 | 2011-10-01 |
| 印刷时间 | 2011-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9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 丛书名 | 交通与交流系列 |
| 印张 | 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34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