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骊脉归秦
内容
试读章节

一、开疆拓土:东迁西来秦风猎猎

朋友,当你踏上临潼这块秦东沃野,行走在鼓荡着秦风汉魂唐韵的山水之间,为秦人秦风秦韵所感染,对秦人的历史感兴趣,那么请不妨跟着我,沿着司马迁插在秦人历史长河岸边的路标,探寻秦人先祖的踪迹,让那湮没在一页页已经发黄变脆的史籍里的秦人的面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日女惰。”——女惰,就是秦人的远祖、初祖,而且,她还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帝的孙女哩!《史记·秦本纪》当中,言之凿凿地记着:“女惰织,玄鸟陨卵,女惰吞之,生子大业。”从这句话里,我们能够知道秦人始祖女惰不但是个织布能手,而且她怀上秦人远祖大业的原因,是因为吃了正在天上飞着的燕子的卵。

说到女惰,根据《史记》的记载,她不仅是秦人的女性远祖,而,且是赵人的女性远祖。事实上,不仅秦、赵的男性祖先是来自以玄鸟为图腾的部族,而且商人与秦人、赵人的远祖关系都至为密切,商人的远祖简狄也是食玄鸟的卵而生商人。后来的史家根据秦、商远祖都是“卵生”的传说,推测秦、商、赵人都是来自于东方以鸟为图腾的氏族,也就是古代东夷部落中的少吴氏族。

《史记·秦本纪》还记载:“大业取少典之子女华,生子大费。”大费即《尚书》中记载的伯益(《史记·燕召公世家》作益已,《陈杞世家》分为翳、益二人,不确。——依王遽常《秦史》说)。关于伯益的事迹,各种古籍中并没有系统全面的记述。但从《尚书》、《史记》等古籍中的零星记载来看,伯益担任部落长时,主要率领部落族人在驯兽、治水、垦荒种稻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所以舜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不但给他的部族赐姓为赢,给他部族的图腾上挂上了黑色的飘带,还将姚姓的最漂亮的女子赐给他做妻子,并且祝福他和族人人丁兴旺,繁荣昌盛,以后大有作为。

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伯益受姓,即标志着生息在东方的秦人氏族部落从此走出了原始人的浑沌状态,踏入了文明的大门,被当时文明程度较高的黄炎集团所接受,融入到了华夏民族的大文化圈之中。

上面说到伯益和他的部族因为“调训鸟兽”有功,获得了部落联盟首领舜“赢”姓的赏赐。其实,除了受赐得姓之外,伯益的部族还被封之于“秦”。所谓封之于“秦”,就是在“秦”那个地方,划给伯益部族一块土地,让他们在那里安居乐业,生息繁衍。赢姓秦人最初的受封之地“秦”,地望在今河南范县东南故范县城一带,古时候属于山东省。大约在殷商之时,秦族的一支为商人“保西垂”(今陕西渭水中游为商之西界),由此开始了部族西迁的漫长行旅。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中的孟戏、中衍部落,其人身体长得很像鸟,但却说着人人都能听懂的语言。商王朝的太戊帝听说中衍族人驾车的技艺高超,于是就把他们请来给自己驾车。为了笼络住中衍一族死心塌地为自己服务,太戊帝还给中衍娶了妻子。太戊帝的这一招果然奏效,从太戊帝开始,中衍族人及其后代子孙,都尽心尽力地效忠商王朝,或冲锋陷阵攻城略地,或养畜种黍纳贡进赋,每代均有功于商。当然,商王朝也厚赐中衍及其族人,所以《史记》上记载中衍一族的赢姓子孙大多显贵,上升为统治阶级,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中衍的玄孙叫中涌,他领着秦族一部散居在商王朝版图的西部地区,这一地区当时为戎族所居,中涌和他的族人当时担负的是保卫西部边疆的任务。中涌的儿子名叫蜚廉,蜚廉的儿子叫恶来。《史记·秦本纪》记载:“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纣。”古人行军作战,大多长途奔袭,而且以力博敌取胜,所以蜚廉的善跑、恶来的有力,就为殷纣王所欣赏,被委以重任。《晏子春秋》中说,殷纣王任用他们父子两人“凌轹天下”“威戮无罪”,看来他们父子俩跟着殷纣王,干了很多人神共愤的坏事。成语“助纣为虐”,就是因他们俩“以材力事纣”之事而来的。正因为秦人的先祖与商王朝有着这样深远的历史血缘关系和政治利益关系,所以,周武王平定朝歌之后,就废掉了恶来一族的赢姓,把恶来的部族也都降为奴隶,以示惩罚。

不过,到了周王朝时代,恶来的孙子孟增却受到周成王宠幸。据说孟增聪明过人,对商朝的甲骨文造诣颇深,因而被周成王召人宫内,委以重任。孟增因功得到周成王的嘉奖,被赐封于皋狼之地,并以地赐其名皋狼。然而,孟增虽然身为周成王的近臣和宠臣,有大功于周王室,但除过受赐土地、以地名皋狼为名之外,并没有为其部族恢复赢姓,其部族地位仍然不高。皋狼生有一子,名为衡父,史书上虽然记载了他的名字,但却没有记载他有什么作为。但是,衡父的儿子造父却因为善于驾车,载着周穆王去会见西王母,被周穆王所宠爱,并因功而受赐于赵城(地望在今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因此而得姓为赵氏。造父接受了周穆王的封赐以后,他的后裔就以封邑为氏,称为赵氏。造父死后,他的后代继承了他御车和养马的技艺,传至六世孙奄父时,这位名公仲的孙子,也做了周宣王近御,帮助“宣王中兴”,并立有功劳,成为赵姓始祖中一位有名的人物。

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周代初年,赢姓的秦人祖先追随商人的后代武庚,发动了一场大的反周叛乱。周人平息叛乱之后,就把参与叛乱的赢姓氏族变为部族奴隶,强迫他们为周王室养马。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些被贬为奴隶的赢姓部族最后到了哪里却无从知晓。依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的说法,虽然蜚廉一支的赢姓部族被打得大败,但是并未灭绝,而是跋涉数千里,迁到了西北黄土高原,“在西戎,保西垂”。

P3-5

目录

第一章 铿锵崛起:秦之兴

 一、开疆拓土:东迁西来秦风猎猎

 二、褒姒之笑:幽王乱常国破身亡

 三、将兵救周:秦襄公以战功封国

 四、献公振羽:雨金栎阳兆秦复兴

 五、分土悬士:轻儒崇法孝公图强

 六、徙木立信:奖励耕战商鞅变法

 七、移风易俗:秦国跻身战国七雄

 八、亦正亦邪:宣太后奇招定社稷

 九、鏖兵长平:秦昭王弱赵定天下

 十、魂系大秦:子楚赵姬合葬芷阳

 十一、医圣扁鹊:望闻问切救死扶伤

 十二、寄身秦士:蔺相如英魂归临潼

第二章 鞭捶天下:秦之盛

 一、倚天把剑:秦王长策御天下

 二、蕞地之战:秦王挥鞭扫六合

 三、郑国修渠:疲秦之计富临潼

 四、铸兵铜人:空留地名在人间

 五、狱吏秦篆:胡母敬规范文字

 六、厚今非古:焚书之事待商量

 七、殃及池鱼:坑儒谷里说冤魂

 八、阿房阁道:骊山北构而西折

 九、秦皇陵寝:千古功过任评说

 十、地下军团:纠纠老秦护国魂

第三章 帝国日落:秦之殇

 一、戏水之战:章邯独力挽狂澜

 二、残暴昏聩:秦二世难遂三愿

 三、子婴复仇:天意不佑秦国祚

 四、戏西鸿门:封汉古都项王营

 五、项羽裂秦:楚霸王三分秦地

 六、龙腾栎阳:三都临潼铸汉魂

 七、新丰之建:刘邦之父葬临潼

 八、迁都长安:无限风光龙首塬

附:秦世系表

序言

浴火之凤翼冲天

临潼在秦汉时期的中国社会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曾经发生过堪与咸阳、长安等名城古都相媲美的历史作用。特别秦孝公和商鞅在古栎阳进行的变法,对秦国而言,是一次有着“浴火重生”壮丽与惨烈的获取秦族文化新生的壮举。大秦这只东飞西来的“凤鸟”,以栎阳为都,进行的历时二十多年的变法,移风易俗,不仅改变了秦国,而且也改变了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历史走向,并且深重而长久地影响了整个世界。

此外,汉王朝的兴起,也与临潼有着渊源至深的文化关联。且不说汉之封始于临潼,汉王刘邦复出关中后以临潼为都,单单要是没有关中作为汉与楚争战天下的大后方,汉王刘邦要想战胜项羽,恐怕要艰难得多。所以,如果说临潼是汉王朝的发祥地,是汉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华龙的飞腾之地,也无可厚非。

然而,对于这一点,史学界的认识是很不到位,甚至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本书的写作正是为了把临潼的史学地位彰显出来,并在一开始专门对秦国的秦族时代做了一个粗线条的勾勒,让读者朋友首先对秦人立国前和立国后的最初阶段的生存状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在关于秦族、秦国、秦王朝的史学述事和民间评说里.似乎有一个定性式的观点,即秦人是一个粗鄙无文的野蛮民族,秦国的崛起靠的是残酷野蛮的军事征服,秦王朝是一个由暴君统治着的暴力社会,总之,秦人、秦国、秦王朝乏善可陈。所以,本书要把秦人为什么从东海之滨迁徙到陇上黄土高原,又从风劲雪寒的陇东高原迁徙到沃壤千里的关中平原的缘由经过梳理一遍,以“了解之同情之”的态度,重新审视这个英雄而苦难的,给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做出过巨大历史贡献的民族。

期望踏上临潼这块古老神奇的大秦故土的人们,不再只是把临潼当作一个旅游胜地,不远千里来到此地,不仅要领略周秦汉唐的风景,看看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华清池、捉蒋亭等人文景观,而且要把它当作追寻中华民族之根的文化寻根之旅,同时,也希望生长于斯的临潼人民,在这块龙腾凤舞的土地上,承继关中秦人先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创生进取精神,以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的进取精神,重现大秦辉煌,重振汉唐雄风!

王琪玖  2011年6月2日

内容推荐

《骊山物语》系列丛书是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面向全国发行的一套文化系列丛书。丛书不仅以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的景点建设为视觉焦点,而且将临潼的文化传承、文化兼容、文化创新与时尚潮流融合,依托度假区丰富厚重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山水形胜的自然景观,选取具有高度概括、浓缩,同时又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可延展性的文化主题,以图文并茂的书册形式,立体而生动地传播临潼文化,介绍临潼的自然形胜,历史传奇,文物古迹,艺术成就以及现代生活,宣传度假区独具特色的人文气息和优美无双的宜居环境。

《骊脉归秦》为其中一册,《骊脉归秦》由王琪玖所著,本书要把秦人为什么从东海之滨迁徙到陇上黄土高原,又从风劲雪寒的陇东高原迁徙到沃壤千里的关中平原的缘由经过梳理一遍,以“了解之同情之”的态度,重新审视这个英雄而苦难的,给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做出过巨大历史贡献的民族。

编辑推荐

《骊山物语》丛书汇聚国内近百位专家学者智慧,历经六次研讨论证,梳理临潼文化结构,图文并茂,将度假区的历史文化资源重新梳理和呈现,让您领略骊山风光的同时又从中感受丰厚的文化内涵。

《骊脉归秦》由历史文化研究专家王琪玖著写,以秦时临潼地域内的历史故事为内容,突出临潼地域深厚的秦文化底蕴,展现度假区独一无二的秦文化气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骊脉归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琪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55763
开本 16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4.13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9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