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姚雪垠下放东西湖琐忆
内容
试读章节

高定鼎向他说明来意,请他给我们讲《三里湾》。他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

“《三里湾》我没细看,只翻一翻,没有什么可讲的,我不想讲。你们刘绶松老师不是讲新文学史的吗?你们请他讲吧!”

没想到刚开口就碰了钉子,我和高定鼎瞠目相视,场面非常尴尬,作协的同志也趁机溜了。良久,高定鼎又说:

“姚先生,我们今天是慕名而来。你在华师讲新文学史,反应很好,同学们非常希望在毕业之前能听到您的讲课。”

“啊?你们怎么知道我在华师讲课的情况?你们有人去听了吗?”

“您讲课的那个班,和我们是同届,我们经常举行联谊活动。华师的同学介绍他们学习情况时,谈到您的讲课对他们很有启发,一些素有歧见的陈旧话题,您都讲得很有见解,也比较公正……”

我还未说完,高定鼎马上抢过去说:

“现在提倡解放思想,独立思考。苏联有一篇小说写了农庄女青年娜斯佳,对我们很有启发,她那种敢于冲破传统思想束缚、敢于向习惯势力挑战的精神使我们很佩服。现在文学方面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感觉到了,却说不清楚,能说清楚的又不敢说。姚先生讲《三里湾》,可以联系当前大家关心的文艺问题,也可以联系您的创作经验,还可以联系娜斯佳精神给我们讲一讲。您在华师怎么讲,也可以在我们那里怎么讲。姚先生当过教授,很了解我们大学生的求知渴望,希望您不吝赐教。”

高定鼎说得有点激动,情不自禁地搓着手站了起来。我不能不惊服高定鼎的机灵与口才。果然,姚雪垠快乐起来,他一边豪爽地笑着,一边说:

“好,好,我答应你们。先讲讲《三里湾》,再讲讲我的创作情况,也顺带谈谈我对许多理论问题的看法。你们大概只知道我是作家,并不知道我写了不少理论文章,还是一位文艺理论家吧。”

我回答说:

“我读过《小说是怎样写成的》。这部理论集除了介绍您的创作经验,也谈了不少文艺理论问题。您前年写的关于《儒林外史》思想性的文章,也是很有见解的论文……”

 姚雪垠不等我说完,便接着说:

 “那篇谈《儒林外史》的文章,可把我写苦了。手边什么资料都没有,完全凭记忆,凭青年时代下过的一点苦工夫写的。”

 说时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接着,他又告诉我们他在华师住了近两个月,一边讲课,一边体验大学的生活,准备写一部长篇,暂定名《青春》,已写出了其中一章《实习魄第一课》。他到华师中文系讲现代文学是因为原来的教师被划为“胡风分子”,不能再讲课了,系里为了肃清影响,要他从五四开始梳理一遍。他说他过去在大夏大学开的是“小说创作原理”,没有讲过新文学史,好在自己比较熟悉,所以也没太大困难。接着,我们商定了作报告的时间便告辞了。

姚雪垠作报告这天是星期六,学校晚上要在小操场放映电影《渡江侦察记》,同学们都希望报告会按时结束,不要拖延时间。下午2时整,老图书馆一楼阅览厅已座无虚席,姚雪垠准时开始了他的报告。他对《三里湾》作了热情而周到的肯定,首先是题材的现实性,其次是赵树理将民间说唱与现代小说的有机结合,再次是小说中体现的质朴、幽默、乐观的创作风格。而对《三里湾》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赵树理对长篇小说缺乏驾驭能力,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二是对生活的反映比较浅,缺乏历史的深度把握。有同学递纸条请他谈谈《三里湾》没有写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写新的英雄人物,而赵树理则被誉为代表工农兵方向的作家,戴着许多顶桂冠,这应该怎么解释。姚雪垠拿着纸条看了看,没有回答,而是掉转话题说:

“我现在想谈谈我自己的创作和对有关创作问题的·些看法。”

停了一下,他接着说:

“近年来我的主要精力放在两部长篇小说上。一部叫《捕虎记》,内容是写思想保守的老工人和青年工人的矛盾,后来揭露了从中挑拨的阶级敌人,矛盾也就解决。另一部书名《白杨树》,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倾全力于欧洲战场,给中国民族轻工业造成了发展机会,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家庭向轻工业投资,向民族资本转化。我着重写了两个家庭,塑造了不同时代的三代工人形象。”

接着他为我们叙述了工人家庭的悲惨而又悲壮的故事。他叙述故事的才能确实令人佩服,他不仅叙述得脉络分明、详略得当,而且在讲述时感情充沛、形象生动,往往讲到动情处,他饱含着热泪,引得满座一片唏嘘。他接着说:

“工厂门前有一条河叫做卫河。卫河的南岸原是乱坟岗,埋葬的都是工人,他们死于饥饿、疾病和反动派的枪杀,这是一部中国工人阶级活的血泪史。如今兴建为公园,栽种一排一排的白杨,苍劲挺拔,直指苍穹,象征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坚韧和英勇,因此小说取名《白杨树》。

“但这部作品得不到支持。理由是在前一发展阶段没有写党的领导,而后面虽然写了党的领导,但你没当过地下党,没有经验,怎么能写好?就这样,这部作品被扼杀了。”P3-5

目录

夏季的形势(之一)

夏季的形势(之二)

“右派就该吃苍蝇?

在覆没中寻觅生机

鉴定会——运动的常态化

在大忙季节里

沉重的摘帽大会

写《李自成》再也不用偷偷摸摸了

由心情抑郁到感觉良好

告别东西湖农场

内容推荐

周勃编写的《姚雪垠下放东西湖琐忆》讲述了现代小说家姚雪垠先生下放东西湖农场时的事迹。

《姚雪垠下放东西湖琐忆》共分为:“夏季的形势”、“鉴定会——运动的常态化”、“在覆没中寻觅生机”、“写《李自成》再也不用偷偷摸摸了”等十篇内容。

编辑推荐

姚雪垠,现代小说家。原名姚冠三,1910年10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邓州市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父亲上过开封优级师范。由于家境窘困,母亲准备在他出生时溺婴,幸为曾祖母所救。从小爱听外祖母讲故事,还由此激发了想象能力和文学兴趣。

周勃编写的《姚雪垠下放东西湖琐忆》讲述了其下放东西湖农场时的事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姚雪垠下放东西湖琐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902537
开本 16开
页数 1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75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1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