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力图通过原始文献资料揭示二战时期日军在沈阳设立盟军战俘营的日军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战俘移送、战俘死亡、收押战俘人数的推移及其背景、战俘同家属的通信以及日军通过战俘家属通信的对美情报收集等情况,以期为读者还原一个沈阳盟军战俘营的历史全貌。
图书 | 二战时期沈阳盟军战俘营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力图通过原始文献资料揭示二战时期日军在沈阳设立盟军战俘营的日军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战俘移送、战俘死亡、收押战俘人数的推移及其背景、战俘同家属的通信以及日军通过战俘家属通信的对美情报收集等情况,以期为读者还原一个沈阳盟军战俘营的历史全貌。 内容推荐 沈阳盟军战俘营设立于1942年12月,是二战时期曰军关押英美将校战俘的主要战俘营。出席1945年密苏里战舰曰军投降仪式的美军陆军中将温莱特曾在该战俘营关押。该战俘营最多曾关押英美等盟军战俘1729人(1945年8月)。 本书考察了战俘营的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战俘移送、战俘死亡、战俘人数、战俘同其家属的通信以及日军通过战俘家属通信对美国的情报收集等情况,以期还原沈阳盟军战俘营的历史全貌。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一 近代战争中战俘问题的产生1 二 二战时期日军战俘政策问题的研究视角4 三 二战时期日军战俘政策的研究方法论8 第二章 日本战俘政策历史简论11 第一节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的战俘政策11 一 《万国公法》在日本的流布11 二 甲午战争时期日军的战俘政策16 三 甲午战争时期日军的战俘政策评价22 第二节 日俄战争时期日军的战俘政策28 一 日俄战争前的《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28 二 日俄战争期间日军的战俘政策30 三 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战俘政策的评价35 第三节 侵华战争中日军的中国战俘政策40 一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东北的“讨伐”作战与战俘的处理40 二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劳工训练所”中的中国战俘42 三 中国战俘待遇问题的背后45 第三章 沈阳盟军战俘营的管理体制48 第一节 二战时期日军的战俘政策48 一 二战时期英美等盟军战俘的产生48 二 二战时期日军的战俘政策50 三 二战时期日军设立的战俘营54 第二节 沈阳盟军战俘营成立61 一 “奉天俘虏收容所”编制61 二 沈阳盟军战俘营设立的目的64 四 沈阳盟军战俘营中的日军人事70 第三节 沈阳盟军战俘营中盟军战俘人数的推移77 一 盟军战俘人数与构成77 二 沈阳盟军战俘营中盟军战俘的死亡与死亡率问题88 三 战俘死亡的特例93 第四章 沈阳盟军战俘营内的战俘生活97 第一节 “昭南寮”97 一 “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与“昭南寮”的建设97 二 “昭南寮”101 第二节 盟军战俘的营内生活105 一 盟军战俘营中的战俘分工与处罚105 二 日常饮食114 三 战俘疾患和战俘营内的卫生设施121 第三节 盟军战俘的居住设施与休息日123 一 盟军战俘的作息与娱乐123 二 战俘通信与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的慰问品127 三 战俘所处的居住环境130 第五章 战俘劳役与战俘反抗134 第一节 二战时期日军“以战养战”的战俘政策134 一 日军“以战养战”政策的形成及发展134 二 日本“以战养战”政策在劳动力方面的具体体现136 第二节 盟军战俘劳役场所及状况141 一 沈阳盟军战俘营的战俘劳役141 二 沈阳盟军战俘营直属劳役场所146 二 沈阳盟军战俘营之派遣所160 第三节 盟军战俘的抗争及与中国工人的友谊166 一 盟军战俘的抗争166 二 盟军战俘同中国工人的友谊170 第六章 731部队与沈阳盟军战俘营 173 第一节 731部队的细菌试验活动 173 一 731部队的设立 173 二 二战后期日本对美细菌战计划180 第二节 731部队在战俘营的“工作” 187 一 731部队与沈阳盟军战俘营的“关系” 187 二 731部队在战俘营 195 三 731部队活体试验实例 203 第三节 盟军战俘与731部队 210 一 战俘记忆中的731部队 210 二 战后对盟军战俘与731部队的调查 217 第七章 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与沈阳盟军战俘营220 第一节 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与日美战俘信息交换220 一 日美在战俘问题上的相互允诺220 二 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与沈阳盟军战俘营战俘信息223 三 沈阳盟军战俘营处决战俘的通报230 四 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代表视察沈阳盟军战俘营233 第二节 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代表视察报告中的沈阳盟军战俘营235 一 安格斯特视察报告中的沈阳盟军战俘营设施235 二 安格斯特视察报告中的“四平街拘留所”238 三 安格斯特视察报告中的“奉天拘留所”240 第三节 马歇尔·鸠诺笔下的沈阳盟军战俘营242 一 马歇尔·鸠诺的活动与著作242 二 马歇尔·鸠诺笔下的沈阳盟军战俘营243 三 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代表笔下的 “虚”与 “实”246 第八章 战俘信函检查与对美情报收集248 第一节 二战时期的日美情报战248 一 日本的海外情报收集248 二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对日情报收集251 三 二战期间日军军事情报收集252 第二节 沈阳盟军战俘营的战俘通信254 一 二战时期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与战俘通信254 二 二战期间日军的战俘通信制度256 三 沈阳盟军战俘营的战俘通信258 第三节 战俘信函检查与对美情报收集260 一 沈阳盟军战俘营战俘收到的家属信函260 二 沈阳盟军战俘营的战俘家属信函检查266 三 战俘家属信函中的美国国内战略情报274 四 战俘家属信函与日军对美情报收集重点292 第九章 沈阳盟军战俘营的解放295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的反击295 一 盟军在欧洲战场上的反击295 二 盟军在亚洲太平洋战场上的进攻296 第二节 盟军战俘的解放298 一 沈阳盟军战俘营解放前夕的战俘移动298 二 解救沈阳盟军战俘的“火烈鸟行动”302 三 沈阳盟军战俘营中盟军战俘的解放308 第三节 战犯审判317 一 远东军事法庭的战犯审判317 二 虐待战俘的战犯审判320 附录一 沈阳盟军战俘营大事记323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339 一 档案、资料集339 二 专著340 三 论文341 后记34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二战时期沈阳盟军战俘营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铁军//高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16182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3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9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E297.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1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