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长也要听孩子的话(与孩子有效沟通的68个技巧)
内容
编辑推荐

“宝贝乖,要听话……”这恐怕是许多家长说过最多的话,孩子不听话也是困扰诸多家长的一个问题。但是,我们可曾认真听过孩子的话?孩子不听话了,怎么办?笨的家长骂孩子、打孩子,甚至“孤立”他,聪明的家长则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免不了会有争吵、训斥、抱怨……有时候不见得是孩子做错了事,当然,也不是父母不够爱孩子,而是亲子间交流不顺畅、互相不理解而发生的误会。

本书撷取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成长难题、沟通问题,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予以分析,教广大家长学会换位思考,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从而彻底扭转沟通不畅造成的危险局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的关键是,家长要行不言之教。

内容推荐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做错了什么,而是家长做错了表率,或用错误的方式来表达爱。

你想,我们总叫孩子听话、听话,可我们什么时候听过孩子的话?

多年来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的木紫,针对亲子沟通中常见的争吵、抱怨等沟通障碍和成长难题,条分缕析,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应对办法,帮助家长彻底扭转沟通不畅造成的危险局面。可以说,这是一本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的案头必备书。

木紫另著有《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三字经里的家教智慧》、《女儿,你听我说》、《老师妈妈的教子绝招》、《女孩必读》等书。

目录

Chapter 1 良好的沟通能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家长要有家长的样子

 弄清楚情况再说话

 多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遇事多跟孩子商量商量

 幽默,让您的孩子更快乐

 让孩子吃点苦头也无妨

 “我喜欢我的旧妈妈!”

 孩子为什么跟别人打架

Chapter 2 情感沟通的精髓

 偷看孩子日记,对不对

 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

 孩子只哭不说话,怎么办

 也谈“养个孩子真不容易”

 怎样处理孩子的不良情绪

 爱孩子,就要和孩子在一起

 向孩子认错不丢人

 不要对孩子说到做不到

Chapter 3 引导孩子渡过成长“危险期”

 谁家都有不听话的孩子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有没有道理

 小心,年纪不大的孩子也叛逆

 童年本该是快乐的

 如何帮孩子完成角色转换

 不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Chapter 4 孩子更愿接受建议和启发

 如何让孩子变得更有责任心

 他为什么会打妈妈一巴掌

 孩子太懒了,怎么办

 让孩子在玩耍中成长

 怎么让孩子变得更大胆

 孩子的自卑心理是怎么形成的

 孩子依赖性强,怎么办

 撒谎的孩子就是坏孩子吗

Chapter 5 孩子成长的营养剂——赞赏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赞赏

 夸孩子的办法不止一种

 学会拍孩子“马屁”

 让孩子“碰巧”听到家长对他的夸奖

 不要让孩子成为第二个方仲永

 坏孩子“从良”记

 要让孩子知道好在什么地方

 哪个孩子不喜欢乱涂乱画

Chapter 6 恰当而巧妙地拒绝孩子

 拒绝时,不要让孩子难堪

 孩子爱找借口可不是什么好事

 别急于对孩子说“不”

 拒绝孩子时,也要“摆事实,讲道理”

 孩子有“网瘾”怎么办

 巧妙暗示,让孩子告别坏习气

Chapter 7 会“说”,还要善“管”

 把握好“说”与“管”的尺度

 别告诉我你会问问题

 让孩子从小知道“后果很严重”

 言传,更要身教

 代替惩罚的方式有很多

 不做“更年期妈妈”

 惩罚:道是无情却有情

Chapter 8 多种形式沟通,无声胜有声

 走出家门,和孩子去旅行

 小信笺,解决沟通大问题

 网络也是沟通的好帮手

 在聚会中教育孩子

 别忘了给孩子一个微笑

 用眼神教出一等孩子

 孩子大了也要“抱一抱”

 关键时刻,紧握孩子的手

 沉默式教育,无声胜有声

Chapter 9 不以语言暴力伤害孩子

 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

 谩骂,只会使孩子更粗鲁

 孩子是吓不住的

 命令是家庭教育的天敌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盲目比较,只会刺伤孩子

 谁挖苦孩子都不好

 你是“优点盲”,孩子便是“缺点狂”

试读章节

哎呀,儿子把家里的餐桌给拆了!

看到爸爸,儿子的兴奋劲没了,眼珠骨碌了几下,撒腿就跑出了储藏室。爸爸顾不上追孩子,蹲下来收拾残局,一边收拾一边嘀咕:“这个大餐桌和我年龄一般大,从来没有拆开过。这个臭小子,竟然在这里开天辟地了!现在你跑了,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看我晚上怎么收拾你!”

妈妈来到储藏室,见爸爸正在安装桌子,很不解,问他是怎么回事。爸爸为了不让儿子屁股开花,对妈妈说:“我担心凸露出来的钉子会划伤人,想修理一下,没想到把钉子弄断了,所以不得不重新钉上一只。”

妈妈没说什么,离开了。

吃饭的时候,楚世明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妈妈怎么喊也不出来。要在平时,面对这么多好吃的,这个小馋猫不用喊,早就坐在餐桌前了。看到孩子这个样子,妈妈很疑惑,问儿子怎么了,楚世明说,自己的肚子有点不舒服,现在吃不下饭。

爸爸了解儿子,大声说:“我把儿子喜欢吃的菜都夹出一小部分,有烤鸭、可乐鸡翅、水煮鱼、再捡一只大螃蟹和几个水煮虾!”

楚世明虽然捂着肚子努力做痛苦状,但是心思全在爸爸那儿,祈祷爸爸千万别把自己最爱吃的肘子肉漏掉了呀!

爸爸接着说:“一个盘子装不下了,再拿一个盘子,给我儿子夹点肘子肉!”听爸爸这么说,楚世明忍不住在心里为爸爸举起了大拇指:哇噻,绝对是超级好爸爸!

好不容易盼走了客人,楚世明刚想着进厨房扫荡那些预留的美食,爸爸就端着盘子进来了。儿子一骨碌从床上坐了起来!

爸爸小心地把门关好,对儿子说:“儿子,吃饭吧!爸爸刚刚用微波炉给你加热了,香得很呀,慰劳一下我家的‘拆卸专家’!”

“老爸,谢了!”儿子对爸爸抱拳:“够意思!”

爸爸本想就儿子今天搞破坏的行为责备儿子一番,不成想儿子先开了口。儿子一边大口地吞咽饭菜,一边对爸爸说:“您不是说能够发明创造的入很伟大吗?我想研究一下咱家那个笨笨的餐桌,看能不能把它弄成收缩自如、能大能小的样子!”

原来儿子没有在搞破坏,而是在做改进设计呀!楚世明一直很淘气,使得父母对他格外不放心。为了让孩子的精力集中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爸爸给儿子讲了很多发明家的故事,有茅以升发明架桥、21届世博会农民发明家吴玉禄发明机器人、北京小学生发明的投币水龙头,等等。看来,这些故事触动了儿子的心灵!

爸爸说:“真不错,儿子,吃完后,爸爸和你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爷俩把家里的长桌重新拆开,然后按着原来的方法又安装上。儿子在这样的拆装过程中有了思路,对爸爸说:“把长桌分成几个部分,装上合页,不用的时候,就可以合上,用的时候再展开,这样不就成了吗?”

爸爸赞叹儿子聪明,就这样爷俩忙碌了两个晚上,一同改造了家里的餐桌。

其实,孩子都具有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天性,他们需要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自由地体验人生。如果父母总是按着自己的想法,断章取义地理解孩子,很可能给真相蒙上一层纱幕,妨碍孩子的自由成长。

所以当孩子的语言、行为不入父母的“法眼”,甚至表现得离经叛道的时候,家长应该先按压住自己上扬的火气,试着和孩子先沟通一下,具体可以这么做:

沟通技巧

1.静下心来听孩子的想法

楚世明的爸爸没有因为儿子弄坏了桌子就训斥儿子,而是肯定了儿子的探索行为,这一点体现了爸爸对儿子的理解和爱护。孩子弄坏了家里的物品,从经济角度来看,物品已经造成了损失,如果家长再因此打骂孩子,不但容易打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还会影响父子感情。所以说,这个时候对孩子发火、惩罚孩子都比不上让孩子从这件事情上获取成长的知识和经验划算。

家长应该先把弄坏了的物品放一放,静下心来,听孩子讲一讲他的想法,帮助孩子弄明白他不懂的地方,然后提示孩子不要私自拆卸家里的电视、冰箱、厨房用具等带电危险物品。P10-11

序言

序 亟需换位思考的家长

“我家孩子这么不听话,怎么办?”

“我一说话,儿子就冲我瞪眼!”

“我家孩子贪玩,懒得要命,写作业还得陪着、管着!”

……

孩子不听话,恐怕是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了。一开始,家长会耐着性子劝,但是时间一长,难免不耐烦起来,开始呵斥孩子,甚至惩罚孩子,还美其名曰“小树得砍,小孩得管”。当然,比这更糟糕的是,有些家长由着他的性子来,要什么给什么,却忘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古训。

那要怎么办呢?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很有意思的美国电影,叫《有其父必有其子》,讲的就是儿子“不听话”的故事。父亲哈蒙德是名优秀的医生,希望还在上中学的儿子克里斯长大后能够子承父业,可是儿子对医学一点兴趣也没有。此外,两个人的兴趣爱好、处事方式不同,没少为这类事情争吵。哈蒙德为这个“不听话”的儿子头疼不已!

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如果有机会让你做一回你的孩子,你又会有多“乖”?

克里斯的同学把一瓶印第安人特有的神奇药水带到了克里斯家,却被哈蒙德医生误服。结果,哈蒙德父子互相换了一下外表,父亲变成了儿子,儿子变成了父亲。你不是老抱怨我不好吗?那就让你做一回我,且看你有多优秀!

两个人虽然很着急,但是也没办法,好在这药水的效果只有一天。这一天里,哈蒙德医生参加儿子的聚会,却把它搞砸了,还因为古板的说教而遭到大家的疏远。儿子这边呢,因为我行我素,让老爹屡遭误会,还搞丢了一次荣升主任的机会。第二天换回真身之后,两个人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可惜,现实中的我们都没有这个机会,但是作为大人的我们可以服下另一种“神奇药水”,那就是换位思考。我们老叫孩子听话,可是又有多少家长认真听过孩子的话?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有没有问过他哪里不舒服?当孩子把别家孩子打得鼻青脸肿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可能是他受了欺负?当孩子不愿上学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孩子在学校受了哪些委屈,而不是简单地怪他顽皮、任性?……

周末,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3岁的孩子出游,可是刚上车不久,孩子就嚷着要下车,两人怎么哄都不管用。由于旁边有很多人在看着,父亲当时火气就上来了,吼道:“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这车说停就停啊?”孩子被吼得不敢吭声了,可是眼泪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父亲却余怒未消,说:“好好说话你不听,非得挨骂了才老实!”

结果没过几分钟,孩子突然“哇”一声吐了一地,吓了所有人一跳。孩子用小手指着胸口,怯怯地说:“妈妈,这里不舒服。”这对夫妇这才明白,刚才孩子嚷着要下车,可能是晕车了。可是孩子还小,哪懂什么叫晕车呢?

在我研究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碰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怎么办?笨的家长骂孩子、打孩子,甚至“孤立”他,聪明的家长则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或者说,没有笨家长,只有懒家长,只要稍微用点心,留意一下孩子的言行,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家长就会明白孩子的真实想法与实际困难,从而更好地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

养而不教,父母之过,但是不会沟通,就纯属懒惰了。针对生活中常见的家教问题,我挑了近300个教育案例,总结出与孩子有效沟通的68个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可要是掌握了良好的沟通技巧,父母又哪里轮得到别人可怜呢?但愿每个家长都能让孩子在同学面前感到自豪,一如我们期望孩子成为我们的骄傲一般——这也算是一种换位吧,但愿!

木紫

2010年11月3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长也要听孩子的话(与孩子有效沟通的68个技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木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龙门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827254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