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虹(多棱镜下的新西兰)/大小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虹(多棱镜下的新西兰)》分赤、橙、黄、绿、青、蓝、紫7辑,每辑11篇散文,共77篇,大部分曾被《读者》和《青年文摘》等杂志转载。

邂遇聂茂的这些文字,兴许能勾起一些纤细的回忆,一些心底的涟漪。这种回忆或涟漪甚至能闪亮你的整个下午,使你于和风细雨中,体味出异国他乡的风景是多么的温馨迷人。

内容推荐

新西兰是一个生长白云、生长梦想的地方,也是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地方。《虹(多棱镜下的新西兰)》分赤、橙、黄、绿、青、蓝、紫7辑,每辑11篇散文,共77篇,大部分曾被《读者》和《青年文摘》等杂志转载。这里有文化震撼,有诚信、友爱、正直、和善,有岁月的残片、风中的清香和黄昏的絮语,原汁原味,有一点儿新鲜,一丝儿感动。读一读,那些你没有到过的地方、你没有见过的风景、你没有邂逅的人和事,也就成了你的经历和记忆。

邂遇聂茂《虹(多棱镜下的新西兰)》的这些文字,兴许能勾起一些纤细的回忆,一些心底的涟漪。这种回忆或涟漪甚至能闪亮你的整个下午,使你于和风细雨中,体味出异国他乡的风景是多么的温馨迷人。

目录

自序(长白云的地方也长梦想)

赤:异域风情

美丽的红衣女郎

踩在肩上的感动

春天里的无名花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断砖

公仆警察

加油站的打工仔

诗人就是痛苦

老人与狗

与帕瓦罗蒂同台演唱

抓拍月亮的老太

橙:一瓢乡愁

隔海的乡愁

陪父亲喝老酒

辣椒的故事

又闻腊肉

桂皮香

缘分

歌唱的天空

净水之思

沉重的测试

爱国的歧途

营造过年氛围

故乡在我心中

黄:鸽哨声声

与总理擦肩而过

当特约演员的总理

总理代人受过

总理道歉

警察与猫

市长请客

信赖

有彩的感谢

从总统到平民

威廉王子洗马桶

装满信赖的葡萄酒

绿:海外传真

嫁给死亡

在南太平洋钓鱼

争来的机会

“革革”的命运

轻松的活法

心在别处

家庭动物园

特别的圣诞礼物

稚子之爱

母亲节的祝福

螳螂卫士

青:诗意柔情

带个女孩去新西兰

为狗打工

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

花园般的菜地

孤坟:别人的心肝宝贝

手臂上的阳光

爱部长,更爱妻子

晚霞中的红纱巾

懂鸟语的人

火苗在壁炉上飘动

向列队整齐的鸭子致敬

蓝:葱花物语

学会爱人

遇人不淑

丁香郡主

爱不是用来还债的

撕裂的伤痛

名主持失窃记

温暖的陌生人

难以招架的热情

特殊的开放日

穿过风暴的爱

阳光下的高楼

紫:亦真亦幻

古典的月亮

不速之客

岛民的逍遥

愤怒的母狗

风筝之王

高架桥下的复活节

爬过墙去的“佛手”

与狼同行

蜻蜒

撒野的猪

与博尔赫斯聊天

后记(新西兰:安放灵魂的地方)

试读章节

末末很早就起来了,因为花店女老板告诉她,今天是情人节,花店要比平时忙很多。

末末是一年前从中国南方一个小县城来新西兰的国际留学生,家里竭尽所能,好歹凑齐了她一年的学费。在县邮局当科长的爸爸对末末说,全家的积蓄都拿了出来,甚至笑笑说“包括给你的嫁妆”,末末从父亲佯装的笑容中看到了一丝辛酸。

末末是个很懂事的女孩,大学毕业后,她先后找了几份工作,都不满意。她有一个梦想,就是到国外去深造,并看看人家是怎么“生活”的。二十五岁的女孩从来没有谈过恋爱,这在许多年轻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末末心如止水,她把别人谈恋爱的时间用在了学习英文上,并如愿以偿地通过了雅思考试,被录取到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攻读商务管理硕士学位。

“嘟嘟!——”

外面有人在鸣喇叭,当然是珍妮了——一个东北来的时髦女孩子。末末打开窗户,大喊一声:“我就来了。”然后匆匆将最后一口牛奶喝了下去,将剩下的半块面包用纸缠了一圈,塞进一个包里,关上窗户、房门,钻进了珍妮的车子。

“今天你也不打扮一下?”末末一进车子,珍妮劈头就问。末末这才看见,珍妮今天打扮得特别漂亮。

末末随口答道:“我又不漂亮,有什么可打扮的?”末末说这话时心里有点隐隐发痛。她其实要对珍妮说的是:我又不像你,沐浴着爱情的阳光雨露。

珍妮是个英文名字,她的真名是什么,没人知道。她与末末差不多是同时来新西兰的,俩人又是这里的同班同学,彼此惜缘,相处得很好。珍妮有一个男朋友,对她爱得不行。她现在开的这辆车就是男友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末末每次去打工都是搭珍妮的便车——珍妮在离末末花店不远的书店打工。当然,末末按这里的规矩,要给珍妮汽油费的。

“今天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珍妮对末末不加修饰的样子不满,见末末不吱声,就数落道,“爱情不是靠等,爱情也要争取啊。”

末末说:“我向谁争取,向你争取,你同意吗?”

珍妮说:“好吧,不说这些了。今天你要做几个小时?”

末末说:“还不知道。昨天老板说了,今天要比平时忙许多。”

珍妮说:“如果过了下午五点,你还没下工,我可就要走了。”

末末说:“过了时间,我就搭公车回家吧,不用管我。”

花店的生意真的太好了。末末从八点准时上班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不断有人来买花,她去应酬、聊天、推介。当客人对某些花的意义不明白时,尤其是大部分顾客买玫瑰花,末末就要耐心讲解:玫瑰的一般意义是什么、引申意义是什么、象征意义是什么。玫瑰又有红的、白的、黄的和紫的等多种颜色,每一种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还有,不同的玫瑰枝数、花的搭配,乃至花的包装都代表不同的意义,等等,末末都得向客人解释清楚,让人家送给情人时能够重复她的话,使送花的人和收花的人都明白用意,都开开心心。

人真多啊。末末说得口干舌燥,十分疲惫。一对又一对的情人手挽着手,勾肩搭背,亲呢极了,让人看得又羡慕又孤独。花店的音乐很轻柔,是新西兰的乡村音乐,叙述的也是地久天长的让人感动的爱。

花店女老板本来安排末末只上到下午四点半,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韩国女子,很懂年轻人的心。但店里另一个员工下午一点就被男朋友拉去看电影了。花店老板问末末能不能延长一点时间,末末说没问题。

女老板体贴地说:“如果你有事,我会让你走的。”末末被老板的关怀所感动。老板没有把话说明,但潜台词还是清楚的:如果你有男朋友,你要走,我也可以让你走。我自己累一点没关系,但你是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节日。

末末一直工作到晚上九点。珍妮的车子当然早就走了。从花店出门时,韩国女老板忽然拉着末末的手,说:“今天你辛苦了。这束玫瑰花是店里剩下来的,如果你不嫌弃的话,请收下吧。”

末末看着店老板的神情,她突然觉得女老板好像自己的母亲,一股强烈的冲动涌向她。末末接过花,紧紧地抱在怀中。她明白:这一束花并不是店里剩下的,而是店里最好的一束花。末末一进店里就看见了这束花,她当时还以为是哪个男人送给店老板的礼物呢。

“谢谢。”末末真诚地说,正要转身走,突然又回头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要送这么美丽的花给我呢?”因为,末末知道,店老板所谓的辛苦不过是借口,她已经付足了末末的工钱,末末的辛苦是应该的,何况延长的时间还给了加倍的工资。

店老板见末末问得很认真,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便也认真地答道:“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每年情人节也从来没人送花给我。那时我生活在汉城,刚刚大学毕业,对爱情充满幻想。有一年,大约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三年,我仍然没有收到有特殊意义的鲜花。情人节那一天,我在心里高喊:如果今天谁送给我鲜花,我就嫁给谁。结果,一整天,我玩得好的几个男孩仿佛都同时忘记了我,令我伤心不已。傍晚时分,我爬到一个小山坡,坐在一个角落孤独地伤感。突然一束花送到了我的面前,他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见到我几乎有点忘乎所以。他将花塞到我的手心后,好像完成了重大任务地说:‘好了,第十一束鲜花送出去了。情人节快乐!’”P13-15

序言

我记得多年前的那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莫名的兴奋、紧张和惶惑充溢着我的心。离开了送行的朋友,离开了温暖的目光,我从广州白云机场起飞,前往遥远的异国他乡。

那一天,正好是农历二月十四,我在飞机上过着自己的生日,没有鲜花、美酒和蛋糕,我为自己祝福。多年的漂泊让我变得坚强。我收拾好杂乱的心情,轻轻靠在座位上,没过多久,竞迷迷糊糊地睡去了。

醒来时,发现厚厚窗外的一层雨水,洗涤着我13个多小时飞行所带来的一整夜的黑暗、疲惫和劳顿。我像是一支离弓的箭被一股强力抛向了天空,从此以后,纵使走遍天涯海角、碰得头破血流也很难找到回头的路;我又像是一朵断根的浮萍被一阵诱惑的风吹到千山万水之外,在一个不属于祖国的地方,在一个不使用母语的地方,在一个你所有的亲人和朋友都看不见你的地方,你一声不哼地掉了下来,像一片飘向阴暗角落、没有色彩的鹅毛,或者一片从四月的树桠上飘向大海的叶片,悄无声息,自生自灭。你的昨天埋进了泥泞的沼泽地,你的光芒被青山绿水所覆盖,你的乡音匆匆淹没于波涛般扑过来的陌生语言。那些扭动的音符,同事的笑脸,父母的叮嘱,爱人的呢喃,一刻之间像被一场大风刮走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你还来不及喊叫一声,你就成了“旧报书刊”上一个过时的标题,或者“人走茶凉”的“社会大书”中一个被人扔掉的书签。你所紧握的只有乡音,你所保存的只有心愿,你所拥有的只有回忆,可这回忆本身你都像发炎的伤口逃避盐粒一样地逃避着。你的喘息,你的梦呓,你如火的孤独使初来乍到的落寞情绪更加清晰和无助。

没有谁能够拯救你,唯一的拯救靠你自己。

就这样,在奥克兰机场的出口处,我提着简单的行李,在惴惴不安中走进了这个“长白云的故乡”,曾经的向往和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一个贫穷的农家孩子,一个没有什么天赋、只信奉“天道酬勤”和“笨鸟先飞”的放牛娃,如今要在这块陌生得像热带鸟看见北极熊一样惊奇的土地上顽强地生存,并且努力使蠕动于心中已久的梦想在时间的古塬上发出芽叶来,开花结果。

因为,“长白云的故乡”也一定是“长梦想的地方”。

在内心风暴停泊的河岸,在红头发、高鼻子和蓝眼睛的视线之外,在浩瀚无垠的海水将天空染得像玻璃般透明发亮的时候,在各类花香扑面而来、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盐腥味的氛围里,我激动的心荡起了一波又一波难以抑制的浪漫情绪,一首煽情的歌从脚底沿着我最敏感的神经末梢,经过我的胸口、手指和嘴唇悄悄地爬到我的头发顶端。

直到今天,我仍然能清晰地回忆起这一切:沿途地毯般浓密的鲜花绿草、童话般精致的一排排小洋房、飞驶而过的大小车辆、宁静祥和的乡村音乐、写满英文的路牌和五颜六色的彩旗,以及白云般悠然的羊群和马匹都在厚厚的雨帘中默默地注视着我这个来自古老得像发黑的河流一样的中国南方的热血青年,他们一定想问:你是谁?你是行色匆匆的过客还是打算扎根的淘金者?一拨又一拔旅人像一群又一群候鸟一样,天气一冷就结包打捆地飞走了,你难道与这些旅人不一样?你朴素的行囊里除了包裹一丝疲惫和一份乡愁外,是不是还有一纸有些沉重、写着“寻梦”二字的决心书?你漂泊万里为的是什么?你希望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希望寻找什么样的梦境?你究竟是谁?

是啊,我究竞是谁呢?当残根断枝的黄昏从秋天半山腰落下去的时候,那个饿着肚子的拾柴少年就是我?当夏天的烈日在无风的正午任意肆虐的时候,那个跟着父母一起躬身向田、忙碌着“双抢”、像一具木犁扑向大地的人就是我?当北京、上海的求学之路诱惑而又艰难地走来的时候,那个来自衡阳的消瘦的后生每次挤搭火车都是爬到人家的硬座底下用油渍的报纸垫一下后不管人家的脚臭和汗臭就躺在那里疲惫地睡着了的人就是我?后来,当一个个不眠之夜在汗湿的梦里消失的时候,那个“铁肩担道义,豪情写文章”、在报刊上署名“聂茂”的人也是我?一次又一次跨越,一次又一次前行,你翻过了一座座山,看到了一些风景,可你知道,前面还有更多更难的山在等待着你去爬,也还有更好更美的风景在等待着你去看,这,真的就是我吗?

午夜的钟声清脆地敲了起来,我记得曾经写过这样的一首打油诗:“我是谁?/当南方的枫叶/打开启蒙的第一课/老师要我背诵/‘毛主席万岁!’/我怎么也记不住/这最最简单的母语/老师当然认定/我是班上最蠢的学生/我背着一书包的歧视/回到清贫的家/没有谁在乎我/能跟我说话的大黄狗/将我领进屋里/我没有哭泣/握着一枚枫叶/在老树敞开的怀里/玩了许久/后来作文的时候/我写了枫叶的故事/包括那条懂我的黄狗/我用的是寓言/老师却说是神话/或者童话/还差点要说‘总而言之是废话’/并由此认定/我比他想象的/还要愚蠢……”

是的,当经历过风暴的锻打、很快就要看到彩虹的时候,我却抽身走了,留下年高体弱的父母,让他们去承担“苦难”和“贫困”;当所谓的事业正处于蒸蒸日上、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的时候,我却悄悄地走了,像一只不恋家的麻雀,飞进了迷茫的大雨中。我好不容易才等来的房子、我好不容易才积攒的票子、我好不容易才盼来的位子都在转瞬之间连同我的户口一起被人生的一支无形的笔轻巧地删去了。我又回到了一无所有的昨天,只是身上多了一层沧桑、一叠记忆和一份成熟。

然而,我不悔!

在新西兰学习、生活四年半,地理意义上的旅行并不多。我绝大多数的时间(除了一次回到国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资料查询)寓居在距奥克兰一个半小时车程的汉密尔顿市。这是一座花园城市,有着“玫瑰城市”的美名。别看这座城市人口只有13万多,却是新西兰内陆第四大城市。这里据说有五千多个华人,其中,有一千多名中国留学生,因为这里有一所综合性大学叫怀卡托,有一万多名学生。所以,这个城市又叫“大学城”。我在这个城市的头一年主要是跟语言的“拦路虎”进行殊死搏斗,我被打得遍体鳞伤、筋疲力尽、苦不堪言。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不好的格斗手,我的方法极为笨拙,我的功力极为差劲,我的心情极为压抑。我真担心自己哪一天会突然倒下,幸而,上天默默地眷顾着我,使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当枕边收音机里发出的彻夜不息的英文对话变得越来越亲切的时候,当与洋人的交谈越来轻松和越来越有信心的时候,当无声无息排列着的日子因为我的紧张、忙碌的学习而几乎忘却它的时候,当孤独的老虎被比孤独更孤独的力量悄悄赶走的时候……蓦然回首,我看见春天那一打一打、充满希望的鹅黄从打开一半的窗户里仲进了我的眼里。

就这样,新西兰之旅,我人生中又一次极不平凡的旅程,我一路艰难地走了过来,留下了汗水和足迹,我见到了曾多次闯入梦境的大海,好一个深沉的南太平洋,好一片盛大的天空,好一派披红挂绿的原生态风景!

这里,没有虚情,只有真情;

这里,没有煽情,只有抒情。

这是我的追求:一些清丽的文字,一朵生活的浪花,一杯含香的咖啡。

我写这些作品的时候,是忙碌中的小憩,是紧张中的抚慰,是前行中的回眸,它颇有一种江南雨季里在深巷的石板路上走过所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响声的感觉。我喜欢这种响声,它能勾起我遥远的回忆,它能开启我未来的人生。

但愿读者在邂逅这些文字的时候,也能勾出一些纤细的回忆,也能掀起一些心底的涟漪。我相信这种回忆或涟漪有时甚至能闪亮你的整个下午,使你于和风细雨中,细细体味出远方的风景是多么的诱力十足,温情迷人。

后记

身在国外,每天都有一些感触,或深或浅,或惊或喜,而这些感触如果你不及时把握,并把它写下来,很快就会被遗忘,因为在一个地方呆得久了,新鲜期一过,敏锐的心立即就会变得迟钝,这是我不愿看到的。

但是写作,无论怎么小的写作,都要劳心费神,与时间作斗争。

记得出国后的头一年,我被语言压得喘不过气来,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用母语写点什么。当时,已经定居在新西兰多年的一个朋友,以他自己的生动例子一再告诫我:要想掌握或精通英语,你必须离自己的母语远点,再远一点。但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英语苦战之后,我忍不住偷偷地用中文敲打出自己的思想。我承认我有点憋不住了——像干枯的稻苗渴望雨水一样,我必须得使用我亲切而又久违了的母语。

最可怕的是,因为一年多的疏离,熟悉的母语居然有了点陌生。有时,我想到一个什么词语,竟然就忘记该怎么写了。这种境况令我震惊。我明白,无论英文掌握得多好,也不能跟当地人相比。作为曾经依靠中文母语吃饭的人来说,我决不能丢失这块强大的阵地、失去自己的优势。如果英文学得不好,而中文又变得生疏了,那不仅得不偿失,而且十分可悲。因此,我必须保卫母语,就像农民保卫神圣的水稻一样。我努力挤出一点时间,去触摸它、感受它、浸淫它。

就这样,我断断续续地写了起来。像一名嗜酒者每天都要喝上几滴酒一样,我每天都要写上一些文字,或散记,或片断,或生活感触,不成体系,也谈不上章法,纯粹是一种练笔,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耳语。在这里,倏忽即逝的美丽与温柔,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中抓住欢乐,人与自然的和谐,怦然心动的信赖,不经意的善意,偶尔的放纵——日常生活的全部意义得到了证实。

我想:也许这正是生命的意义:人类绵延不绝,长盛不衰的秘密。我在经历,在生活,在时间的行进中,展示此时此刻,感受并且牢记。

把历史记录留给先知、英雄、政治家,普通人因此可以腾出时间来坚持信仰,创造历史,享受生活。

当一个带着枷锁的民族进入现代化,自由、民主、人权戴着荆冠,时隐时现。该删去的顽固地留下了,不该删去的却总是被有意忽略,这就是中国人面色沉重的原因。

你可以假装轻松,假装无所谓。可是,当远方的鸽哨响起的时候,你仍然禁不住举目凝望。因为:于我而言,新西兰是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地方。在这里,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感动得泪流满面;总有一个梦想,让你相信美好的世界其实离你并不遥远。而这,正是写作本书的意义所在。

在书的取名上,我很是费了一番周折。最初的名字叫《感动》,是着眼于所写的故事带来的力量,但觉得过于普通。接着叫《与总理擦肩而过》,是着眼于文本彰显的民主、自由所带来的美好,虽然似乎有些卖点,但又觉得过于张扬、得意和自以为是,试想,在小小的新西兰,邂逅一个总理又算得了什么呢?然后,又取名《骑着白云去看海》《带个女孩去新西兰》和《白云之乡:安放灵魂的地方》,等等,前者着眼于对新西兰人日常生活的诗意描写,后两者着眼于对这种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但这些名字,都无法概括我内心真实的想法。最终敲定《虹——多棱镜下的新西兰》作为书名,显得美丽而诗意。这是生活折射出来的五彩缤纷,是心灵深处的镜像,是对曾经生活过的异国他乡的一种美好回忆,而且全书共分7辑,是7种光芒、7种色彩、7种情趣的聚合。

这部集子,每辑11篇散文,全书共计77篇文章。这些散文都是我在新西兰读书期间忙里偷闲写下来的生活类随笔,绝大多数在《羊城晚报》《女友》等报刊上发表过,有40多篇先后被《读者》《青年文摘》等各类选报选刊转载过,在读者中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在异国他乡,我常常被生活中不经意的事情撩拨着、感动着。我记下这些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包括岁月的残片、风中的清香和黄昏的絮语,几乎没有什么剪辑,原汁原味地呈上来,任读者品评。倘若读完这些文字,感觉有一点新鲜,有一丝感动,甚至那些你没有到过的地方,那些你没有见过的风景,那些你没有邂逅的人和事,也都成了你的经历和记忆——那将是我最大的奢望和快乐了。

聂茂

于长沙通泰·梅岭苑抱虚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虹(多棱镜下的新西兰)/大小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聂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017053
开本 16开
页数 3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7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