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记忆符号--文字与墓葬(法国汉学第15辑)》编著者杜德兰、风仪诚、邓文宽。
本辑《法国汉学》是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于2009年至2011年在北京举办的两组系列讲座的论文结集,一组主要讨论了几种古代文字在早期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组则集中研究了几种古代文明中的死亡观念及其历史演变。就内容而言,这两组论文几乎完全致力于对出土文字和墓葬遗存两类考古材料的梳理和研究。这些材料正是人类留在大地上的文明见证。
图书 | 文明的记忆符号--文字与墓葬(法国汉学第15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文明的记忆符号--文字与墓葬(法国汉学第15辑)》编著者杜德兰、风仪诚、邓文宽。 本辑《法国汉学》是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于2009年至2011年在北京举办的两组系列讲座的论文结集,一组主要讨论了几种古代文字在早期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组则集中研究了几种古代文明中的死亡观念及其历史演变。就内容而言,这两组论文几乎完全致力于对出土文字和墓葬遗存两类考古材料的梳理和研究。这些材料正是人类留在大地上的文明见证。 目录 导论 文字与社会 在希腊文字与拉丁文字之间:伊特鲁里亚文字 契丹文字的创制与行用问题——契丹文字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阿兹特克人的文字与历法 论纳西东巴象形文经典中的曜神与印度一西藏曜神之关系 古埃及象形文字及其速记体 汉代文字的演变及其书写类型 考古与美术史对表现彼岸世界的贡献 金字塔、石棺与《死者之书》:模式化的彼岸世界 由贵族族长嬗变为幸福王——霍赫多夫的古代凯尔特大墓墓主 公元前4世纪意大利南部墓葬壁画中的女性世界——以波塞冬尼亚一帕埃斯图姆为例 殉葬——或论国家的起源 轮回到彼岸——以川渝雕刻与敦煌绘画为主 中世纪大马士革(叙利亚)王公们的丧葬习俗的演变 公元一千年的修士及其社会环境 从轮回到解脱的距离:15世纪以前汉藏两地轮回图之考察 研究成果 “琴棋书画”图:雅与俗的交汇和分流 普陀山访古——康熙帝拆迁金陵明故宫建普陀山法雨寺调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明的记忆符号--文字与墓葬(法国汉学第15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杜德兰//风仪诚//邓文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922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0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7.8-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