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看脸
内容
试读章节

小七有大号金玉有,其实,小七有既没有金也没有玉。

小七有最倒霉的年月是他上初中时,家里人接二连三的生了怪病,卖猪卖牛,卖粮卖家什,最后卖老树卖祖屋卖了承包地,还是没保住爹娘哥姐的性命。一家七口人,就落得他和嫂子二人活了下来。村上人都说,小七有命硬。命硬归命硬,但拗不过穷。嫂子改嫁,成了村上醉鬼陈二爷的续弦。小七有从此辍学,年纪小干不了活,挣不来钱,就那么东糊一口西糊一口,吃着村上百家饭度了很长一段日子。

村上,嫂子是唯一疼他的人。无奈,嫂子改嫁的陈二爷是个醉鬼加无赖。他不仅不让嫂子关照小七有,还经常借故打得她鼻青脸肿。

小七有十六岁那年冬天,嫂子见他又冻又饿,就把他喊进屋里,给他吃碗羊汤面,穿上大棉袄,又塞给他几个大馍头。小七有感激地刚迈出院门就撞着陈二爷。陈二爷正喝得二八蛊,一把堵住小七有,揪住嫂子的头发大骂,硬说他俩有一腿。嫂子苦苦申辩,却遭来陈二爷一顿拳脚。小七有忍无可忍一头撞倒了陈二爷。不料,陈二爷从地上抄起一把砍柴刀就要劈了小七有。

情急之下,嫂子挡住陈二爷,将小七有搂在怀里说:他还是个孩子,你要砍就砍我吧。

陈二爷愣了半天才放下柴刀。

那一夜,小七有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一幕幕地过着嫂子对自己的好。尤其是在嫂子怀里的那种感觉:柔软而温暖,像花丛又像阳光。他忘记了陈二爷闪着寒光的柴刀,他甚至希望那柴刀永远地举着,让他在嫂子的怀里多待一小会。只是那么一小会,他体证到了女人的味道,他真正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一个男人。之后的小七有真的像男人一样在村里生活。他帮短工,做长活,割麦打谷,耕种犁耙,喂猪养鸡,赶鸭放鹅。不几年,小七有不仅修了破房子,砌了院墙,养了十八只大白鹅,还常常请村上的穷哥们喝酒闹夜。

小七有日子渐好,却不忘嫂子对他的好。每逢午季秋忙,他都要去帮嫂子收割庄稼,挥镰割麦、挑麦打垛,干些粗活累活,好让嫂子省些气力。嫂子也是暗地里常给他烧烧洗洗,拾拾家当。一来二往,就有闲话传给陈二爷。

陈二爷听了浑身冒火,就借着酒劲来找小七有算账,不料,一见面,陈二爷的腿先软了。

陈二爷见小七有长成了一条汉子,打不过骂不动,每每是狠着脸来,软着腿回去。一肚子气就往嫂子身上撒,回家打老婆。

一回,陈二爷当众把嫂子打倒在地上,边踢边骂嫂子是破货,偷人偷小叔子,给他陈二爷戴绿帽子,砸了面子毁了陈家清誉。村人们在一边看着陈二爷发酒疯,听着脏话就是不上前阻止。

小七有匆匆赶来,一把扭住陈二爷,发狠说,下次再敢打嫂子,他小七有就宰了他。然后,他从容地把嫂子抱进卫生院治伤。

这件事后,他让嫂子和陈二爷离了跟自己。嫂子骂他神经,说自己比他大了一转,不让村上人笑死了也让自己窘死了。她劝小七有赶紧找个女人成家,免得乱想。小七有生气地走了。

小七有最幸运、最风光、最让村上人羡慕的是那年夏天,姨夫的女儿,他的表姐从千里之外的大城市回山村来祭奠去世的父亲时,当着全村人的脸对小七有说:表弟,你对我老爸的好,我不说了,也不还你什么人情。我要安排你到大城市去打工,去赚钱,然后买房买车、买个城市户口,娶个城里女人过过好日子。

表姐宣布这个决定的原因是出于报答小七有。因为小七有足足有八个月,抓药熬汤,贴钱贴工夫,尽心尽力服侍了躺在病床上的姨夫,也就是他表姐的老爸。此外,他还在表姐没赶上尽孝之时,又尽心安葬了姨夫,替表姐一脉尽了孝道。

做这些事的时候,村上就有人认为小七有又呆又傻,也有说小七有会善有善报。小七有嘻嘻一笑。这回表姐回来后,果然对小七有另眼看待,并当着村上人许了宏愿。

小七有就是小七有,他没把表姐的话往心里去。表姐走后,他小七有还是老样子,打短工放老鹅卖鹅蛋,喊穷哥们喝老酒闹黑夜。因而,也有人说,小七有的表姐不过是说说而已,要不然她老爸久病卧床,她怎么一次也没回来过呢?城里人嘛,就那么回事,嘴甜心硬,说一套做一套。

小七有并不这么想,他认为表姐不是那样的人,她当时是认真的,就算变卦了也没什么,人嘛,都是说话容易实现难,不定表姐自家又出了什么事呢?他记得那天表姐在姨父坟前愧疚的样子:泪流真切,父女情纯。

表姐是姨父唯一的女儿。

她七岁那年,世面上正闹着知识青年大返城。表姐她娘,也就是小七有叫姨妈的女人是城里下放的知识青年。姨妈看着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陆续回城,自己也心痒难捱,可她已经嫁给了乡中学当老师的姨父,还有了一个七岁的女儿,要返城是有难度的。按照当时的政策,她是知青,要走只能自己一人走,要想带着女儿走,必须要离婚,否则女儿进城落不下户口。姨妈是个心善的女人,她不忍心让姨父一下子没了老婆又没了女儿,成个鳏夫,孤度余生。但,回城的欲望又像锥子扎心似的让她寝食难安,那些日子她就像掉了魂似的饭烧不好、茶煮不香。她咬着牙闷着就是不说。

姨父是村上的秀才,早猜透姨妈的心思。于是,他写了一封离婚协议,递给姨妈让她签字。姨妈看了心动,嘴上却说:要是我连女儿都带走了,村上人不说我是蛇蝎心肠的恶女人才怪。

姨父宽厚说:就算是为了咱们女儿,让她跟你进城,弄个城市户口也算有个前程,你签了吧。

姨妈抓着笔半天下不了手。

姨父又说:就算我求你,行吗?

姨妈感动地流泪了。

姨妈说:字我可以签,这个离婚协议是假的,我先带着女儿进城,咱一家人还是一家人,不能断了缘分。的确,那个年头有不少在农村结婚有孩子的知青男女,为了能把孩子带进城搞假离婚,有的是真正的假离婚,等孩子们户口办好了,一家人在城里团聚了。有的却是以假离婚进了城,结果成了真离婚,回了城后就再也不是一家人了。

姨父是个明眼透心的人。他对姨妈说:你把女儿带进城上了城市户口,让她能在城里读书上大学就是最大的缘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姨妈带着表姐进了城,从此没再回过山村。

据村上人说,姨妈的假离婚成了真离婚,她嫁了一个城里不大不小的官。以后的事情村上人就大不知道了,可小七有却知道不少。

小七有喜欢读书,经常到姨父家找书看。姨父是中学教师,不仅借书给他还给他讲书里的故事,小七有就帮姨父干些杂活,也算是回报。一个是鳏夫,一个是孤儿,心命相似,来来往往,二人话就多了。话一多,就扯到了姨妈和表姐的身上,姨父也不拿小七有当外人,经常给小七有讲些姨妈与表姐的事。姨父告诉小七有,姨妈离婚,带女儿进城,以及改嫁都是自己的主意。

姨父说:一个女人家带个孩子在城里怎么活人?太难了。

那你可以进城帮她们呀。小七有天真地问。

那样就更难了。

小七有不懂,怔怔地看着姨父。

姨父叹着气说:唉。咱是农村户口,进了城没粮票,没房住,没工做,没钱挣,你说难不难?  姨父说的是当年的社会现实,直到很多年后,小七有才弄明在当时,一个城市户口对一个农村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村上只有小七有知道,尽管姨妈嫁了城里人,但姨父与表姐却从未断过音信。父女俩一直通着信,开始是每周一封信,后来是一个月一封信,一年几封信,再后来渐渐少了,有段时间几年才来一封信,而且没有几句话。直到表姐大学毕业上班后,父女俩的通信又多了起来。尤其是姨父老了,彻底不能教书回到村上过闲日子,表姐的信就更加多了起来。

姨父最高兴的事就是女儿来信了。

姨父每每捏着女儿的信去打酒买菜,逢人就说女儿来信了。他还经常喊小七有陪他喝酒陪他读女儿的信,小七有成了姨父最亲近的听众。姨父常常边读信边解释边议论女儿在信中说的事儿,尤其读到表姐在单位提拔进步的事,他就特别兴奋,就自己多敬自己两杯酒。他边敬酒边评说表姐如何聪明,如何刻苦,如何委屈,在大城市里做事如何如何不易。表姐有了事业,有了家庭,有了大房子,好几次在信中提出让姨父离开山村,到城里去安享晚年。表姐说,她身上淌着父亲的血,她一生只有一个给他生命的父亲,她小的时候没能力照顾父亲,现在有能力了,她要尽尽孝心,让父亲过几天城里的好日子。信中的那些词很实在也很感人,小七有听了都想掉泪。可不知为什么姨父就是不离开山村,就是不提进城的事。

表姐见姨父不肯进城,就表示自己一定抽空回山村来看看父亲。姨父一高兴把这事就说了出去。结果是只听打雷不见下雨,表姐说了两年也没见到她的影子。

姨父盼着女儿来山村看他,盼着盼着病倒了,且是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可他却瞒着表姐。小七有看不懂,好几次让姨父把实情对表姐说,让她赶紧回来见个面。不料,姨父骂了小七有一顿,说他不懂事,不懂得在外面打拼多不易,尤其是一个女人在外面打拼就更不易了。姨父又说:见不见其实并不重要,有这个心就行了。

姨父说是这么说,其实他内心还是希望女儿能来看她的。小七有就瞒着姨父给表姐写了一封信,把姨父的情况说了一下,表姐立即打了一个电报,说下个月一定来看父亲。

姨父狠狠骂了小七有一顿,可晚上又请小七有喝了一晚上酒。

表姐果然下个月回到山村,可是姨父却没等到下个月就提前走了。P1-4

后记

这部小说前后写了近四年,定下《看脸》这个名字便有了一些来历。

2009年《青春》主编王维平来约稿,给了3500字的版面,我只好下刀将第一部内容砍掉2万多字。2009年《青春》第一期刊出后有了些反响,接着又在当年《作品与争鸣》四期争鸣后,又有了些动静。由于是业余写作,拖拖拉拉历经千天才将其他部分完稿,当时定书名为《都市好活人》。遂将书稿给几个要好的文友看后都说有点意思,但又都说要再加工。一位说,要提练一下主题与思想,一位说,要打磨一下内容与文字,一位说,一定要提练一个新鲜引人的名字。

于是,我便开始思考,开始打磨提练……

小说是从一个城市外客的视角来看城市各个层面人的生活片断,主人公小七有起点不高,但种种奇特的经历与命运变化使他步步升级,并渐进地溶人城市,渐进地打开他的视野,打开一个现代都市生活的画卷。小说让我们跟随小七有的命运变化来看城市各界人群,来看大公司总裁,来看机关干部,来看奔波在城市的当地与外地的百姓生活。以此来品读现代都市的众生像。

都市里的人们相互地看着别人的脸活着,快乐着、痛苦着、郁闷着、委屈着、忍耐着、经历着、发展着、前行着。

小七有和他身边的人们每天都经历着:看冷脸热脸狠脸阴脸,看黑脸红脸白脸绿脸,甚至不是人脸,而是狗脸、猪脸、狼脸、虎脸,还有鬼脸……。在这些看脸的过程中,人人都想长脸、露脸、要脸、都不想丢脸、更不想不要脸;人人都想别人给自己脸,最怕别人不给脸,最怕热脸碰冷脸,尤其是怕人家说翻脸就翻脸!正如小说描绘的那样:其实,每个人都在看别人的脸活着。下级看上级的脸,小人物看大人物的脸,权小看权大的脸,钱少看钱多的脸,势弱看势强的脸。正如大企业家唐朝体味的那样:在集团公司大家都看我一张脸,而我要看得的脸却更多,我得看客户的脸,看银行的脸,看市委书记,市长的脸,看税务工商质检规划土管等等卡脖子的职能部门的脸,还要看记者的脸、网络的脸,看社会各界、看形形色色的脸,不然,我怎么破产、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当然,也有些例外,在权高钱多势大的人当中,有时也要看他老婆的脸,看小三的脸,看那些握着他把柄人的脸。总之,只要有念想、有欲望,只要想发财、要发展,有求于人,受制于人,就得看人家的脸!

小说是给读者看的,是让读者玩味的,是请读者批评的,不应该自说自话,自解自嘲,我犯了大忌,请尊敬的读者祈谅。

最后,诚挚地向助我完成书稿的黄晓初、梁晴、崔曼莉、于奎潮、王维平、郜科、赵阳等文友致意,谢谢你们。

2013年1月3日于南京

内容推荐

柯江所著的《看脸》讲述:出门看天,进门看脸。

进了大城市,就要看无数张脸。好看的要看,不好看的也要看;你愿意看的要看,你不愿意看的也要看,尤其是那些笑你骂你坑你骗你害你污辱你弄死你的那些脸,你更得看,而且要认真看,笑着看,装着崇敬的姿态,点着头哈着腰看。小七有憋气的是从来没人在乎过自己的脸。

怕死丢人,玩命长脸。

击溃歹徒,小七有成了新市民英雄,给城市长了脸,给唐朝和他的八方集团长了脸,也给自己长了一点点脸。唐朝却告诉他说,不是所有玩命的人都能长脸,长脸是一种机缘,一种运气,更是一种需求,而事实上,有许多玩命的人,命没了,也没长出脸来。

《看脸》中人前露脸,人后受罪。

其实,每个人都在看别人的脸活着。下级看上级的脸,小人物看大人物的脸,权小看权大的脸,钱少看钱多的脸,势弱看势强的脸。当然,也有例外,权高钱多势大的人有时要看老婆的脸,看小三的脸,看那些握着他把柄人的脸。

你要别人的脸,别人也要你的脸。要脸不容易,不要脸更难。给脸不要脸是难上加难。小七有终于敢与唐朝脸对脸地说:我不再怕你的脸,不再看你的脸,也不再给你什么脸!

编辑推荐

柯江所著的《看脸》是从一个城市外客的视角来看城市各个层面人的生活片断,主人公小七有起点不高,但种种奇特的经历与命运变化使他步步升级,并渐进地溶人城市,渐进地打开他的视野,打开一个现代都市生活的画卷。小说让我们跟随小七有的命运变化来看城市各界人群,来看大公司总裁,来看机关干部,来看奔波在城市的当地与外地的百姓生活。以此来品读现代都市的众生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看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柯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55537
开本 16开
页数 3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5
16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