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卞之琳、鲁迅、张恨水、梁实秋、陈独秀、梅兰芳、郁达夫、瞿秋白……《民国情事(是真名士自风流上下)》拾摭32位民国名士多姿多彩的爱情往事,那些或美丽若诗,或烂漫如虹的音色片断,历久弥香。本书由何南著。
图书 | 民国情事(是真名士自风流上下) |
内容 | 编辑推荐 胡适、卞之琳、鲁迅、张恨水、梁实秋、陈独秀、梅兰芳、郁达夫、瞿秋白……《民国情事(是真名士自风流上下)》拾摭32位民国名士多姿多彩的爱情往事,那些或美丽若诗,或烂漫如虹的音色片断,历久弥香。本书由何南著。 内容推荐 民国,气质典雅;民国名士,俊采风流;民国爱情,惊世传奇。《民国情事(是真名士自风流上下)》拾摭32位民国名士多姿多彩的爱情往事,那些或美丽若诗,或烂漫如虹的音色片断,历久弥香。 《民国情事(是真名士自风流上下)》由何南著。 目录 上 第一辑 一片伤心画不成 胡 适 多情总被多情恼 金岳霖 痴心不欲令君知 戴望舒 爱如潮水梦如霓 卞之琳 浮萍一见慰平生 第二辑 明月多情应笑我 鲁 迅 俯首甘为鬓边花 邵洵美 彤云浓处是本真 张恨水 情到多时情转薄 梁实秋 纷纭情事任评说 第三辑 梦里云归何处寻 梁启超 悲喜从来由我定 陈独秀 毁由己招誉由人 罗隆基 终是情缘系此生 吴 宓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四辑 乱红飞过秋千去 梅兰芳 爱情香自苦寒来 袁克文 爱意徊徨独销魂 张大千 笔端足底有乾坤 刘海粟 有誉有毁有真情 下 第一辑 椽笔蘸情邀绮梦 郁达夫 生怕情多累美人 郭沫若 才江情海意何如 沈从文 亦慈亦让亦多情 汪静之 春色璨然究几许 第二辑 吞吐古今有孰人 蔡元培 君去古今失完人 瞿秋白 为衔春色上云梢 顾颉刚 得遇卿卿于愿足 黄 侃 此心每为少年狂 第三辑 墨香浓处意何如 曹 禺 此生此爱意悠长 田 汉 付尽才情断尽肠 吴祖光 生正逢时死无憾 高长虹 生命九曲情锁雾 第四辑 利索名缰情一斛 李叔同 纷纭俗事放下时 叶浅予 邀至丹青绘一生 徐悲鸿 是非真伪寸心知 顾维钧 精彩人生跌宕情 试读章节 胡适在美国时,与之过从甚密的女性中,还有一个人绕不开——陈衡哲。 陈衡哲,1890年出生于江苏武进,祖籍湖南衡山。1914年,陈衡哲赴美留学,两年后与胡适相识。胡适因鼓吹白话文遭人讽刺,唯独陈衡哲力挺。因此,相识不久,胡适便将她引以为知己。 先是诗文酬答,语言还算严肃;渐渐便嬉笑谑浪,无所不谈。比如,对于陈衡哲在信中称呼胡适为“先生”,胡适颇不以为然,便于1916年11月1日写信“兴师问罪”:“你若‘先生’我,我也‘先生’你。不如两免了,省得多少事。” 陈衡哲自然不甘示弱,在信中反唇相讥:“不称你‘先生’,又称你什么?不过若照了,名从主人理,我亦不应该,勉强‘先生’你。但我亦不该,就呼你大名。还请寄信人,下次寄信时,申明要何称?” 自此,二人飞鸿相牵,心灵相通,书信之多,半年竟达四十多封。 随后,胡适回国结婚;两年后,1920年的中秋节,陈衡哲也与任鸿隽结为连理。 对于两个人的感情,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爱情,知己兼恋人的那种。 “相思岂不苦,甘之亦有因。付得相思价,买得少年心。”这是陈衡哲的《相思》一诗,以此赠予胡适;而胡适亦写过不少诗词送给陈衡哲,比如前文所引《水调歌头》,有人考证此诗并非是胡适写给韦莲司的,而是写给陈衡哲的。 即便是陈衡哲嫁给了任鸿隽,持该观点者亦认为她是退而求其次:最适合结婚的那个人去了,绝望之下,只能嫁与他的朋友。 对于这种观点,陈衡哲与胡适均极力否认,陈衡哲曾给胡适写信,表明“名誉是重于生命的,尤其是我这样一个女子”的观点;而胡适亦曾写过一首诗《我们三个朋友——赠任叔永与陈莎菲》:“风全消了,春将到了,只是寒威如旧。冷风怒号,万松狂啸,伴着我们三个朋友……” 诗中,三个朋友所处环境之恶劣,令人恐惧;然而,他们以友谊取暖,并不惧怕,亦不由得令人振奋。 也有人认为,胡、陈二人之间没有爱情。其一,二人虽以文结缘,以信倾心,文字仗不断,玩笑之间,不乏暖昧之处,但维系他们感情的,恰恰不是爱情。其二,陈衡哲与任鸿隽结婚后,以陈衡哲的本性,绝不愿越雷池一步;以胡适的重视友情,绝不愿夺友人之妻。 1921年秋季即将到来之时,陈衡哲的预产期也已临近。对此,胡适曾写了一首诗给陈衡哲夫妇:“遥祝湖神好护持,荷花荷叶正披离。留教客子归来日。好看莲房结子时。”诗中,对陈衡哲即将临盆,胡适不仅没有纤毫嫉妒,反而盼其早生贵子,祝福殷殷,坦荡之情,令人感动。 感情肯定存在,究竟是友谊,还是爱情,抑或是介于二者之问,当事人已逝,恐怕已无深究的必要了。必须承认的是,胡适与陈衡哲都在对方的生命里存在过、鲜活过,并且,穷其一生,他们各自珍藏着对方,呵护着得之不易的感情。有了对方,他们的生活轻松而充实,他们的生命苦涩而芳香…… 胡适丰富多彩的情爱天空里,还有一只名叫徐芳的秀气而多才的鸟儿。她火辣的信与诗,曾在胡适的情海里投下过巨石;她飞过,留下过翅膀痴情的痕迹;她的倩影,永铭于胡适的日记、情诗和心灵中。那是一个在民国背景下上演的师生恋的故事。虽起于崇拜,又归于崇拜,但其浪漫的色调与令人遗憾的成分同样动人。最终,徐芳与徐培根将军结婚,年轻的心终因婚姻有所收拢,但记忆的深处,以往遗留下的种种美好,却永难忘怀。 1962年2月24日,胡适因心脏病猝发逝世,享年71岁。他带走了所有的爱恋、崇拜与追随,留下了所有的遗憾、质疑与骂詈。1973年,曹诚英病逝,生前,数十年孤苦缠绕;两年后,江冬秀也撒手人寰,凶悍背后,是一颗屈辱的心;1971年2月1日,韦莲司在满足与恨憾交缠中死去,享年85岁,心如莲花,情终死灰。 爱恋胡适的女子,她们的青春无不打上了痛苦的烙印;胡适爱恋的女子,青春的颜色多为冷色调笼罩;视胡适为蓝颜知己的女子,她们的生命之河不约而同地改道,或者终身未嫁,或者遗憾萦心。 明月悠悠,照着一部民国史,每当此时,总有或灰白或暗红的色彩映人眼帘,它们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曾经撼人心魄的传奇。它们并未褪色,或者原本就是如此,不够炫目;或者被时间的粉尘遮蔽,亟待擦拭……P17-1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国情事(是真名士自风流上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51486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0 |
出版时间 | 2013-02-01 |
首版时间 | 2013-02-01 |
印刷时间 | 2013-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4 |
丛书名 | |
印张 | 3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