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细节决定成败(Ⅱ)/汪中求经典图书掌中宝
内容
编辑推荐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也就是细节的魅力。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汪中求编著的《细节决定成败(Ⅱ)》意在提示企业界同仁: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

内容推荐

《细节决定成败(Ⅱ)》中作者汪中求以大量案例论述了“细节”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意在提示企业乃至社会各界: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当劳、肯德基恰恰败在我们做不好“细小事”。

《细节决定成败(Ⅱ)》以大最触目惊心的案例论述了“细节”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目录

第一章 小细节,大话题

一、观念的革命—__细节成为流行元素/3

二、老议题,新热点——细节不是新发现/18

三、见一叶落而知天下之秋——细节的预测功能/25

四、帝国亡于铁钉——细节的放大效应/32

问答录:对话汪中求/39

第二章 为什么做不好细节

一、责任感的普遍缺位/57

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62

三、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69

四、国民素质和职业化训练程度不高/80

五、重大轻小、重概括轻数据的传统文化的影响/87

问答录:对话汪中求/97

第三章 如何做好细节

一、简单不等于容易——企业细节管理的实践/115

二、管理是严肃的爱——期劂胜于一切/135

三、布置不等于完成——承上启下重在中层/162

四、知道不如做到——细节习惯的训练/181

问答录:对话汪中求/198

第四章 政府管理在细节

一、调研重细节决策靠数据/215

二、建立和谐社会政府管理疏导优先/226

三、时代需要宽容精神让社会的空气湿润一些/236

四、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250

问答录:对话汪中求/258

第五章 关于细节的“细节”

一、“战略决定成败”/267

二、“大丈夫不拘小节”/271

三、“事无巨细,事必躬亲”/279

四、细节与效率/286

五、细节与创新/289

问答录:对话汪中求/295

后记/303

试读章节

二、老议题,新热点

——细节不是新发现

人类对细节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而是古已有之,且中外皆同。就是我在演讲中常说的:细节不是汪中求的发明,《细节决定成败》不是一个发现。

在中国的儒家经典文献《尚书·旅獒》中就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篑。”

中国道家始祖老子在其《道德经》中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秦国丞相李斯在其《谏逐客书》中也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可惜中国古人这些关于细节的深刻认识,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也没有把对细节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发扬光大。到今天,我们的企业也很少有值得全球普遍称道的、被西方社会效仿学习的管理细节;相反,我们倒是通过细节,看出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管理等各方面的差距。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说:“工艺上的小差异,往往能够反映出民族素质上的大差异。”

那么细节到底是什么?细节是微小事物和情节,能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而每一个细节,又都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细节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内在联系,这种事物固有的内在联系,就是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

我们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强调重视细节,说到底是提倡科学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从而找到隐藏在细节背后的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没有科学的精神,就不可能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就不可能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而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缺乏认识,我们就不能利用规律来改变世界,实现自己的目标。

科学管理就是力图使每一个管理环节数据化。尽可能多地使用数据就是精确化的表现形式。而数据从何而来?就是要从我们重视每一个细节、从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中来,通过实际考察,积累数据,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办法。

据来自商务部的消息说,2004年中国1600多家老字号企业,300多家面临长期亏损的困境,有的甚至已经被市场淘汰;70%的老字号勉强维持现状。虽然出现这种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许多老字号的产品,规范性差,不精确,凭经验难以复制,应该是他们难以维系的很重要的原因。  与追求科学精神相应的,就是认真的态度。认真是强调严肃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绝不马虎。毛泽东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有了认真的态度,世界上任何事情都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意义上说,细节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并不是每一个细节都对我们有意义。细节只有将其纳入到某一个目的性的系统当中,才能显示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细节是客观存在的,但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它,而目标就是放大镜,借助它你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其应有的细节。

在实际管理中,每一个组织、每一个成员都要围绕着自己的目标,系统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以免细节上出现漏洞,从而影响目标的达成。

在一家羽绒制品公司总经理办公会上,我曾见到这样的场景:先是总经理训话,责问在场的干部该发的货为什么发不出?生产部说原材料总是不到位;供应部说资金跟不上,没法拿到原材料和配套半成品;财务部气呼呼地说,钱又不是她家印的,那么多应收款没收回,资金怎么会够用;销售部更加受不了,说货没发出去,怎么去收款……我对总经理说,这么多干部只有你一个人成了傻瓜,谁都没有责任。实际上,显然是总经理的系统思考和系统组织有问题。

P18-21

序言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豪言壮语,曾让我们充满信心地对待所面临的一切困难,但就管理问题而言,我要说:“天下无易事,需要细心人。”

世人在行事中,大抵受两种情形之累:一种是畏而难之,故不敢做;一种是轻而易之,故不屑做。所以,渴望成功者多,而结缘成功者少。所有伟大的战略家最先承认的一个事实是“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任何了不起的英雄最后承认的一个事实是“一己之身是渺小而可怜的”。其实,难与易是事物的一体两面,故老子说“难易相成”,并强调要“图难于其易”。但在当今心浮气躁的时代,我更要强调“天下无易事”,这样更符合老子所说的“难之,故终无难”的思想。因为人们把小事看得太容易了,看作细枝末节,所以就轻而视之,不屑于做,或者做也是浅尝辄止,不愿意把事情做细、做透,结果难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孤立的事物,不见内在的联系。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了我们只能够在肤浅的层面及粗糙的水平上,不断地重复,而不是通过细致而韧性的努力,不断地提高。我强调重视细节的用意,就在于此。

《细节决定成败》出版后,其受关注和欢迎的程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难道,古今中外早已知道的“细节”,真的让今天的中国人那么着迷吗?我想细节背后一定隐藏着更为深刻的内涵。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对细节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对什么是细节、细节何以决定成败以及如何做好细节等问题作了探讨,力图揭示细节背后所隐藏的秘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就是我对细节问题的最新认识和研究成果。

我想,关注和重视细节的人们,有理由为自己感到高兴。因为,细节真的不是“细枝末节”,而是用心,是一种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只要用心,我们就会看到细节,看到细节背后事物的内在联系,就能够做好细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细有限度,而用心无止境。

事情是否做细是有标准的,而标准不是随意定的,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自身的能力来确定,故做细是有限度的,要把细节纳入整个管理系统中来思考它的度,而用心则不可止于细节,要看到细节背后的东西,看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实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中国古人在“见小日明”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明者,察于未象,视于无形”的要求。

遵循细节的规律,我认为做好细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以系统作保证;

以标准谋细化:  以数字达精确;

以专业臻卓越;

以持续求精进。

但本书并未按这个系统来展开,只是根据我本人的实践经验,谈了做好细节的一些方法。要侧重于实际操作性,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言:“从感触而发为行动,从行动而有心得,积心得而为主见,从主见更有行动……如是辗转增上,循环累进而不已。”(见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1949年版自序。)而按照该理论的系统操作部分,我将在《精细化管理》系列图书中陆续向大家介绍。

从《细节决定成败》开始,我就致力于推进中国精细化管理事业,一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培训讲座及顾问咨询,一方面在咨询、实践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并陆续推出《精细化管理》系列图书。我希望能够借此实实在在地提升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更希望有一天,我们的管理者能够不屑地对我说:“汪中求,你别再哕唆了!我们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已远远超过你所期望的程度了!”

2007年4月1日

后记

按照上本书中所提出的“精细化管理时代——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我为推进中国的精细化管理事业,实实在在地做了自己微薄的努力。

一方面,组织了一支由刘兴旺、吴宏彪、林惠春、温德诚、徐伟、孟宪华、杜志刚、陶永进、刘锋、江珊、汪文瑶等成员组成的培训和咨询团队,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培训和咨询实践。2004年以来,我们这支团队先后为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国储备粮总公司、太钢集团、西南铝业、大红鹰集团、玛雅房屋、黄岛发电厂、中国工商银行、华泰证券、北京海关、北京铁路局、武汉机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沈阳市政府、大众日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防大学等600多家知名企业、政府机关、大学等提供过培训和咨询服务,积累了丰富的精细化管理的培训和咨询经验。我个人于2004年获得“中国十大优秀管理培训师”称号,2005年被中国管理科学学会评为“杰出管理专家”,2006年取得国际行业培训师协会授予的“亚洲十大培训师”。

应当说明的是,除了上述所列的成员外,我们的团队还包括成君忆、卢瑞华、胡宇辰、孙虹钢、李宏飞、张智慧、朱新跃、张明帅等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管理者,他们对我们的精细化管理培训、咨询和图书出版,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更有众多的人在为我们做一些默默无闻的铺垫和服务性工作。在这里,我要向他们表达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志士参与进来,共同推进中国的精细化管理事业。

另一方面,领军推出《精细化管理》系列图书,把我们对精细化管理的培训、咨询和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总结出来,从2005年6月以来,先后出版了《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Ⅱ——执行力升级计划》、《精细化管理Ⅲ——操作方法与策略》、《精细化管理Ⅳ——把小公司做强》、《精细化管理V——赢在品牌》、《政府精细化管理》等书,这些著作反映了我们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中国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研究水平。看了这些书的读者会发现,与我国企业的发展需求相比,我们的精细化管理研究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细节决定成败Ⅱ》,试图对细节问题做更深入的探讨,从而为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应当说,这本著作还不是很成熟,尤其是操作部分,所以在“如何做好细节”这一部分,我没有按照细节理论要求的系统来展开论述。但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以持续求精进”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且就目前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看来,要一下子做好细节也是不现实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愿意把这种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当做铺路石,呈现给大家,使大家能借以前进,并把大家对管理的期望带向远方。

2007年4月8日于广东梅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细节决定成败(Ⅱ)/汪中求经典图书掌中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中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73954
开本 32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76
117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