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社会的法律监督理念制度与方法(2修订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文化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总结出具有丰富生命力、多姿多彩的检察文化建设实践模式,尝试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文化”“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文化”等基本问题,探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文化事业发展的一般路径与基本方法。本书由徐汉明著。
| 图书 | 转型社会的法律监督理念制度与方法(2修订版)/中国法治发展战略研究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转型社会的法律监督理念制度与方法(2修订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文化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总结出具有丰富生命力、多姿多彩的检察文化建设实践模式,尝试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文化”“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文化”等基本问题,探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文化事业发展的一般路径与基本方法。本书由徐汉明著。 内容推荐 《转型社会的法律监督理念制度与方法(2修订版)》是作者徐汉明从事人民检察工作30余年以来对检察制度理论与实务问题的学习、思考和实践的结晶,全书主要围绕刑事法律监督问题展开阐述,对于丰富我国检察理论、完善我国检察制度以及促进检察工作的开展,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转型社会的法律监督理念制度与方法(2修订版)》适合法学领域学习者、研究者、司法实务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目录 刑事法律监督篇 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反腐败背景下独立民事没收制度的构建 比较法视野下的洗钱内涵界定 死刑司法控制的路径选择 ——兼论检察机关在死刑控制中的作用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资产追回和返还机制与完善我国诉讼制度之探讨 试论和谐社会建设与刑事检察政策调适 恢复性司法应用研究 ——以刑事诉讼与法律监督为视角 我国现代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设置研究 关于量刑建议制度的研究报告 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之探讨 ——兼论检察权在诉讼制度中的配置与完善 洗钱犯罪主观要件之比较研究 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反洗钱协调机制的构建 我国反洗钱国际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论反洗钱法的效力范围 国家反洗钱信息监测处理中心的构建 试论反洗钱协调机制的构建 论死刑兴衰演进的动因及其本质 ——兼论中国死刑的保留与限制 社会稳定与刑事政策研究 我国洗钱犯罪的现状与刑事立法问题探讨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转型社会的法律监督理念制度与方法(2修订版)/中国法治发展战略研究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徐汉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01806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9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52 | 
| 出版时间 | 2013-02-01 | 
| 首版时间 | 2013-02-01 | 
| 印刷时间 | 2013-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73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26.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71 | 
| 高 | 2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