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国文化研究(第2辑)》孙熙国、李翔海。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是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科出版物,致力于探讨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力图促进中国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对话与融通,推动中国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本辑特别邀请陈先达、方克立、赵敦华等名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问题,体现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高水平。
| 图书 |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第2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第2辑)》孙熙国、李翔海。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是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科出版物,致力于探讨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力图促进中国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对话与融通,推动中国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本辑特别邀请陈先达、方克立、赵敦华等名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问题,体现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高水平。 目录 特别策划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陈先达、方克立、赵敦华先生中西马高端对话 /3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研究 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景海峰/33 先秦哲学研究 殷商时期的原始宗教政治与神权决定论 王 杰/49 “天下为公”:古典儒家的“大公政制”理想论纲 林存光/66 简帛新探 清华简《保训》与儒家道统说再检讨——兼论荀子在道统中的地位问题 梁 涛/99 论上博楚竹书《凡物流形》的哲学思想 丁四新/128 理学研究 平等之难——宋代科举论议的政治哲学解读 方旭东/157 马理理学思想初探 许 宁/177 清康熙朝理学的异军——彭定求的《儒门法语》初探 彭国翔/199 现代哲学研究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本方向与多重形式 田文军/219 熊十力儒学回归的心路历程与思想演进 李祥俊/241 台湾宗教文化创意产业——以天主教新竹湖口教堂为例 吴惠巧/26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 田辰山/273 冯契“智慧说”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构 李维武/299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第2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孙熙国//李翔海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4167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2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3 | 
| 出版时间 | 2012-12-01 | 
| 首版时间 | 2012-12-01 |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03-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9 | 
| 宽 | 166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