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问鬼
内容
试读章节

第四章 叫 魂

在向毛三叙述回刘湾老家那天的遭遇时,我依然没有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仿佛一场具体而清晰的梦,然而又不像梦。因为直到现在,我身上持续的酸痛依然没有消失,每一块肌肉好像都被注入了硫酸,本就不怎么健硕的蛋白组织,正一寸寸、一丝丝地溶解。毛三问我当时是否害怕?我回忆了一下,发现在三里村,身体不能动的时候,的确很害怕,但后来问鬼时,又不觉得害怕了,只是对周遭发生的一切惊异得一塌糊涂。

起初,我失灵的躯体被众人从九龙观门口的台阶上抬了起来,他们要送我去杜师娘屋里问鬼,那一路,要经过一片田野……

田野里的油菜花开得如火如荼,红色的观堂庙安静地卧在金黄的背景里,如同一场绚烂的梦,梦境里的色彩鲜艳得非同寻常。我的眼睛迅速被油菜花炫得疼痛起来,许多块耀眼的黄色光斑在眼球里跳来跳去、雀跃不止。队伍行进在黄色的花海里,田埂路凹凸不平,我被颠簸得头晕眼花,阳光铺洒在我身上,我能感觉到融融的暖意,这使我本就疲惫的身心有些昏昏欲睡。渐渐地,一个奇异的现象出现了,我发现,我正慢慢脱离那具被众人托举着的躯体,犹如一只顶破蜕壳的蝉,用力挣扎了几下,竟展开双臂凌空飞翔起来。天呐!我从不知道,我竟会飞?虽然我飞得不是很好,动作有些僵硬,速度比较缓慢,甚至有两次差一点跌回躯壳,但我努力追随着行进的队伍,渐渐地,我的飞翔变得熟练起来。

后来,我不记得是怎样进入那所单门独户的小院的,据三婶婶徐兰芬说,我是被人抬进去的。可我分明感觉我是飞进去的,像一场荒诞的梦,我梦见自己在油菜花夹道的田埂上空肆意飞翔。我不知道应该往哪里飞,只能紧紧跟着队伍。我飞得紧张而激情,在人群中左冲右突,上蹿下跳。我试图让他们知道,我正在头顶上俯瞰着他们。可他们肯定被周围金黄色的花海弄得头脑发昏了,竟没有一个人发现我已脱离了我的躯壳,正以飞的姿势前进。

人们抬着我的躯体马不停蹄地赶路,他们不断嘘寒问暖地关照着那个躯体的感觉:

阿弟,你的脑壳晕不晕?

阿弟,你睡吧,睡一觉醒来就到了。

我忍不住想要脱口应答,可立即发现,他们并不是在和我说话,他们只是在和那具躯体说话。他们说:阿弟,杜师娘是最好的师娘,城里人都要到她这里来问鬼呢。

他们说:阿弟,别怕,快到了,到杜师娘屋里就好了……

那些声音是多么遥远啊!仿佛从另一个星球上不远万里、迂回曲折地传到了这里。对于人们的提问,躯体并不答话,只是偶尔摇摇头。我确乎相信,我已离开了我的躯壳,我正在躯壳的上空自由而落寞地飞翔着。这使我产生了些微的恐惧感,我忽然意识到,假如人们始终执迷不悟地把那具躯壳当做我,那么此刻飞翔着的我又是谁?他们叫那个躯壳“阿弟”,他们抬着一具叫“乔凡谷”的躯体,却对他们头顶上凌空盘旋的乔凡谷视若不见。谁才是真正的乔凡谷?是那具众人抬举着的躯壳,还是此刻飞翔着的我?

我发现,我把自己弄丢了,在刘湾老家开遍黄花的春天里,我找不到自己了。

……

P75-76

目录

自 序

第一章 托梦

第二章 奔丧

第三章 故乡

第四章 叫魂

第五章 夜餐

第六章 圈套

第七章 拾婴

第八章 重见

第九章 破土

第十章 回归

尾 声

序言

一开始,我打算把这部长篇小说写成一个关于城市与农村的故事,因为我出生、成长在大都市边缘,每天,我来往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我看着熟悉的人们,经历着熟悉的生活。我想,城市与农村,它们就像一对贫贱夫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同时又因为矛盾的日益尖锐和激化,时刻面临着分崩离析。它们相互争夺盘剥,又相互依赖依存,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是紧张,却又亲密不可分割。

可是当我正式进入小说创作时,我却发现,我要写的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和农村的故事了,这个故事里包含更多的,是关于爱和恨,关于生和死,关于人和鬼,关于肉体和灵魂……我总是一边打字,一边问自己:这世上到底有没有鬼?

我无法回答自己,也没有任何人给过我确切的答案。人类的大脑总是不知停歇,它不断产生着问题,有些问题也许永远找不到答案。

在我的故乡,大都市边缘,被农田包围着的古老小镇,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有一种神秘的选择,当遇到在天地间找不到答案的疑惑时,他们不问天,不问地,不问人,他们会去问鬼。他们相信,在他们的眼睛看不见的地方,有一些灵魂正安静地注视着他们,注视着他们的生息、他们的贫病、他们的善恶、他们的真假……他们因此而信奉好人好报、前世今生,他们接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们时刻想象着,未来的某一天,当自己变成鬼时,因为曾经的善好,他们成了一个幸福的鬼。

这世上真的有鬼吗?鬼是什么?是另一个世界的人?是人类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是肉体的精神状态?是虚无?是臆想?是梦幻?是人类寄托爱和恨的某种情感表达?是永生的灵魂……

当我写完这部小说时,我确定,这不是一个关于城市和农村的故事,不是一对意欲同甘共苦却常常背道而驰的夫妻的故事,也不是一个关于爱与恨、生与死、人与鬼的故事。我想,我只是做了一次灵魂的自问。一如我故乡小镇的乡亲,当他们一次次遭遇无法解答的困惑时,他们总是想到去问鬼。他们未必得到确切的答案,但他们一定会找到一些方法,让自己在困顿中释然和解脱,甚至,他们只需做一件善事,弥补一桩曾经犯下的小错,他们的心灵便会得到安然,他们的生活,便也重梳秩序。

倘若果真是这样,那么我宁愿相信万物皆有灵魂,我更愿意相信,这世上是有鬼的,尽管,没有人给过我确切的回答。

内容推荐

《问鬼》这部小说描写上海城乡居民的生活现状和精神追求,是一部接连深刻富有寓意的“中国城乡病相报告”。对当下商业化时代有着尖锐、深刻的反思,令人触目惊心。

薛舒的《问鬼》具有较鲜明的地域色彩,上海浦东地区的礼节俚俗,浦东地区特有的方言土语在在作品只能怪随机而出,构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风俗画。

编辑推荐

薛舒的《问鬼》不是一个关于城市和农村的故事,不是一对意欲同甘共苦却常常背道而驰的夫妻的故事,也不是一个关于爱与恨、生与死、人与鬼的故事。一如故乡小镇的乡亲,当他们一次次遭遇无法解答的困惑时,他们总是想到去问鬼。他们未必得到确切的答案,但他们一定会找到一些方法,让自己在困顿中释然和解脱,甚至,他们只需做一件善事,弥补一桩曾经犯下的小错,他们的心灵便会得到安然,他们的生活,便也重梳秩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问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45997
开本 32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7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8.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4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