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月前本(中篇卷)/贾平凹中短篇小说年编
内容
编辑推荐

贾平凹的中短篇小说脍炙人口,如《远山》《鸡洼窝人家》《小月》等等,都已成为当代文学的经典。这些作品多散见于历年的报刊杂志或文学选本中,此次结集出版,分为10辑,首次将作者历年发表的中短篇小说全部收录其中,由作者亲自编目,系统完备,是作者给予读者的一道文学大餐。本册为《小月前本(中篇卷)》,收录《九叶树》、《商州又录》、《鸡窝洼人家》、《小月前本》、《马玉林和他的儿子》等作品。

内容推荐

“贾平凹中短篇小说年编”收录作者1973年至2013年四十年的全部中短篇小说作品,其中分为短篇卷四卷,中篇卷六卷,时间跨度及篇目完整性超越以往其他任何版本的作品选集,是呈献给读者的一场既可速食又可细嚼的文学盛宴。作品集用“倒叙”的方式给读者以新颖的阅读体验,根据创作时间由后往前进行编录。

《小月前本(中篇卷)》为其中一册,收录《九叶树》、《商州又录》、《鸡窝洼人家》、《小月前本》、《马玉林和他的儿子》等作品。贾平凹的中短篇小说写作语言朴拙,叙述耐心,故事温厚,细节里栖息着土地的芬芳和人性的美好。

目录

九叶树

商州又录

小月前本

鸡窝洼人家

马玉林和他的儿子

试读章节

吃罢午饭,石根撂下筷子就到了阳坡里,给香獐子开膛。他脚手麻利,刃游自如,先将麝囊割了,连同鞭子一起粘贴在石头上,就缚起野物的后腿倒吊在两棵毛柳木树上,以致把毛柳木树合弯成一个满满的弓形。掏了心肺,摘了肝胆,五脏收拾得空空,刀在背上分边子猛劲儿砍了,毛柳木树“嘣”地弹射分开,白花花两扇肥肉便挂在那里晃荡不已。一个冬天里,饭是可以不吃淡的了,酸菜也能用荤汤热煎;单这一堆下水,盐腌烟熏,足够喝十天八天柿子酒的下酒菜,真是神仙的日子!香獐子头不要,一扬手丢到下洼蒿丛里去,立即招来三只老鹰。老鹰打着旋儿快活,他也快活,哼着花鼓提了肠子到溪里去翻洗。水流清清的,一棵倒在溪边的榛子树,根部已经断裂,奇怪的是浸在水底的叶子,还绿得翠翠的新鲜。几只蜉蝣,长脚轻柔地在那里悠闲,一弓身子就都从水面极快地划去,水好像不是水,是光滑的玻璃呢。

让肠子像绸带一样在水里抖,石根就仰躺在草窝里唱花鼓。花鼓的曲名儿叫《十唱姐》,是卖丝线的货郎对着一家黄花女子唱的,从头上的红头绳一直唱到脚上的绣花鞋。石根唱到“姐儿好裙子”,心里舒坦得很,张眼四处打望,天空下的面前这座山崖,好像织在匀匀的彩网里。槲叶多么黄啊,一丛一丛的;栲树、青桐、杜梨、花榛的叶子却红得滴血,常又和松树搅在一起;桦树似乎更粉白了,这媳妇精变的,仿佛是执意地在显示自己的风骚。深秋的山上景致真好,怪不得城里的人来了,都说是“丰富多彩”。那台台坎坎上的龙须草,今年长得比往年都好,齐严严罩了岩角石嘴;穴洼里的腊木条叶子也全落了,一丛便可以砍一担子呢。山下马王镇收购站里,龙须草开始收购,价钱比去冬提高了几分,黄腊木条子编成筐,镇上有汽车收着往城里拉。这都是钱啊,等着石根去割、去砍呢。还有山核桃、毛栗子、橡碗子……树底下的茅草窝里,荆棘丛里,只要愿意去捡,一晌午蛮能收获一麻袋。这山里,遍地是宝哟!人却长不出个三头六臂。邻居的三户人家,都忙着采集木耳,泡制春上的拳芽菜,老婆娃娃都忙活了;石根单枪匹马,他顾不过来,也不眼红,尽力而为嘛。

洗好了肠子,捆起来,他还在唱着。突然听见山崖上哇哇地一片噪响。举目看时,好一群白脖子乌鸦被惊乱了,半人深的茅草里,倏地出现了一只香獐子,老得毛都焦黄了,向这里窥探。这是一只死难者家属,是来向同类哀悼,还是寻石根复仇?石根一下子咽了“姐儿好”,闪身趴下,从毛柳木树下抓起那杆猎枪。一声巨响,老香獐子连忙跑掉了;乌鸦们也霎时投入槲叶丛里去,失却了踪影。

石根本无意再有什么收获,空放过一枪,也便没心思去穷追。新政策颁布以后,分给他二亩八分坡地,一亩三分沟畔平地。他不喂牛,也不养猪,一亩种毛苕子压肥,三亩春种小麦、芋头,夏播包谷、荞麦,一年二料,耕种收获,他十天半月就收拾得清清白白。空下来的日子,就全是他的,在家里酿着柿子酒喝,喝足了就站在门前小桃树下唱花鼓。石根的花鼓唱得好,山里人家过红白喜事,他是少不了的角色。他模样俊俏,声调清亮,又不要酬钱,大受村人称赞,他也就乐在其中。或者,一个人到山上去,提了那杆猎枪,满山跑着打野物。他的猎龄并不长,却眼睛好使,脚腿有力,常常十枪八枪就会有一样东西死在他手。这日子正应了俗话说的“出门一把锁,进门一把火,除了神仙就是我”。昨天,他正在割龙须草,发现了这只香獐子。丢下镰刀放枪,一颗子弹就将百二八十块钱的宝物打跌下崖来。邻居的倒骂起老婆娃娃是拖累,害得他没有石根富足自在。他在心里说:“哼,吃饱了肚子嫌打嗝儿,老婆娃娃是多余的,你给我送来啊!”口里却说道:“你何苦哩,下猪娃一样有了三个女子,你还想要个小子,三更半夜地往九叶树下磕头哩!”

九叶树是这一片山上人家的村志,离石根家三里。石根本来是取笑邻居的,但一说起九叶树,心里就痒痒的,又得唱那《十唱姐》,“十唱姐儿唱完了,姐儿浑身都是好”,就有一个念头从心眼缝儿钻出来,自言自语说:这货郎不知娶了没娶那姐儿?

他们这地方,说偏僻也真够偏僻,说不偏僻也就不能算多偏僻。北边一百二十里外是陕西最南的一个边城;南边八十里是湖北最北的一个县。虽都是县,人口却多,繁华得比一个市热闹。本来两个城市相距二百里,但一座白马岭却从中隔绝,长期因为是两个省,各自为政,谁也不肯花钱打通一条公路来,这地方也便被久久地遗忘了。山沟里只有一条小路,供山里人出入使用,外人是不曾涉足的。世代以来,山外人都以为山里贫困,殊不知风光之美尽在这里。从沟口往里走,路随山升,越走越高,但高到山脑,却成了平地。入平地处是一个坝型的坡,相传是早年两边山峰崩坍后堆积成的。于是坝坡后便将沟道里的流水蓄成一个不大不小的水潭。潭边住了几十户人家:沿潭往后的东沟岔里几家,西沟洼里几家。拢共繁衍百十户。九叶树就在坝坡之上,高五丈,粗三搂,枝叶平铺半空,像一块不散的绿云。天晴无风,山中百鸟朝来,一起呜叫,好听得犹如仙乐自天而降。更是天下少有的,竞一树发了九枝,枝枝木质不同,叶形有异,是冬青的,花椽的,榛子的,散柏的,刺柏的,杉木的,青桐的,枸子的,棠梨的。山地人科学不足,以为神物,故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都来树下烧香磕头。现在这种仪式当然不再公开,求神要娃的人只能夜里偷偷来。但村子里的重大集会,却都在这里进行,以致发生家与家争吵,人与人纠纷,多在这树下拍腔咒誓。树是如此好树,可惜长在深山,出了白马岭,陕西边城的人不知道,湖北县城的人亦不知道。自生虽没有自灭,但几十年几百年寂寂寞寞地自长着。

责任制实行以后,山地的年轻汉子开始走出山来。他们不再是满面黑灰去讨吃要喝。粮食的丰收使他们口大气粗,山货的自销使他们英英武武,可以在山下的城镇里大声讨价还价,可以狡黠地掐指算账;他们满把掏钱地在酒店里打酒喝,啃着锅盔在戏园子里听大戏。到底城里人聪慧,为了赚得山里人的土产,便也钻进山来,带一批破鞋旧衣,换去核桃、柿饼、木耳、拳芽。到后来两省经济互通往来,各所在县向山里筑路,一直修到山下三十里的地方设了车站、收购站。山里被外部世界认识了,这村子的所在更被城里人传为仙境。城里人有的是钱和时间,少的是青春和安静,便有文人记者写文章介绍,说这里坝坡上如何茂林修竹,水有清流激湍,路有十八道弯,弯弯怪石随物赋形,以形写意;说坝后如何一潭清波,山影倒浮,鱼鸟影同,晨露夕雾多变幻,春夏秋冬色分明;说得最多也最离奇的当然是九叶树。

P3-5

序言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既善于长跑(长篇)又善于短跑(中短篇)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贾平凹的中短篇小说写作语言朴拙,叙述耐心,故事温厚,细节里栖息着土地的芬芳和人性的美好。贾平凹最早便是通过中短篇小说创作来奠定其江湖地位的。

“贾平凹中短篇小说年编”收录作者1973年至2013年四十年的全部中短篇小说作品,其中分为短篇卷四卷,中篇卷六卷,时间跨度及篇目完整性超越以往其他任何版本的作品选集,是呈献给读者的一场既可速食又可细嚼的文学盛宴。作品集用“倒叙”的方式给读者以新颖的阅读体验,根据创作时间由后往前进行编录。从《倒流河》开始到《一双袜子》结束,岁月逆行往事追溯,喜怒哀乐不胜沧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月前本(中篇卷)/贾平凹中短篇小说年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平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9072137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2013083652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9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1:12:26